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門不入】
過:路過;入:進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kè jìn zhí shǒu),公而忘私(sī)。
【成語典故】
上古時代,曾(cénɡ)出現過一次大洪水,長達20多年,受災(zāi)面積很大。
當時正是舜(shùn)當政期間,他派禹(yǔ)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訓(jiào xùn),采用疏通(shū tōnɡ)的方法,依地形規劃(ɡuī huà)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終于平息了洪水。
治水13年中,禹曾3次經過自己的家門:一次孩子還在襁褓(qiǎnɡ bǎo)中哭;一次孩子剛學會喊父親;還有一次孩子已長大,要留下父親。而禹一次也沒進入自己的家門,因為他總是趕時間去治理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