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系統水環境監測實驗室是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潛在高風險場所之一,文章針對水利行業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幾個重要方面,包括提高人員意識、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和制定應急預案四個方面,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議,以期對提高水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生產;安全防護
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采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水利行業水環境監測實驗室不但是存放和使用化學、生物等危險物品的集中場所,也是頻繁使用水、電、氣的位置所在。因此,水利行業水環境監測室無疑是安全生產潛在的高風險地點和各級主管部門展開安全生產檢查的重點之處。
1.主要安全隱患
1.1 危險化學藥品
雖然現在在水環境監測中盡可能采用環保藥品,但是仍有一些項目的分析使用到了危險化學藥品。對于這些危險藥品若操作不當,極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如:監管不嚴引發劇毒藥品流出;實驗室內通風不良造成健康隱患等。
1.2 實驗儀器與設備
實驗儀器與設備的安全隱患主要由大型儀器、高壓設備、氣瓶等不合理使用和未按規定檢驗導致。如:氣瓶長期高溫存放;氣瓶閥門關閉不嚴或接口漏氣;高壓、增壓設備老化;大型儀器在操作和維護過程中使用不當等。
1.3 實驗室廢液
實驗室廢液的主要來源有:1、為保證水樣穩定和分析需要所采集的遠大于試驗所需的水樣體積;2、顯色、萃取、消解等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廢液;3、為完成分析所配的標準溶液、化學試劑等分析用溶液。這些廢液如果處理不當將導致嚴重的安全危害。
1.4 實驗室用電
實驗室用電的安全隱患主要有:1、實驗中操作不當使火源接觸易燃品;2、實驗結束后未能及時切斷電源;3、儀器用電與實驗室電路設計不匹配;4、部分供電設備設施陳舊,亂搭亂接、線路老化;5、操作人員自身用電不慎等。
1.5 其他安全隱患
其他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監測人員安全意識不夠和實驗室環境布置不科學等方面。如:監測人員違規操作或未穿戴防護器具;實驗室內滅火系統不完備;實驗室內物品、儀器擺放不科學,占用安全逃生通道;實驗室內使用面積達不到使用需求,各職能室配備不全等。
2. 主要安全管理措施
2.1 提高人員安全意識,加強崗位安全培訓
安全意識是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工作人員只有真正提高安全意識,才能減少或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水環境監測實驗室要按每年制定的培訓計劃定期對所有人進行安全教育,并不定期組織培訓和考核。
安全教育可通過講解實驗室操作規范、分析事故案例、法律法規教育等途徑開展。技能培訓主要內容有:1、消防知識講座;2、突發意外情況處理;3、新進人員安全培訓。內部考核則是利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和日常質量控制檢查,對實驗室內涉及安全物品的存放、領取、處置等環節的記錄是否完備;各項安全措施是否全部落實到個人;實驗室各項應急措施是否正常運行等方面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工作,及時按程序文件進行糾正或預防。
2.2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實驗室管理者應根據有關法規及政策,結合自身情況,對化學藥品、儀器與設備、廢液等制定一系列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匯編成冊人手一份,并組織學習,且在年度考核和各級獎項評選中應將安全生產納入,建立安全責任制度,簽訂責任書。
2.2.1 化學藥品管理制度
1、所有化學藥品均應存放在藥品室中由專人登記保管。危險化學品的采購必須按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和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2、藥品室應設在朝北房間,避免陽光照射;室內應干燥通風,嚴禁明火;所有藥品均要分類保存。
3、劇毒藥品和劇毒標準物質應存放在專用保險柜內,嚴格實行雙人雙鎖、 申領審批制度,每次取用必須有稱量記錄。
4、揮發性有機藥品應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冰箱或鐵柜內;易潮解或易揮發性藥品在用后及時封口。
2.2.2 儀器與設備管理制度
1、儀器室應與化學處理室隔開。分析儀器應安放在不受陽光直射、遠離熱源、平穩牢固、便于工作的位置,并經常保持清潔。
2、對每次新購進儀器都進行嚴格檢查,建立檔案;所有精密儀器須由專人保管,并建立使用登記制度。
3、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掌握儀器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嚴格按規程操作。
4、儀器設備出現故障時與專業維修人員或生產廠家聯系,由指定人員修理。
5、氣瓶應豎直擺放在氣瓶柜中,并加以固定,必要時加裝報警裝置;氣瓶需貯存在陰涼通風處;氣瓶要專瓶專用,外表漆色標志需保護完好;氣瓶應定期進行安全檢驗;裝易燃易爆氣體氣瓶要單獨存放;開啟氣瓶時,不得將出口對人。
2.2.3 廢液管理制度
1、對廢液進行集中管理與處理。每次實驗后將廢液歸類存儲,交由專人統一管理再定期處理。所有廢液必須無害化處理后才能排放;處理中要注意減少或避免產生“二次廢液”。
2、在既有實驗室廢液管理制度基礎上,根據試驗范圍隨時進行調整。
2.2.4 用電管理制度
1、實驗室設備和線路的安裝應符合消防規定。電器保護裝置與用電器相適應;用電設備和線路經常檢查,發現不良情況及時維修。
2、電爐、烘箱、馬弗爐等過夜工作需有人值守;使用明火加熱器時,工作人員不能遠離工作現場。
3、發現有人觸電時要及時切斷電源。
2.2.5 其他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必須穿工作服,嚴禁在實驗室內進行與實驗無關的活動,不得在實驗室內存放與實驗無關的物品。
2、每次實驗結束后要及時打掃衛生。
3、工作人員離開時,除冰箱等需連續供電的設備外,應切斷所有電源、水源并關好門窗。
4、每個工作人員都應該知道實驗室內水閘、電閘的位置,以便必要時能采取行動。
5、如有外來人員要求進入實驗室,需經有關領導的批準,并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方可進入。
6、實驗室必須保證其場地、能源等設施條件以及電磁、溫濕度等環境條件滿足相關規范或標準的要求;相鄰區域的活動相互之間有不利影響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
7、實驗室內應配備合適的消防系統,并定期檢查。
2.3 完善安全防護設施,提高安全生產保障
1、各實驗室內必須配備煙霧報警器、滅火器、防護眼鏡、防毒面具等安全保護設施。
2、對有毒、有味廢氣排出的實驗室,需按要求配備通風系統和處理裝置;
3、對化學、生物類實驗室配備應急噴淋器、洗眼器等裝置,并定期檢查和維護。
4、對劇毒品、放射性等特殊物品存放地點安裝攝像頭監控,加強防盜管理;
5、實驗室內應備有供一般創傷的外用藥品和其它急救藥品。
2.4 制定應急安全措施,進行安全預案演習
為了能及時響應和處理各類突發事件,有效控制事態發展,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實驗室需要建立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并督促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演練。當事件事故出現時,現場人員要立即采用應急處置措施,并向相關部門或人員報告。相關人員接到報告后則馬上啟動安全應急處置方案,按照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同時,要迅速查清事故原因,嚴肅處理有關責任人員,防止事故再度發生,并認真做好善后工作。
2.4.1 火災類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如實驗室內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關閉通風器,移開火區內一切可燃物質。遇丙酮、酒精著火時,用水滅火;遇乙醚等有機溶劑著火時,用砂土滅火;遇精密儀器著火時,用四氯化碳滅火;遇電線著火時,先關總電閘再用四氯化碳或泡沫滅火器滅火。
2.4.2 危險化學品造成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皮膚被強酸濺到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然后用冷水反復沖洗,待灼熱感消退后可用3% ~ 5%的小蘇打溶液清洗;被強堿濺到后,馬上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2% 的醋酸或硼酸溶液清洗;眼睛被酸或堿灼傷后,迅速打開洗眼器用清水沖洗,再用3% ~ 5%的小蘇打溶液或2%硼酸清洗,并立即送醫院就醫;吸入有毒氣體后,使中毒者迅速離開現場,移到通風良好處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實施搶救。
2.4.3 劇毒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以及放射性污染源丟失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發現劇毒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以及放射性污染源被盜、丟失時,現場人員要保護好現場,并立即通知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據現場情況確定是否上報公安機關。若上報,所有人員要積極協助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取證和破案工作。
2.4.4 高壓設備、特種設備爆炸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遇到高壓、特種設備爆炸,工作人員應立即斷電,然后向實驗室有關領導和當地消防部門報告;實驗室組織人員對爆炸現場進行封鎖和警戒,控制明火;對現場人員進行疏散,對易受威脅或易受波及的化學危險品進行轉移;對受傷人員進行及時搶救,視情況轉送醫院救治;配合消防部門準備消防器材、設備;協助消防部門對引發的火災進行撲救。
2.4.5 危險品泄露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突發危險化學品泄漏、污染事件后,實驗室相關人員應迅速封鎖隔離泄漏區域,疏散現場內人員,控制明火,同時設置污染區禁止無關人員入內。對泄漏的化學品,可采取堵截泄漏液體、引流到安全地帶、用沙子或其他吸附中和材料進行吸附中和、向有害蒸汽噴射霧狀水降低其濃度等方法處理。
3.總結
水利行業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操作難度大,如要保障實驗室分析工作的正常安全運行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就采取科學的管理辦法,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產體系,加強安全生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