【摘要】本文通過對細礫砼砌筑漿砌石扭面方法的簡單介紹,較之傳統漿砌石扭面的砌筑方法不僅增加漿砌石了的堅固耐用性,在造型美觀等方面得到了更一步的提高。
【關鍵詞】細礫砼;漿砌石扭面;施工方法
引言
在我國有著傳統的漿砌石工程建筑技術,而漿砌石建筑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我國漿砌石建筑杰出代表作之一。之所以有著如此成熟的施工技術,正是由于施工所需的材料分布廣,可以達到就地取材,而施工機械設備要求比較靈活、簡便,因此歷史以來漿砌石在各種大小型水利工程上應用極為廣泛。在新疆地區,由于季節性河流較多,河道中卵石量較大,采集較為容易,因此,水利工程中漿砌石建筑的應用較為廣泛。
漿砌石建筑的施工質量對工程的安全運行關系重大。以往,全國多數砌石一般采用水泥砂漿作為膠結材料,人工搗實。近些年來,為使建筑物有較好的抗滲性及耐久性,開始采用一級配和二級配的砼作為膠結材料。在較大型漿砌石工程的在振搗方式上,也開始采用機械振搗。
1、有關技術指標
1.細礫砼配合比
細礫砼作為膠結材料,其配合比必須滿足設計強度及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為確保膠結材料的質量,配合比必須通過試驗確定。其試驗方法與一般的水泥砂漿和水工砼相同,只是砌石所用的細礫砼配合比中的含砂率略高于試驗的含砂率。為有較好的和易性,有利工程施工,一般我們將含砂率控制35%—60%之間。不僅如此,在新疆地區施工受當地氣候影響較大,因此細礫砼配合比根據施工現場天氣及溫度變化,需進行適當的調整。
2.砌筑漿砌石扭面對材質要求
新疆地區河流較多,卵石的采集較為容易,故而本文就卵石砌筑方法進行論述。首先,進場的卵石料應新鮮、質地堅硬、密實,無裂紋,表層無全、強風化層及不得有剝落層,遇水不易泥化和崩解,飽和極限抗壓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不低于15MPa;石料規格一般要求卵石延長度方向應控制在20cm—35cm之間,延寬度方向應控制在15cm—30cm之間,中厚度應控制在15cm—25cm之間。
施工方法:
1.計算:首先根據圖紙尺寸確定扭面的長、高和寬度。為了保證質量及造型美觀,必須對砌石的層數、每層砌石的塊數以及層與層、塊與塊之間的間距進行必要的計算。比如: 假設砌體基礎長度(扭坡長度)為L,高(垂直墻高)為H,坡比m,那么坡長H1 =(H2+mH2)1/2。
(1)首端(直墻)的行距(每行卵石頭部縱橫軸線交點間的垂直距離)為h1;株距(每層卵石頭部縱橫軸線交點間的水平距離)為a1;
(2)末端(與邊坡相接處)的行距:h2=H1÷(H/h);株距為a2;
(3)層數:d=H/h1;每行的卵石塊數:n=L/(a1+ a2)÷2;
(4)一般經驗數字h1=13cm左右,a1=18cm,a2=28cm左右為宜。
利用以上經驗公式就可求得每一層卵石合理的塊數和層數。
2.調整:通過以上的理論計算,我們確定了砌體的行數和每一層石頭的塊數,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石料大小不均,形狀不一,完全按照理論計算的行距、株距進行施工,無法滿足造型美觀的要求。根據經驗,扭面的外露面卵石呈放射狀排列,層與層之間呈梅花型布局的形式較為美觀。為達到該效果,要求將外露面的卵石粒徑順水流方向上也以有小到大的形式排列。原則上:底層卵石粒徑要小,隨著層數的增加,越往上卵石粒徑越大,同樣,隨著扭面扭曲度增加,卵石粒徑亦隨之增大。如下圖所示。
4.砌筑:扭面的外露面采用梅花形砌筑方式,卵石應大面朝下安放,每層卵石安放前先鋪一層3cm—5cm細礫砼,卵石安放后要注意做到與下層形成橫成行、斜成線的情況,間距要勻稱,每一層卵石安放完畢后馬上進行灌漿工作,灌漿必須用鋼筋棒搗實,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卵石延寬度方向與扭面呈垂直狀,不要碰動卵石發生位移,從而影響外觀。灌漿結束后,立即進行鋪漿找平準備下一層卵石的砌筑工序。外露面背后的砌石工作應同時進行,并應墊穩填實。卵石之間最小間距要達到2cm,嚴禁出現石頭干靠現象;上下層必須錯縫,內外搭砌,不得為了省工、省料在砌石斷面中間用小石填心,以至影響扭面砌體的整體性;該層面上的找平也不能用小塊石、 片石替代細礫砼,目的是為了增強扭面砌體層面間的抗剪能力。
5.勾縫:根據施工強度,在扭面砌至3—4層后,在必須細礫砼終凝前對外露面進行勾縫壓光工作。壓光工序必須原漿勾縫壓光,不得撒干水泥,砼面大致平整,石頭周圍不得出現毛邊,用勾縫工具將其周圍壓實抹光,該工作。
6.分縫:因扭面四周均設分離縫,此時要注意修出邊角,線條要順直,最好與砌石灌縫同時進行,避免二次修補接槎,分離縫鋪苯板面應大致平整、密實、不得出現蜂窩集中現象。如果砌體體積較大,為避免扭面因熱漲而發生破壞,就必須考慮設置伸縮縫,而每道伸縮縫間距不應超過9米,原因是扭面質量和厚度較大,水泥用量少,內部溫升較低,而外部溫升較大,受熱不均勻,就會在薄弱處發生斷裂情況,這就會嚴重影響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壽命。故而建議每道伸縮縫間距最好控制在6米左右。
7.溫度和天氣影響: 當最低氣溫在00C—50C時或高于350C,砌筑作業面應注意表面覆蓋保護;當最低氣溫在00C以下時,應停止施工。如在施工中遇大或暴雨,應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護表面。雨后應先排除積水,并及時處理受雨后沖刷的部位,如表層砼或砂漿尚未初凝,應加鋪原漿繼續砌筑,否則應按施工縫處理。
參考文獻:
[1]《農田水利施工》第二版,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10
[2]《漿砌石壩施工技術規定》(試行)SD120—84
[3]《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