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
在天府之國四川,有一種神奇又好看的絕活,那就是川劇中的變臉——眨眼間,面孔說變就變,川劇變臉帶給我們的是歡樂。但是,你知道嗎?很多病毒也會變臉(變異),而病毒變臉帶給我們的卻是災難。而且,類人猿經過八百萬年才把身上2%的基因進化得跟人一樣,而病毒5天內就可以改變其2%的基因。病毒為什么容易發生變異呢?因為病毒和類病毒是生命體中構成最簡單的,它的遺傳密碼或基因組主要集中在核酸鏈上,只要這種核酸鏈發生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它們后代的特性表現。
實際上,病毒的基因組在其增殖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時刻刻都自動地發生突變。其中大多數突變是致死性的,只有少數能生存下來。病毒的自然變異是非常緩慢的,但這種變異過程可通過外界強烈因素的刺激而加快變異。

病毒變臉之害
病毒變臉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呢?新千年以來很多新興的病毒來到我們身邊,帶給我們很多新的疾病。在新出現的傳染病中75%來源于動物,醫學上稱為“動物源性疾病”,這些病毒在動物身上不發病或低致病性,但一旦感染到人就可能成為一種高致病性的甚至致命的疾病。這些病毒感染導致的傳染病不斷困擾威脅我們的健康和生活。
非典型性肺炎(SASR病毒):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的元兇就是這種冠狀病毒。
甲型H5N1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6年首次在中國廣東的養殖鵝中明確發現。該病毒從鳥直接傳到人的首次病例,于1997年在香港發現。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2005年11月,全世界確診病例全部發生在東南亞地區。
甲型H1N1豬流感:2009年4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先后發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H7N9禽流感: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種。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發現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被該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現發熱等癥狀。H7N9型禽流感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內。
2016年12月起,我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數急速上升。據國家衛計委疾病預防控制局14日發布的數據,僅2017年1月,全國共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192例,死亡者79人。據世界衛生組織披露,自2013年起,中國報告出現季節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已逾1000例。
埃博拉病毒出血熱: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纖絲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傳播,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腎功能損害。
……
病毒的抵御:良好的衛生習慣
病毒變臉(變異)能夠帶給我們這么多傷害,其實,它和我們自身不良的衛生習慣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所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習慣,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對預防疾病、減少疾病傳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食不潔飲食、不食生腐食物等不僅是一種好的習慣,也是我們國民素質的體現。
衛生習慣有哪些呢?首先,我們要留意飲食衛生。民以食為天,但也有“病從口入”這一說法。所以我們在吃東西時一定要留意衛生。有些習慣是我們的傳統,比如聚餐時相互夾菜,感冒時依舊走親訪友等,看似親密了,卻是不好的習慣。
其次,留意個人衛生習慣。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洗,被子要常曬,要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要洗手,飯后要漱口等等。這些講究衛生的行為習慣能使人們有效地抵御病毒侵害。同時要適當地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再次,留意公共場所的衛生。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公共場所的衛生更為重要,例如,隨地吐痰就會使病毒、細菌傳播到空氣中,從而危及別人的身體健康。還有在公共場所吸煙,原本吸煙就有害個人的健康,而公共場所吸煙更影響了他人的健康。
強壯自身更健康
另外,要想健康的生活,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樂觀的心態十分重要,凡事向積極的一面想,有利于減輕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增強免疫力。
2.保證充足的休息。休息有助于松弛神經與恢復體力,對于保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有規律的睡眠有助于調節身體,促進食物的消化及廢物排泄。同時,由于保證了營養和血液的供應,睡眠也有助于保持頭腦清醒。
3.堅持適量的運動。體育鍛煉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經常運動有助于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改善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一個良好的運動計劃應該包括三種身體活動:有氧運動、伸展運動和無氧運動。
4.搭配均衡的營養。要達到營養均衡,就需要注意日常飲食習慣,要注意合理飲食的6個方面:食物多樣化;多吃蔬菜、水果和谷類食物;選擇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少吃鹽、糖;盡量避免飲酒;盡量避免吸煙。合理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均衡膳食需要平時養成習慣,并堅持不懈,才能充分體現飲食對健康的重大促進作用。(編輯/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