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河流,其對于周邊環境有著重要的生態價值。由于塔里木河所處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特別脆弱,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興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不合理的發展模式,造成中下游生態環境惡化。通過對塔里木河水資源有計劃地進行管理,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擴大水資源的生態效益,保護中下游的生態環境。
【關鍵詞】塔里木河;水資源利用;中下游;生態保護
1、塔里木河基本情況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河,綿延1321km,其四周被塔克拉瑪干沙漠保衛,屬于溫帶干旱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光資源比較豐富,氣候干燥,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從肖夾克至英巴扎為上游,全長495km,英巴扎至恰拉為中游,全長398km,恰拉至臺特瑪湖為下游,全長428km。其河水由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開都—孔雀河等匯合而成,很不穩定,被稱為“無韁的野馬”。塔里木河從西向東,繞塔克拉瑪干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處于天山山脈和昆侖上北麓,夏季隨著冰川融化,河水急劇增多,冰川和雨水為塔里木地區帶來了水源,促進了沿河地區農林牧業的發展。在進入20世紀50年代以來,塔里木河流域上流盲目開墾,大量引水,農業灌溉面積擴大,造成中下游水量減少,一些流域出現斷流,造成中下游生態環境嚴重惡化。2000年開始,第1次應急輸水歷時60天,從博斯騰湖調水2.04億立方米,從大西海子水庫泄洪閘塔向里木河下游河道下泄0.98億立方米,拯救中下游生態環境,挽救綠色走廊。塔里木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合理的水資源利用和開發,造成了中下游生態惡化。
2、塔里木河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出現的問題
2.1 塔里木河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塔里木河在開發利用過程中,由于缺少可持續發展意識,造成河水受到污染礦物質含量嚴重超標。塔里木河85%的水量耗散于中上游區域,造成下游河道萎縮,干流耗水量呈現增大趨勢。受到干流上游大量農田排水泄入,造成淡水礦化度升高,預計按目前礦化度發展趨勢,在2020年,河水礦化度將會達到3.4g/L,,將不能在作為生產生活用水。
2.2 開荒屢禁不止,高耗水作物居高不下
雖然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亂開墾荒地,但受到利益驅使,存在開墾荒地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此外,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長期以來形成的掠奪式開發,造成塔里木河流域斷流和生態環境破壞。一些地方政府對粗放式擴大耕地管理意識不強,節水型農業沒有得到農民的認同,高耗水農作物種植面積長期居高不下。
2.3 下游生態系統完整性欠缺,生態恢復任重道遠
在多次應急輸水之后,胡楊林的生存環境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生態環境依然非常惡劣,生態系統脆弱,灌、草植被長期生長緩慢,成喬、灌、草的生態系統沒有形成。一些地區風蝕、沙化現象嚴重,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已經形成的喬、灌、草的生態系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形成。
3、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基本對策
3.1 強化流域水資源調控手段和規劃管理
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的控制型水庫,對水資源進行人為有計劃配置。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對中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進行調度,解決春旱、缺電、洪災的問題。可以代替部分平原水庫,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制定相關政策,對水資源利用進行管理,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引、蓄、提、取水的水利工程進行綜合規劃,流域管理部門應對水利項目進行科學的論證和審查,確定每個地區的用水定額。
3.2 轉變流域經濟增長方式,建立高效節水型社會
長期以來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方式粗放,節水型農業沒有得到有效鼓勵。應明確經濟增長方式,不能以粗放擴大種植面積獲得農業增收,而應以提高耕地質量,調整耕種結構,改變傳統灌溉方式,嚴格控制地下水的利用等形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保障生產生活生態用水。
3.3 加強科學研究,完善流域水文與生態監測體系
通過水文和生態監測體系,及時對環境進行評估,開展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體的活動,并開展相關生態保護研究,通過對水文和生態監測體系的完善,做到對流域生態環境的預警和提前控制。
4、塔里木河中下游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4.1 做好”供水”、“堵水”、“輸水”工作
對一些耗水量大、效益差的平原水庫,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灌區節水改造,轉變傳統的灌溉方式,完善灌區輸水網絡體系。對一些跑水口進行有計劃的封堵,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禁止私自亂扒、亂引臨時引水口,減少水資源跑漏量,形成有序的用水形態。對一些侵蝕嚴重的河段,進行護岸,減少對河岸的沖刷,對一些干涸河道和風沙堆積嚴重河段進行疏浚,提高輸水能力和水流速度。
4.2 受損生態系統的重建措施
由于“綠色走廊”逐漸萎縮,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我國從2000年來多次向下游進行輸水,拯救“綠色走廊”。對輸水路徑進行優化,在最佳的輸水時段進行輸水,減少水資源損失,擴大輸水的生態效應,使植物落種同輸水時間相一致,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此外有計劃進行退耕還林,優化發展模式,實施生態移民,對生態進行補償,保證農牧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增加林地、草地的面積。
5、結束語
經過多年對塔里木河的治理,塔里木河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國家曾多次對塔里木河生態輸水進行報道。礦物質含量有了明顯的下降,胡楊林年輪寬度增加了63%,野生動物頻繁出現,增大并改善塔里木河流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這是生態環境改善的體現。相應的信息系統已經于2009年開始運行,已經對數據異常跳變現象基本解決,但一些檢測井內的設備由于監測井問題或者輸水原因,不能自動進行數據采集。
參考文獻:
[1]吐爾遜·哈斯木,曼尼薩汗·吐爾隼,阿依先木·司馬義. 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利用對干流土地沙漠化的影響分析[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0,08:58-62.
[2]海米提·依米提,郝毓靈,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木臺歷甫·牙生. 西部開發中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開發對策[J]. 新疆大學學報(理工版),2001,03:263-268.
[3]陳亞寧,郝興明,李衛紅,陳亞鵬,葉朝霞,趙銳鋒. 干旱區內陸河流域的生態安全與生態需水量研究——兼談塔里木河生態需水量問題[J]. 地球科學進展,2008,07:732-738.
作者簡介:出生:1986.02.13,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蘇徐州,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前后生態與環境的變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