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自身的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最近幾年,由于經濟的發展使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人們開始提出了環境與經濟相適應的發展要求。其中對河道治理工程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河道的治理也由原本的水利工程開始歸納到城市環境建設工程的一部分,這也體現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對如何在生態理念下合理的對城市河道進行有效的治理。
【關鍵詞】生態理念;城市河;整治
一、現代的河道整治理念
城市的河道水系不僅僅有著重要的防洪、排澇、灌溉水土與交通運輸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還具有著十分重要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生態作用,對于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過去傳統的城市河道治理與整治的過程中更多的都只是關注到了河道治理的防洪、排澇、灌溉水土以及交通運輸的作用,從而在對河道進行整治的過程中都強調要做到河道兩岸的順直性,許多彎道都被人工取直,城市河道再設計的過程中完全都被人工化,河道的形式也比較單一,和道德生態系統遭到了一定的破壞,許多水生動物的生活環境遭到了改變,嚴重喪失了生物多樣性。此外,由于直接排污所導致了河道水源被污染后發出刺鼻的味道,水質很差等等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更不愿意接近河道。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許多小區的建設都開始趨于規模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群都開始對居住品質有著更高的追求與渴望,許多人都開始選擇一些臨近水源的生活環境,從而,讓對城市河道的治理開始有著一定的經濟效益。在經濟效益的驅使下許多人開始重視的對河道的治理,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城市規劃方面,河道兩邊都被開發商承包,河道治理方面更考慮到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這樣的開發不僅僅能夠有利于水土的保持還能夠提高一定的觀賞性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樣的開發能有利于城市的景觀建設,還能夠有利于新校區的開發。但是,在城市中心的河道由于土地資源的局限性,導致了河道斷面呈現出矩形,只能采取鋼筋混凝土的建筑沿河道筑成防護墻,這樣雖然強調了河道的沿河風景,但是人工的痕跡十分的明顯,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與高額的資金,這樣人工環境雖然滿足的人們的觀賞性,卻又破壞了水流的自然生態系統。
總而言之,現代的城市河道治理形成明確的目標:水工結構-結構+景觀-生態性河道護岸。
二、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態河道建設的關鍵
(一)河道治理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在城市河道生態治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統一的規劃與建設,能夠在開發河流的過程中能夠明確河道的上、中、下游,分析河道內的每一種生物的生存環境,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能夠不對其生存環境造成破壞,最大限度上保障生態穩定。第二,保持河道原有的自然情況。在進行河道生態整治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上保障河道原有的生態情況與自然特征,能夠在改善水質,恢復物種以及重新建立合理的生物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建設。 第三,能夠擴大水面與綠地相結合,這樣能夠為生活在河道中的生物提供更加充足的生存區域。向河道的上下游進行延伸,盡可能的擴張到河道的支流,從而能夠增加整體河道的綠化走廊,將河道兩邊的綠地與樹林相融合,能夠形成一定的生態系統,從而能夠增強水中生物與陸地生物的棲息地連續性。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系統,增加整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完整性。
(二)在城市河道生態治理建設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能夠在治理的過程中最大程度上保障河道的原始形態,能夠保障河道的生物多樣性,能夠在治理的過程中實現對河道兩邊的濕地恢復。能夠給河道內的水生生物以及生活在河道兩邊的陸地生物提供更多的棲息地,能夠為其繁衍與生存提供一些便利的條件,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能夠盡量避免使用垂直河岸,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混凝土砌筑的護坡。能夠采用新型的生態護坡方式,能夠起到美化環境與保護水土的作用,從而能夠讓河道的水源與地下水互相交換,讓土壤對水源有著一定的凈化的作用。
三、生態理念作用下城市河道治理的實際應用
生態理念下的城市河道治理最重要的就是能夠保持河道的原有性的前提下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和諧。在雨水排放的過程中能夠秉承著就近排放、分散排放以及自流河流中的排水模式。能夠在對河道水系綠化的過程中,在最高水位以外的陸地上種植一些草坪,能夠人工建造一些經典,不僅僅可以在陸地上種植一些可觀賞的植物,還能夠在水中植入一些水生的植物,能夠人工制造一些小的湖泊起到調蓄河道的作用,還能夠讓人們更好的得到觀賞,在人工湖的兩邊設置一些親水平臺,讓人們能夠在閑暇之余進行觀賞。
在河道的兩岸能夠采用一些軟材質的草本植物進行護坡,在河道的沿岸進行綠化,能夠通過水生植物的種植一直延續到河流中去,能夠讓河道兩邊形成回歸大自然的水生生存環境,這樣能夠在河道水上漲期間滲透到地下,實現河道水與地下水的交換,讓土壤去凈化水質。在河道植物選擇的時候應該選擇一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能夠對污染有著一定的承受能力,對水質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還需要有著容易成活的特點,這樣的植物才能夠適合應用在河道生態治理。在河道兩邊生長的植物應該選擇容易繁殖、栽培簡單的本地草本植物,能夠在河道兩邊形成草坪與闊葉林的混交,這樣更具有一定的季節變化與層次變化,另一方面還能夠有利于陸地生態的恢復。
四、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的是自身生活質量的改善,越來越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渴望著能夠回歸大自然,親密的與大自然接觸。所以,能夠通過生態的方法對河道進行治理與恢復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從而能夠讓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對生態進行破壞,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聶青,孫麗娜,崔廣柏. 生態護坡技術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應用[A]. 中國水利技術信息中心.中國河道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專刊[C].中國水利技術信息中心:,2010:5.
[2]任偉. 城市人工河道生態水系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