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電工程作為百年工程,質量第一要務。文章通過分析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四種施工技術的現狀,分析其施工技術應注意的問題及在施工技術中的運用GPS定位技術等,以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由于我國水利水電行業發展較晚,施工技術難與發達國家相比。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水利水電施工主流技術如預應力錨固施工技術、施工導流技術、水泥加固技術、預應力管樁技術。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分別分析其施工技術應注意的問題及在施工技術中的運用GPS定位技術等,以提高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質量,促進我國水利水電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
1、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百年工程,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社會生產生活都有重大影響。因此,必須對施工技術進行分析,保證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質量。目前我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主要應該以下四種技術。
1.1 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中,預應力錨固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術,這種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要求、設計大小、設計方向以及錨固的深度等因素進行分析,向基巖施加一種預應力,對基巖的受力條件進行優化,更好的發揮錨固的效果。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更好的延伸性,這是其他施工技術無法比擬的,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應用方面對結構要求也很嚴格,主要有兩種施工方式分別是錨孔和錨束。
1.2 施工導流技術。施工導流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是非常特殊的防護工程,對整體施工有直接的影響,保證施工導流的質量才能對整體施工質量進行保障。施工導流技術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進行圍堰的修筑,其是一種臨時性維護結構,防止水和土進入水利工程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圍堰內排水,開挖基坑,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在圍堰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技術一定要重視,因為在河道內可能出現流量很大的情況,對圍堰的穩定性以及抗沖擊性要進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為施工導流打好基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導流技術可以對河床進行很好的控制,對整個工程的進度以及安全有直接影響。因此,一定要做好相關的組織配合工作,對施工環境、施工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要進行考慮,做好施工協調工作,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進度與質量都要進行保證,對工程造價進行降低,滿足施工要求。
1.3 水泥加固技術。水泥加固技術是當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施工技術。顧名思義,該技術的采用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和強度,確保其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牢固性,該技術充分的利用水泥的特點來配置水泥漿,然后利用這種水泥漿灌注到基礎工程內部,最終起到加固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對于水泥漿攪拌和配置的嚴格控制之外,還應該重點對水泥漿灌注的深度進行密切的關注。一般說來,水泥漿的灌注深度應該達到地下50cm以上,并且還要結合自身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一些基本狀況進行詳細的分析,確保其水泥漿使用的有效性。
1.4 預應力管樁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合理的運用預應力管樁技術也能夠有效的提升整個工程項目的實施效果,尤其是對于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和強度的提升作用更為明顯。對于一些施工環境較為惡劣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來說更為適用。具體到預應力管樁技術中來看,其可以分為先張法與后張法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對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的貢獻是不一樣的。因此,就需要相關的設計人員在進行具體的施工之前針對自身項目的基本要求以及這兩種基本施工方法的不同進行恰當的選擇,一切都要以提升其基礎施工質量為根本前提和目的。
2、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
2.1 加強施工管理,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從管理入手,切實提高其管理的水平,進而通過有效地管理來維系整個基礎施工過程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尤其是對于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能夠及時的予以指正,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危及到基礎施工的質量;其次重點加強對管理制度的完善,避免管理的混亂。
2.2 加強施工技術的創新和監督。對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的保障來說,最為基礎的應該是從施工技術入手,確保施工技術操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進而逐步累積,最終保障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基礎施工的質量。而對于施工技術的控制來說,除了要加強對于施工技術使用過程的管理之外,還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加強基礎施工技術的創新,提升基礎施工技術的水平和科技含量,進而保障其技術的有效性;二是加強基礎施工技術的監督工作,通過全方位的監督來保障其選擇以及使用的準確性。
2.3 利用GPS定位系統。隨著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其施工的精確性也必須得到相應的加強,對于這種精確性而言,合理地運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于GPS定位系統的引入更是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質量起到一個保障作用,其最為主要的就是表現在提升工程測量的精度上,這種對于精度的提升也就能夠保障整個基礎施工的準確進行,避免了錯誤施工和較大施工誤差的出現。
2.4 注重環境保護。針對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中的要求來看,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周圍環境的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要求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在熟悉整個施工環境的基礎上,嚴格的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避免產生環境污染和破壞。
3、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在其數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對施工技術要進行重視,保證施工的質量。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中,施工技術管理至關重要,對工程的長遠發展有直接影響,在實際施工中,為了保證期能夠順利進行,要對其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進行發揮,保證施工技術能夠實現全面管理,提高整個工程的質量。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中會應用很多的施工技術,對這些技術進行分析,能夠找出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并且找到解決措施進行解決,因此,也能更好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謀,岑耀輝.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科技傳播,2011,(13).
[2]田畢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5).
[3]李潤銘.水利水電工程常見施工技術探討[J].中華民居,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