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是水利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只有深刻領會工程質量監督的性質和地位, 才能更好地搞好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水利工程質量的優劣事關人民生活、生命財產的安全, 為確保工程質量, 工程質量監督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水利工程對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條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人員為了完成質量監督工作, 就必須具有較強的水利工程專業技術知識。
一、質量監督工作內容和方法
1 質量監督工作內容。質量監督工作內容可概括為“一項主持、二項確認、三項核定、四項復核、五項編寫、六項參加”。一項主持:在單位工程完工后, 主持由建設、監理、設計和施工單位參加的工程外觀質量評定會議, 對單位工程外觀質量進行現場檢驗, 并評定打分, 統計外觀質量得分率。二項確認:對工程項目劃分的確認; 對工程外觀質量評定標準的確認。三項核定:核定或核備分部工程施工質量等級: 核定單位工程施工質量等級:核定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等級。四項復核:對監理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對設計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 對施工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 對有關產品制作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五項編寫:編寫質量監督實施細則; 編寫質量監督總計劃和年度計劃; 編寫質量監督報告和總結; 編寫質量監督簡報; 編寫施工質量評定報告。六項參加:按要求參加相關的工程質量會議; 參加由建設、監理、設計和施工單位組成的聯合小組對重要隱蔽工程及工程關鍵部位的驗收, 共同核定其質量等級; 參加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與處理方案的研究; 參加主體建筑物分部工程驗收會; 參加工程階段驗收會和單位工程驗收會, 并宣讀工程施工質量評定報告;參加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會, 并宣讀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評定報告。
2 質量監督工作方法。對監理、設計、施工和產品制作單位的資質進行復核; 對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體系、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及設計單位的現場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與運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對工程項目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的劃分及建筑物外觀質量評定標準的制定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對參建單位的技術規程、規范和質量標準, 特別是強制性條文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質量監督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1 人員不足, 素質不高。對于掛靠在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質量監督機構, 由于行政公務員的編制有限, 人員配備相對不足, 專職質監人員配備更少。在工作上對獨立設置的質量監督機構, 也由于經費有限, 存在人員不足的情況, 而且, 無論是掛靠的質量監督機構,還是獨立設置的質量監督機構都普遍存在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的問題。
2 流于形式, 缺乏權威。由于工程項目多、質監人員少、業務素質低、缺乏必備的交通工具和檢測手段, 使得少數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工作出現走過場的現象; 有的質量監督人員很少甚至不到受監工地現場檢查參建單位質量行為和實體工程質量情況, 而在辦公室履行相關手續; 有的缺乏抽查驗證檢測的數據,僅憑施工、監理單位提供的資料, 形成質量評定報告; 在現行質量等級評定工作中, 有施工、監理單位把關不嚴, 甚至資料做假, 造成核定的工程優良率偏高等, 使質量監督工作失去應有的嚴肅件和權威性。
三、加強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意見和建議
1 完善體制。《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明確了“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實行監督管理的制度”,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就應該成為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基本管理工作, 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因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設置也應由現在的三級設置改為四級設置, 同時應進一步明確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性質。不論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自身還是專門機構履行質量監督職能, 其在工程項目質量監督的執法地位是一致的, 機構性質應確定為行政或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
2 明確職能。一是按照國家制定并發布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 對所轄水利建設市場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管;二是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益性及準公益性建設項目, 對建設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和工程實體質量進行監管。三是監督水利工程質量事故的查處, 組織政府設置的質量獎項評選。
3 加強隊伍建設。質量監督是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質量監督隊伍建設是提高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水平的關鍵。因此, 各級質量監督機構—是要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的原則, 充實質量監督人員。二是加強質量監督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4 增加投入。一是在現行質量監督收費標準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收費標準; 二是采取行政、經濟、法律手段收取質量監督費, 提高收取到位率。三是根據質量監督費實際收取的情況將質量監督機構的費用部分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通過以上三條途徑增加質量監督的投入, 以確保質量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
5 建議質量監督與安全生產臨督相結合, 以便更好地發揮質監站的政府監督作用,更加有效地、全面地監督工程質量。隨著水利工程建設市場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原來一大批國有勘測、沒計、施工制作、監理等單位, 正在和將要轉制, 這個變革無疑對于水利工程建設市場的形成、進一步增強建設市場的活力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但與此同時, 水利工程建設產品的質量保證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水利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也需要隨著建設市場的變化, 不斷調整自己的職能定位和工作方式, 以切實保證政府質量監督效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