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是農業大省,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著新疆經濟發展。因此,推行農用水價制度改革是節約水資源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探討小農水利水價改革,首先分析了我國水價制度,以新疆省為例,闡述了完成水價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應用
新疆屬于純灌溉農業地區,水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水利改革是優化水資源利用、保障水資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對節約用水、產業綜合效益提升等有著重要意義。在水利改革中,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是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利用市場杠桿,在兼顧效率、公平的前提下,改變當前農業用水存在的種種問題,建設節水節約型農業,有效保障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水價體制改革應遵循的原則
1. 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
建立有利于節約用水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差別水價機制,促進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和高效用水;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實現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是實現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形成合理水價制定機制的基礎。
2.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就新疆地區用水現狀來看,主要用水按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既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水價體制改革應按照用水戶和用水性質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定價機制,農業用水在核算水價時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在保證運行成本前提下,適當考慮工程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用水按照供水全成本核算,同時應計入環境水價。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實行“超水超價”。
3.堅持市場調控的原則
政府部門實行指導監督的原則水市場是一個不完全市場,水行業帶有較強的壟斷性質,所以,水價核算應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合理核算供水成本,確定合理水價,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價制定過程進行指導和監督。
二、深化水價改革的基本思路
1.明確政府責任邊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地方政府要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要求,盡快從直接參與經營管理轉向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公共服務,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和工作機制的方向,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行業發展政策、規劃和建設計劃;協助相關部門做好企業成本核算和監控,提出價格調整意見;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履約情況、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經營計劃實施情況以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各有關部門、各鎮村必須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切實做好思想發動、政策宣傳和各項安排,努力形成由廣大用水戶積極參與,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圍。
2.建立綜合水價改革的目標調控機制
完善水資源費(稅)的征收機制。全面征收水資源費,提高地下水資源費標準,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一是應出臺國家的《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依法強化、規范水資源費的征收和管理。二是要加大水資源費的征收力度,逐步實現用水補償的合理化。三是針對農業用水浪費和盲目開采地下水的現實,國家應擇機對農業用水征收水資源費。四是要按照“優先開發地表水,嚴格控制地下水”的原則,逐步提高地下水的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用經濟手段抑制地下水的嚴重超采。
建立供水成本評價體系和約束機制,認真解決成本不實問題。一是要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規范水價成本的核算方法。實行按區域平均供水成本定價,解決按企業個別成本定價的不合理問題。由政府物價和水行政主管部門主持建立區域供水成本核算模型,并做好相關的測算工作。二是要建立供水企業成本預審制度,對供水企業的成本構成進行長期的監管和控制。三是應實行供水企業成本認證制度。依據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對成本資料的合理性進行論證。
3.根據消費者的水價承受能力做好政府財政補貼
在核實供水成本、確定盈利標準、明確供水企業收入需求后,水價的制定成為了政府財政補貼與居民水費支出之間的平衡問題。為保障民生,確保供水行業的公用屬性,政府在水價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用戶的實際承受能力,并通過公共財政對低收入人群的支持和補貼,更好的滿足社會對這項公共產品的需要。完善的補貼機制,確保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用水。就目前而言,水費支出控制在不超過國內人均收入水平的1%~2%大部分消費者的經濟上可以承受。
4.在滿足經濟社會用水需求基礎上,促進水資源節約
我國總體上存在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因此建立以節水和水資源合理配置為核心的水價機制。對群眾基本生活影響不大、用水量多的特種行業用水要大幅度提高價格,拉開與其他各類水價的差價。對綠化、消防、環衛等公共用水要實行計量計價,同時明確落實公共用水的政府責任。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行峰谷水價,在水資源緊張和夏季用水高峰時期,執行不同的水價體系。建立鼓勵使用再生水替代自然水源和自來水的價格機制,促進城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設施建設。對尚未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城市尤其是重點流域區域和已建污水處理廠的城市,可限期開征。同時,修改、完善水污染防治法,還要針對目前存在的“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懲處力度,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和罰款數額,大力增強企業守法的自覺性。
三、結束語
水價改革是一個牽涉多部門、多行業的綜合性的龐大的系統工程,牽涉到各行各業、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水價改革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原州區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成敗,只有積極穩妥的推進水價體制改革,建立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合理的水價機制,加大對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研究,通過大量的基層走訪、調查等,研究改革的相關理論,為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以保證改革能夠切實滿足群眾需求、符合實際情況,實現有限水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原州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步伐,最終實現原州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柳長順.關于新時期我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0,12:16-20.
[2]王樹勤,李長璐.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對策研究[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2,12:6-9.
[3]王健宇.對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對策建議[J].水利發展研究,2013,10:1-3+65.
[4]溫立平.對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認識與建議[J].中國水利,2015,8:6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