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鎮水利站是最基層的水利管理服務機構,也是基層水利管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加強鄉鎮水利站的建設管理對農村水利和整個水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由于鄉鎮水利站設備落后、資金缺乏以及人員老化、技術水平不高,管理和服務能力弱等問題嚴重影響水利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鄉鎮水利站;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水利工程建設不斷提速,在建設管理過程中,基層水利工作普遍著建設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如責權不明、項目立項缺少科學性和規范性、工程質量差、經濟效益不佳、群眾不滿意等。
(1)前期工作不夠到位,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發現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階段,建設單位不能按規定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初步設計,或是執行其中之一,或是執行深度不夠,流于形式,缺乏科學論證,給工程施工管理和投資效益帶來風險。
(2)工程勘察設計和監理未經招投標,缺乏引入競爭機制。涉水項目中有的水利工程勘察、設計、監理都沒有進行招投標活動,而是以委托的形式直接簽訂協議書。有的項目均由同一單位承擔勘察設計和監理業務,缺乏市場競爭,造成區域壟斷,削弱了監管力度。
(3)工程管理意識淡薄,未辦理工程建設“三證”。建設單位普遍認為工程項目都處于鄉鎮或城郊,且大部分都是惠民項目,急于上馬,政策優惠,因而疏忽了正常的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導致建設單位沒有按規定及時辦理土地使用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工程施工許可證。
(4)工程管理不夠規范,變更簽單比較混亂。水利工程項目簽證把關不嚴,在水利工程建設檢查中,對工程簽單進行仔細審核,通過與設計圖紙對比,實地丈量、對有關人員查詢,發現工程簽單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有的簽單沒經業主、設計、監理單位的簽字和蓋章,有的簽單相互之間發生矛盾,有的簽單與實物不符,有的簽單無原始數據,僅有結果數據等混亂現象。
發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建設單位對基本建設相關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對工程建設管理不夠重視,未認真執行基本建設程序,缺乏工程管理經驗,對工程項目的投資、進度、質量未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建議有關主管部門引起重視,加強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機制。
二、鄉鎮水利站建設和管理的策略
1 完善投入機制。
在鄉鎮水利站建設中,應當堅持“誰受益、誰負擔”的基本思想。首先可以采取“競爭立項、招標建設”的措施,以此作為鄉鎮水利站建設組織的構成方式。主要優勢在引入了競爭機制,聘請群眾監督員,實現群眾的全過程參與,全過程監督,確保參與者的積極性。其次,為了促進水利站能夠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確保農民增產和農村生產穩定的發展,縣(市、區)級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對基層鄉鎮水利站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按照崗位的編排落實鄉鎮水利站管理人員工資福利,并按時足額發放。工程建設方面,可以實施民辦公助或者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受益群眾自己來投資,然后地方財政根據相應的比例采取補貼。
2 理順水利站管理體制
水利建設與管理尤其是防汛防旱調度和水資源配置往往是跨區域進行的需要顧大局,統籌兼顧,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協調。鄉鎮水利站應為縣(市、區)水利局的派出機構,在鄉鎮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逐步推行管養分離,通過市場選擇工程維護單位,對純經營性的水利單位要明確產權,自主經營,自我發展,對小型水利設施的經營管理,應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承包,股份合作,租賃、拍賣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水利設施的綜合效益。
3 切實加強水利站隊伍建設
進一步做好鄉鎮水利站機構改革和服務工作,想要從單一性的人事組織管理向綜合性的人才開發管理轉變,首先應做好鄉鎮水利站職工人員培訓工作,建立上崗任職和繼續教育培訓制度。為了能夠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可以實施崗位責任制和全員聘用制,并將原有的身份管理轉向為崗位管理,實施競爭上崗的方式,擇優選擇優秀的技術人才。另外,在水利站隊伍管理中,為了能夠調動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可以將職工的收入與工作責任和績效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編制控制上,實施開放狀態,徹底打消“鐵飯碗”的工作機制,不斷優化基層水利隊伍人員結構和整體素質,從而為鄉鎮水利站建立人才引進和流動的長效機制。
4 加強鄉鎮水利站改革發展
搞好鄉鎮水利站改革對促進農村水利事業發展,促進水利站自身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各級水利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鄉鎮水利站改革,以促進水利站的發展。想要實現鄉鎮水利站的改革,必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應立足于水利站的長遠發展,妥善進行制定人員安置問題;(2)堅持實事求是,因人制宜的原則,應根據鄉鎮水利站的特點,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改革機制。(3)最后應堅持有利發展,促進發展的要求,將農村水利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作為改革的根本目標,從而促進鄉鎮水利站的改革發展,實現服務“三農”的最終目標。
結束語
鄉鎮水利建設與管理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項目,項目投入機制、建設過程的管理以及竣工后的日常管理和維護都是確保其作用能夠充分發揮、有效發揮的重要方面,需要施工單位、受益群眾、當地政府等多個主體的協同合作,才能進一步實現鄉鎮水利站建設的發展,使水利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章、李寧.關于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幾點看法科技風,2009(2).8.
[2]魏義金. 鄉鎮水利的管理研究初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