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奇臺縣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農業大縣,作為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縣,耕地灌溉的水源主要是庫區水和地下水,隨著該縣節水灌溉面積逐年穩步提高,水的稀缺性、重要性更加突出。高效節水灌溉成為縣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要素。
【關鍵詞】節水灌溉;主要問題;對策;研究
一、節水灌溉發展現狀
奇臺縣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國家重點產糧大縣。長期以來,農業灌溉大多數依賴人工引水灌溉。到1985年,全縣先后修建各級渠道1442條,總長3035.56千米,其中防滲渠道2100千米,總干渠20條,總長121.42千米。修建中小型水庫8座,總庫容248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9.93萬公頃。同時,在水利工程防滲配套建設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效。至2014年底,全縣共有中小型水庫12座,實際庫容0.3883億立方米,有效農業灌溉面積 112.09 千公頃。其中現代農業灌溉節水面積達到了84.07千公頃。為農業增收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然而,奇臺縣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較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泉水干涸,其他小型注入式平原水庫水源陸續斷流。橋子水庫、柳樹河子一、二水庫相繼停止蓄水。1989年二屯水庫停止蓄水, 1992年八戶地水庫停止蓄水,1994年小屯一庫、三屯水庫、西地水庫停止蓄水。至2014年,全縣水庫蓄水庫容占河流年徑流量的6.68%,低于昌吉州平均值11.4%。
二、節水灌溉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奇臺縣灌溉輸水網絡已經形成,但資金短缺和水資源貧乏等因素嚴重制約著全縣工農業的發展。
1 耕地節水灌溉配套設施不完善
我縣的耕地灌溉渠道在長期的灌溉過程中,受到水力沖刷和自然環境的侵蝕,出現較嚴重的老化問題,垮塌損毀事件時有發生。而配套的水利設施,因為長時間的運行不但故障頻繁,也存在一定的磨損等應用缺陷,嚴重阻礙了節水灌溉工作的順利開展。加之財政投入資金的不足、地方自籌資金未能落實到位,以至于主體工程完工后,往往無資金投入建設配套工程。導致有的配套渠道經多年運行后堵塞、滲漏等病害情況較為嚴重。
2 灌溉方式落后與管護經費的嚴重不足
很多灌區現在仍是人工控制、手工操作,以傳統方式配水的管理方法,直接影響水量的合理分配和節水措施的實現。灌溉方式的落后,水量浪費嚴重。大多灌區目前仍是采取大水浸灌方式,往往是上游大量跑水,而下游又無水灌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加之,我縣節水灌溉管理工作面臨點散、線長、面廣的困難。隨著管理要求和實際需求的進一步提高,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管理費用的支出必然會有所增加,現有的管理經費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3 水資源利用率低,農民節水灌溉意識不強
水資源缺乏是節水灌溉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尤其是在枯水季節,現有的水資源數量根本無法滿足灌溉需求。如果遇到自然災害,導致年降水量減少,那么更會給當期帶來極大的用水困難。主要來自兩方面原因:一是農民的節約用水意識不強。農民想當然的認為用多少水是自己的自由,很少有人具備較強的節水意識;二是因為不科學的灌溉方式,目前采用的灌溉方式仍然是澆灌,而不是新型的灌溉技術。
三、節水灌溉存在問題的對策
1 健全耕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隨著地區干旱缺水形勢的逐年嚴峻,對水利灌溉形成更大的需求,由此也使得農業用水矛盾日益激化。對此,我們要開展好水利灌溉工作,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節約用水,改善水資源利用率。對水利灌溉予以規范,基于對耕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完善對水資源開展合理利用,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水資源的有效作用,推行多用水、多交錢的相關政策,提升農民節水意識。二是有序用水,降低水資源損耗率。推行健全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要求相關部門對農業用水開展合理規劃設計,創建有序的用水環境,切實推行灌溉管理制度發揮其有效作用,促進農業生產朝可持續方向發展。
例如:我縣深化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劃定地下水開采“紅線”,制定用水總量“控制紅線”分配方案,確定各鄉鎮水量分配方案,明確2016年農業灌溉的定額標準,并嚴格遵照執行,使實際用水總量6.844億m3(地表水2.63億立方,地下水4.2112億立方),比用水總量指標節約了0.2486億m3,較上年度減少0.2658億m3。
2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現有水利基礎設施
一是水利投入資金不僅要在總的數量上有明顯增長,還要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政府財政支出的重點,要改變現有的對水利建設的投入比例,加大對耕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比例,同時嚴格執行專項水利資金的使用制度,完善與水利設施建設相關的政策制度,進一步拓寬資金的來源,擴大收入。
二是從每年的土地出讓金中撥出部分款項用于耕地水利設施的建設,充分開發耕地水利資金的來源渠道。水利資源建設促進了灌區進一步改善水資源利用率,獲得可觀的效益。相關部門要制定好對失修、老化工程予以修繕的政策,由點到面,確保整修、改造工作有序進行。
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對耕地水利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對耕地水利設施建設提供信貸優惠政策,積極開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性貸款業務,地方政府要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彌補實際需求中資金不足的狀況。
我縣2016年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水利建設資金1.89億元。全年共開工建設重點水利工程14項,其中新建13項,續建1項,累計完成水利工程建設投資7.04億元,其中:完成國家和自治區水利建設投資1.43億元,縣級投資1.02億元,其他資金4.87億元。
3 提升節水灌溉技術,激勵農民積極參加水利建設
加大對水利專項資金的補助力度,擴大對耕地水利設施建設的實際資金投入,從而引導農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設的隊伍當中。地方政府要實行各種優惠政策,鼓勵農民樹立對種植的信心,在政府優惠政策的基礎上,按照多勞多補的原則,加大對一事一議的獎勵力度,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和水利建設的積極性。
此外,大力推廣使用低壓管道技術代替以往的溝渠,這項技術的最大好處在于,可以控制輸水的流量,即便輸水過多,也不會流失,因為水流會隨著管道回到地下水庫,而不會像以往那樣水流沿著溝渠流失,與傳統的灌溉相比,該項技術可以節約水量35—50%,水流的利用率提高了10%,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耕地用水,還使得溝渠被開發成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016年奇臺縣完成新建滴灌面積12萬畝,新建滴灌智能化面積8600畝;修建防滲渠77.74公里;新建調節水池10座;農民自籌資金小塘壩建設10座;不僅增加了調蓄能力,為農業高效節水提供了保證。同時,還保障了農民二輪承包地節水灌溉,加快了周邊環境和林帶綠化建設,成為“兩清兩美一綠”的亮點。截止到今年末,我縣已實施節水滴灌面積142萬畝,占全縣總灌溉面積的79.44%,已申報創建全國高效節水示范縣。
4 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建立科學有效地灌排體系
有效灌溉面積的擴展是提高農業產量的有效措施,但不能為了盲目地擴大灌溉面積而忽視對生態環境破壞,在實際操作中一定要綜合考慮本地的水資源條件,不能造成先開采后補救的局面。要根據糧食的產能調查,在有條件的地方開發具有潛力的新灌區。
普及節水灌溉技術,本著節約用水、減少農民開支、有效灌溉的目的出發,實行水價改革與政府適當補貼并行的舉措,從根本上為農民謀利益。根據種植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量不同,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水量,改變灌區的種植結構,同時,調整灌區植物的種植比例,使得灌區的綜合灌溉總量發生變化,而灌溉總水量的差值就是這一過程中的節水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高效節水灌溉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奇臺縣節水灌溉水平還不高,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我們必須重視逐步提升節水灌溉技術水平,要不斷研究、總結經驗、清楚認識、全面實行“健全耕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現有水利基礎設施”“提升節水灌溉技術,激勵農民積極參加水利建設”“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建立科學有效地灌排體系”等措施,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嚴格執行高效節水灌溉管理制度,繼續加大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積極促進中小型耕地水利灌溉有序開展,對實現我縣高效節水灌溉、推進農業經濟長足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蘭卓越,孫啟.耕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運用[J].內蒙古水利,2012(05):151-152.
[2]薄清富,淺談水利工程建設要著重運用節水灌溉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0(6):1.
[3]王紅婉,史楊軍.基于耕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