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接受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以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觀察組則接受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對兩組患者的療效予以對比。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明顯比對照組高(6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施以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具有顯著臨床療效,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輸尿管鏡;鈥激光;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效果
尿道狹窄作為臨床上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通常表現為無法順暢排尿或長時間排尿,尿儲留等。而作為一種泌尿系統疾病,尿道結石的發病率在0.4%左右,在泌尿結石中并不高。目前,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的治療,臨床上主要采取開放性手術,如體外沖擊波碎石、碎石手術等,但卻未取得較高的治療效果。為此,本文對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展開了深入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對象均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共8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對照組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39.1 11.2)歲,其中12例為中膜部尿道結石者、22例前尿道結石者、6例為前列腺尿道結石者;觀察組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0.8 11.6)歲,其中15例為中膜部尿道結石者、20前尿道結石者、5例為前列腺尿道結石者,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觀察組則接受鏡鈥激光術治療,具體如下:
先對患者實施麻醉,消毒結石部位,并做好鋪巾,輔以輸尿管硬鏡予以治療。直視進鏡,為患者進行生理鹽水輸注,輸尿管引導以前端截斷F5管道為主,再加入365Lm鈥激光,把頻率調整到10-30Hz范圍內,功率介于60-80W之間,能量0.4-3.1J。先對對狹窄位置進行確定,選擇前端狹窄管道的5點、12點以及7點位置進行切開,若患者的狹窄部位為膜部尿道處,則需采取多點切開狹窄的方式,并根據病情選擇合理的切開深度,進行氣化切除供起傷疤,切除操作和推進同時進行,以順利切除狹窄處。如果患者的狹窄部位在前列腺尿道處,且有殘余腺體物質存在,就應在操作時用到鈥激光,將狹窄和瘢痕部位切開,待進入膀胱后再退回到前列腺部位,通過鈥激光將殘余腺體清除干凈,最后對切除部位予以修整。接下來,再次進鏡至狹窄部位,對尿道結石進行探尋,調整激光,頻率略低于之前,為10-20Hz,功率也比第一次進鏡低(15-30W),能力為0.6-1.5J。將尿道結石擊碎,使之大小不超過2毫米,待尿道管道暢通,結石流入膀胱部位。通過尿管硬鏡推出輸尿管,以ACMI膀胱鏡替代,再借助制定裝置對碎石進行沖洗,并檢查是否還有殘余結石存在于尿道部位,以使尿道保持通暢,尿道量兩邊窄膜處平滑,可置入F20尿道管,手術結束。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患者已無之前的臨床癥狀,則自如進行小便且無痛感;顯效:臨床癥狀較之前有明顯好轉,小便通暢未有痛感;無效:臨床癥狀未有改善,小便受阻且伴有明顯痛感,甚至出現病情加重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所有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利用均數 標準差( )表示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為67.5%,觀察組為9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作為泌尿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男性尿道狹窄可在尿道的任何部位發生,通常都是由外傷、尿道炎等因素所引起的[1]。
過去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多以藥物療法為主,但不斷創新的醫學技術,使得諸多開放性手術在臨床上得到大量使用,如輸尿管鏡鈥激光、體外沖擊波碎石以及碎石手術等。傳統手術方法的療效并不理想,且患者術后極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如尿道損傷、尿路感染等,預后較差,且患者病情易反復。若利用傳統手術進行碎石,一般無法徹底粉碎結石,會經常出現結石殘留的現象,并讓尿道遭受潛在性損傷。體外沖擊波碎石實施起來很容易,但仍然不能徹底粉碎結石,將其排除體外也有很大難度,同樣也容易損傷尿道。作為近幾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在臨床上得到了大量運用。鈥激光術是一種新型外科手術激光,其可進行的操作較多,包括切割、碎石、凝固補血等,也可在諸多內鏡手術中應用,優勢主要表現在焦癡厚度小、切割精密等;與此同時,其也可對高密度、細小的結石進行粉碎,既有助于保護尿道瓢膜,也可使并發癥的發生率大大降低[2]。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7.5%,觀察組為9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針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施以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英俊.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14):74-75.
[2]田景昌,陳萌.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經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6,(13):183-18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