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上午,商務部《國際品牌觀察》陸德瑞社長、謝立新秘書長、行政中心主任陶小雪應邀出席瑞士歐中企業聯合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以“新常態、新發展——瑞士助力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瑞士主題日活動。應邀出席的還有瑞士駐華使館、瑞士企業和瑞士專家一起出席主題日活動。
商務部《國際品牌觀察》陸德瑞社長發表了題為“國際化創新思維下的品牌效應”的主題演講。
瑞士歐中企業聯合會是一家非營利性跨國商務促進機構,日內瓦世界貿易中心成員之一。在歐洲9個發達國家設有分部,中國設有聯絡處,與歐洲多國政府、組織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本次主題日活動包括“新常態給企業帶來的新發展、國際化創新思維下的創新共贏、瑞士工匠精神對中國企業的啟事”等三大板塊。
為推動中國文化中心的落地,目前歐中企業聯合會在進行積極的籌備工作,希望中瑞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文化及文化創意產業、大數據電子信息等在國際舞臺上發展的企業和企業家去瑞士考察。把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企業帶到瑞士去,把瑞士的高端精密制造業、醫療檢測、生物制藥、金融、大數據電子信息、文化及文化創意產業等引入到中國來,實現中瑞企業精準對接,合作共贏。
本次活動為眾多參會者呈現出一場精彩紛呈、別開生面的瑞士主題日活動。
附:演講全文
國際化創新思維下的品牌效應
朋友們好! 首先,非常感謝主辦方提供了這個平臺讓我能有機會與大家共同探討《國際化創新思維的品牌效應》 這個話題,感謝大家的光臨!今天呢 借這個平臺我就如何引導中國企業在推廣中國品牌的過程中來樹立中國形象來談幾點我的看法,請大家指正!
近日, 我與業界人士們聊天,講到品牌的問題最聚焦的話題是:為啥企業對品牌認識提高了,但是感覺對品牌的創建和推廣卻越來越找不到頭緒?有的說\"品牌就是商標,可注了不少商標,商品照樣賣不動。”有的說:“品牌就是認知,沒有傳播推廣當然賣不動。\"還有的說\"宣傳推廣與促銷活動,錢花得不少,可都打了水漂!” 凡此種種,一句話,專家及書本上各說各有理,企業真不知從何抓起!
通常情況下,我認為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競爭焦點不同,不分清紅皂白談品牌創建,往往會脫離實際,致使盲從或力不可及。無論從事何種行業的企業,只要面對市場,必然面臨價格競爭丶質量競爭、創新競爭,品 牌競爭四個高低層次不同的階段。
這就要求企業針對不同階段特有的競爭內涵,確立自已品牌的主訴 與理念 。
什么是品牌?雖然各種語境下的說法不同,起碼它不是僅指商標注冊,商標是識別商品來源的顯著性標志,是依法保護品牌智造成果的主要載體。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商標,雖具品牌屬性,但它在法律上統稱為著名或弛名商標。
品牌(BRAND)一詞,源于古挪威文字,其本義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品牌的含義:\"如何在消費者心中刻下烙印?\"品牌是一個在消費者生活中,通過認知,體驗,信任,感受建立關系,并占得一席之地的,消費者感受的總和。
《中國制造2025》確立的發展目標是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升級,當務之急是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中國工匠”。
中國制造不像我們想象那么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制造業還需要在摸索中升級,當今世界制造業實際分為四個梯隊,中國僅屬于第三梯隊“中低端制造領域”,與印度、越南、泰國并列,僅高于非洲代表的第四梯隊。在中國前面,是日本、歐盟為代表的第二梯隊“高端制造領域”,以及美國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在這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方案能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提供哪些建設性的思路,中國企業“走出去”還面臨哪些挑戰,成為熱議的焦點。那么,我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既要與發展中國家牽手,也要和發達國家、國際組織積極合作;真正的實現習總書記強調的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同時,中國企業也要“給力”!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李克強總理之所以著重強調“中國工匠”的重要性,正是因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中國建設制造強國,與歐美大國搶占未來制造業高地,關鍵是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務實的誠信的用中國品牌推廣中國形象。
中國和許多國家一樣,都需要全球化。同時,最大的全球化是經濟的全球化,而經濟全球化的主力軍是企業。如何進一步完善全球化,使之不僅對中國有利,也能使各國受益,這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在加強品牌建設方面,建議我國加強知識產權立法和品牌發展機構建設,為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平臺。在完善立法的同時,推動有條件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建立品牌推廣中心。通過建立專門的國家品牌管理機構,形成品牌行業聯盟,打造優質品牌。一帶一路的思想不應該是什么去庫存去產能或者轉移過剩生產力,我覺得一帶一路的思想應該是中國對世界的一種擔當,是一種大國的責任,大國的擔當!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首先要打造自身應有的國際化能力,更多的思路應該還是如何用中國品牌來推廣中國形象。
2013年以來大家都在談“一帶一路”那么“一帶一路”是什么呢?本人的理解是:
“一帶一路”是貢獻(中國企業、品牌的貢獻是全球品牌的共建)
“一帶一路”是分享(是共享中國經濟成長的經驗,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前期分享)
“一帶一路”是包容(是不分國家、不分民族、不分膚色、不分信仰等的廣泛的包容)
“一帶一路”是尊重(共商、共建、共享就充分的表現了絲路各國的尊重及平等)
“一帶一路”是擔當(中國是作為全球第二經濟體的擔當,是一個大國的擔當)
“一帶一路”是傳承(是文化的共享共融,是對絲路精神的傳承)
“一帶一路”是智慧(表現了我國領導人的大智慧,及真正務實的實現中國企業品牌與全球企業品牌的互聯、互通、互動,真正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己不所欲 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做的,不要強行施加給別人。是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是既然送人就要送自己認為最好的。這就要求中國的企業品牌加強自身的品牌意識,培養形成品牌研究熱情,成為中國品牌國際化進程的宣傳者、開創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謝謝大家!
也祝愿本次瑞士主題日活動圓滿成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