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河流特點是源短流急,夏季河流洪水暴漲暴落,局地暴雨形成的洪水更是突發性強,春季融雪性洪水形成面廣、來勢兇猛防不勝防。由于許多中小河流,特別是河流沿岸的縣城、重要集鎮和糧食生產基地的防洪設施少、標準低,甚至很多處于不設防狀態,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較大洪澇災害,對所在地區城鄉的防洪安全構成了威脅。為使流域國民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和保護大生態環境,對中小河流的進行有效治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關鍵詞】中小河流;治理;防洪安全
一、中小河流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極端天氣增多,中小河流常發生集中暴雨,形成較大洪水,造成比較嚴重的洪澇災害,直接影響了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嚴重影響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資機制和渠道,治理資金嚴重不足。
對中小河流治理日趨減少,使中小河流面臨的問題日益突出。許多中小河流,特別是河流沿岸的縣城、重要集鎮和糧食生產基地的防洪設施少、標準低,甚至很多處于不設防狀態,遇到洪水就可能造成較大洪澇災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不合理的采砂及攔河設障、向河道傾倒垃圾、違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現象日漸增多,加之多年未實施清淤,河道萎縮嚴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對所在地區城鄉的防洪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很多中小河流缺乏系統的規劃工作,治理項目的前期工作薄弱,基本情況不明,治理目標和任務不明確。
二、中小河流主要存在問題
1 現有防洪工程設施簡陋,防洪標準低,抗洪能力差。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防洪工程也逐漸增加,修建堤壩,改建引水龍口,加固險工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限于當時資金困難等客觀條件,對河道洪水和天然徑流論證不足,防洪標準、堤防和建筑物級別確定不當,工程措施缺少專業設計的技術支撐,致使工程建設標準低、質量差,新建工程水毀嚴重,影響效益發揮。
2 防洪、泄洪體系不完善。
對天然河道進行裁彎取直和護砌,致使河道渠道化、功能單一,破壞了水陸連續性和各類水生物柄息繁衍的空間,濕地逐漸消失,生態環境逐步惡化,不適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排洪不暢,洪水無出路。由于中小型河道源短流急,河床推移質較多,造成河床淤積,阻水嚴重,壩前庫容迅速衰減,嚴重影響河道行洪。
3 防洪戰線長、農民負擔過重。
中小河流的長度較長,加上支流及大型引水渠系的防洪,一次抗洪耗用勞力和材料數量巨大。每年汛期需投入青壯勞力不計其數,年消耗材料、人丁及機械運輸費用高。防洪材料用款使全流域人均年負擔近百元。汛期處在夏收夏管大忙季節,數萬青壯勞力在防汛第一線勞動近兩個月,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因此使灌區農民收入減少。
4.缺少規劃,管理不力。
對重要河段只采取培堤、護岸等簡單的_T程措施,沒有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小流域建設,不能進行整個流域的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建成后,沒有確實落實管護責任,侵占河道、違規采砂與亂掘濫挖現象嚴重,形成險工險段,影響河道防洪和涉河工程安全。
三、防洪預防措施
縣市及有關部門全力做好防洪準備工作。
(一)嚴格落實責任
要求嚴格執行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健全防汛責任追究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和工作重點,新調整分管防汛工作領導要盡快熟悉工作,全力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
(二)及時修訂完善防汛搶險應急預案
要在認真總結往年抗洪搶險救災經驗教訓基礎上,針對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完善應急預案。
(三)全面開展汛前檢查
要嚴格按照水庫(水電站)安全度汛方案,強化水庫(水電站)安全管理,加大巡壩、查險、排險工作,確保低水位運行。對無安全保障措施的水庫嚴禁蓄水,汛期攔河水庫必須空庫迎洪,嚴禁擅自蓄水,避免水庫垮壩、決口事件的發生,確保水庫安全運行。要對重點河道及堤防、渠首、閘(涵)等重要水利設施進行再檢查、再落實,及時對險工險段和隱患部位進行除險加固,對閘門、啟閉機、線路等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保證隨時啟用。
(四)扎實做好搶險物資儲備。
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安排專項資金,及時備足備齊防汛物資。尤其是在防洪的重要部位和薄弱地點,物資儲備要達到相應的數量、質量要求。要按照數量足、種類齊、定點到位的原則,切實做好防汛搶險物資補充工作,落實搶險隊伍和機械,加強應急演練。
(五)抓緊水毀工程修復和重點工程建設進度。
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期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重點工程建設,盡快恢復和提高現有防洪工程的設防標準,對暫時無力修復的工程要制定應急度汛方案,制訂和實施有效的臨時應急措施和應急搶險方案,確保安全度汛。
(六)全力抓好山洪災害防范。
要進一步加強河道管理,做好河道疏浚、清障工作,清理河道內亂采濫挖現象,加強河道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杜絕設置新障,對影響河道行洪的臨時設施、施工圍堰、廢棄料等,責令建設單位全部清除,確保行洪通道暢通,洪水安全下泄。要重點對山洪溝、泥石流、滑坡危險區進行全面排查、消除隱患。要大力宣傳山洪地質災害危險性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群眾防災和主動避災意識。
(七)切實做好監測預報預警工作。
要求各縣(市)及氣象、水文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及時準確預測預報預警,特別要加強災害性雨水情的監測預報,準確分析和判斷雨情、水情和工情變化,落實各項預警措施,提前發布災害預警,提早做好災害應對。要嚴格執行防汛24小時帶班、值班制度,嚴肅防汛紀律,保證防汛調度指令、汛情信息和通信暢通。
(八)全面開展汛前水利安全生產檢查。
要求全面落實各項安全責任,認真制訂和實施度汛措施,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全面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非法違規生產建設經營行為,確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