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累計解決了266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但是仍然有部分區域,有著飲水安全的問題,現對飲水現在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制定解決措施,實現飲水工程的重要改善。
【關鍵詞】農村;飲水工程;飲水安全
我市自2004年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3893處,累計完成投資140363.7萬元,累計解決農村居民266.59萬農村居民和38.35萬學校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使農村生產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改善了村容村貌,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1、當前農村居民飲水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我市已經基本實現對已建工程供水水質檢測,嚴格按照飲用水水質檢測標準,定期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水和管網末梢水水質進行抽樣檢測,保障水質達標,確保人民群眾喝上安全、干凈、放心的健康水。
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所限,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仍然突出,由于部分居民居住在高山半高山地區或者深石山區,山高水低,甚至附近幾公里以內均沒有穩定、可靠的水源,當地村民只能靠蓄集雨水或者到更遠的地方挑水解決飲水問題,截止目前,我市還有110萬農村居民尚未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日常生活水平,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一是早期建設的村鎮供水工程普遍缺乏凈化消毒設施,供水水質得不到保障;二是未建立和完善水水源地保護制度,水源水質安全存在較多隱患;三是大部分工程規模較小,水源保證率較低,抗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四是后續管理措施不到位,應急預案不落實。五是地方配套建設資金不足。
2、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推進的主要措施
2.1 重視農村飲水工作
自2004年實施飲水安全工程以來,我市及各區縣黨委政府每年都將飲水安全工程列為年度“十件實事”之一,作為政府考核部門的重要指標,并層層簽訂責任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格局。2015年3月3日銅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銅仁市2015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對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的目標任務、進度安排作了明確,對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行了分解,建立了保障措施和監督機制。
2.2 超前安排布置前期工作
我市在2011年就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十二五”內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工作,2013年底前完成了絕大部分“十二五”規劃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工作,實施方案由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負責,保證了設計質量。
2.3積極探索運行管理模式
我市思南縣通過多年的改革實踐探索,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公司經營、協會管理、群眾參與”的“以水養水”管護模式,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實行公司經營、協會管理、群眾全程參與,有效的破解了管護難、管護經費不足等問題,實現了水利工程建、管、養、用良性運行。目前,思南經驗已在全省范圍內得到推廣。
2.4 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3000人以上項目實行旁站監理,3000人以下分散且小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制定了《銅仁地區3000人以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施工監理工作要點》,簡化了監理程序,分縣,按批次對各縣3000人以下的工程進行打捆施工監理,保證監理工作正常開展。對于質量監督工作,發布了《銅仁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質量監督辦法》,保證質量監督能夠切實有效的開展,質量監督重點工作為管材管槽的開挖與埋深。
2.5 從源頭上解決水源糾紛
我市把把落實水源作為工程能否列入年度投資的前置條件,一旦水源選定,需由鄉鎮黨委政府或者村支兩委出具承諾函,保證做好協調工作,水源不落實不開展前期工作或者不列入當年投資計劃。工程開工前,要與水源所在地的村支兩委或者村民組簽訂水源使用與保護協議。開工首先開工建設水源工程,如遇水源發生糾紛調解不好,便可按照程序上報調整項目,避免半拉子工程產生。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情況
3.1 松桃縣烏羅集鎮及周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烏羅鎮原有供水工程建于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建設年代久遠,供水規模小,管網不配套,供水嚴重不足,用水十分緊張,集鎮居民近3000人只能早晚用桶蓄水供全天使用,遇冬天氣溫較低時段,因管道凍結,根本無水可用。現對飲水工程進行改造,結合當地水源條件,飲水制宜,以水定需,以寨郎溝水庫上游的溪水為水源依托,水量可靠,水質經凈化消毒處理即可達到飲用水標準,工程建設以烏羅集鎮為中心,并向周邊農村延伸供水,解決了烏羅集鎮及附近村寨新民、潛龍等村9980人的用水問題,并解決了烏羅中學和小學師生2467人飲水安全問題。
3.2 思南縣東華鄉汪家寨片區飲水安全工程
汪家寨片區包括汪家寨村、核桃壩、紫槽村、大水溪村共計農村人口4029人。所處位置較高,當地出露泉水較少,出露位置偏低,人畜飲水只能靠零星泉水及下雨時通過簡易蓄水設施解決,水量極為不足,水質安全得不到保障。隨著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泉水水源逐漸枯竭,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連續干旱10天以上,當地群眾就要到3km外的洞口河拉水,缺水問題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根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建設規劃,東華鄉汪家寨片區飲水安全工程立項審批,工程總投資195萬元,建設兩座高位水池(一級取水池50 m3,二級清水池100 m3)、兩座泵房、安裝上水管和供水管共18379m。項目建成后,解決汪家寨片區(包括汪家寨村、核桃壩、紫槽村、大水溪村)4029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由于該工程水源點白鹽井泉水出露點位置很低,而且地勢陡峭,材料運輸困難,取水池建設施工難度很大,當地村民積極投勞,肩挑背扛,將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運送到施工地點。
3.3 德江縣復興鎮蒲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項目實施前,蒲村是復興鎮飲水最困難的村寨。由于當地海拔高,村民又居住在山頂,集雨面積小,沒有可靠水源,只能挑水喝,挑一擔水需要走2.4km的路程,相對高差500m,需時2小時。
4、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下一步方向
4.1 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環境綜合整治
認真實施好烏江流域、錦江流域水環境整治,加快兩大流域內的集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速度,提高污水管網收集率。環保、建設、國土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我市飲用水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改善水源環境。要加大對已劃分的一級、二級和準保護區保護力度,促進現有取水口水資源質量的好轉。
4.2 加強供水質量監測
1 建立和完善供水水質監測體系。水務、衛生等部門協調配合,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國家有關技術標準、規范,進一步加強對供水水源水質、出廠水水質、管網末梢水水質的監測和檢測。同時,要強化供水單位行業自律,加強對制、供水過程的技術管理和供水設施的日常運營維護,使城鄉居民真正飲上“放心水”。
2 建立以縣為單元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中心,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質日常監測工作。在我市城鄉供水工程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和監測是最薄弱的環節。有條件的縣由縣級水利部門以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為依托,成立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配備儀器設備,落實人員和經費,對水源水、水廠水和末梢水進行水質檢測。
結束語
經過施工人員的分析和了解,及時解決農村現存的飲水安全問題。充分發揮工程建設的作用和效益,保障當地村民用水水質、水量。這種方式使生活質量和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促進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秦嶺. 在水一方——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紀實[J]. 中國作家,2013,06:7-117.
[2]張亮. 關于新疆伊犁州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前期工作的探討[J]. 中國西部科技,2011,07:74-75.
[3]馬曉軍,李元鋒,杜慧蘭,陳俊,劉斌,高緒芳,劉嘉益,黃葵,宋華,黃敏. 成都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現狀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1,12:2388-2390.
[4]高月萍,滕昭州. 銅仁市農村扶貧開發調研報告[J]. 中共銅仁地委黨校學報,2012,01:68-72.
作者簡介:黎應萍(1983-)女,漢族,本科學歷,貴州思南人,現任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農村飲水安全及農田水利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