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鐵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扶持誰、誰來持、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對象雖然是四川,卻對全局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015年底,我省尚有380萬貧困人口,是全國六個重點脫貧攻堅省份之一,貧困量大、面廣、程度深。當年底,省委召開全省脫貧攻堅大會,強調“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會后,各級黨委、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頻出重拳戰貧治貧。2016年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全省107.80萬人脫貧、2437個貧困村退出,5個扶貧重點縣、扶貧片區縣“摘帽”。
毋庸置疑,我省脫貧攻堅交出了耀眼的成績單。但是,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一方面,目前尚存的272.20萬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區、邊遠山區、涼山彝區和高原藏區,這些地區自然條件惡劣、扶貧脫貧成本遞增;另一方面,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要求,就為深化脫貧攻堅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牢牢記住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說:“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這與他在貴州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所講的“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是一脈相承的。脫貧攻堅是一份莊嚴的承諾,是事關全局的頭等大事,更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役。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決克服和防止擠出效應,避免歇口氣的想法,自覺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清晰思路、強化責任,采取力度大、針對性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更可持續的舉措,扎實深化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同時,更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不盲目攀比。總之,做好脫貧開發工作,必須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繼續堅持現行標準和時限,不隨意提高標準,更不層層加碼、級級提速,防止和避免急于求成而導致“數字脫貧”。
深化精準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說:“扶持誰、誰來持、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精確識別解決好“扶持誰”是“全過程精準”的前提和基礎。用“繡花”功夫深化脫貧攻堅,必須精確識別扶貧對象。這個對象既包括貧困人口也包括貧困區域——貧困村。2015年四季度,各地開展識別“回頭看”,但是“回頭看”中“走過場”的還是不少;而對貧困村更沒“回頭看”,導致“富村入圍,窮村掉榜”。精確識別有兩個層面,一是識別數據采集,二是識別數據錄入。采集是前提,但不少地方本末倒置,使大把精力花在了錄入上。更因指標多,錄入系統多且不夠成熟,扶貧對象指標從上到下分等,“富者入圍,窮者掉榜”現象并非“個案”。由于對象不夠精準所帶來的系列問題,也引發了不少矛盾和不穩定因素。特別是優惠政策越來越向建檔立卡貧困村、戶“扎堆”,對象不準既導致新的不公,更有悖于“絕不落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絕不落下一戶一人”的莊嚴承諾。
古語云,“是雖常是,有時而不用;非雖常非,有時而必行。”事已至此,采取果斷的行動使其對象精準,已經時不我待了。
一是開展識別“回頭看”。從國家“十三五”規劃到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央都在強調扶貧對象的“動態調整”。應當不折不扣落實這一決策,開展“回頭看”,再識別,更精準。對那些不屬于精準扶貧對象只是通過扶貧獲得好處的村子和人口,一律清除出去;對那些確實貧困的村戶而又沒有“入圍”的,讓其進入。同時,對已退出村、已脫貧人口也應定期開展“回頭看”,著力進行“回頭幫”,做到脫貧攻堅期內幫扶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
二是實行系統“整合化”。信息化時代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實離不開準確的數據。真實準確的數據有助于決策部門掌握貧困實情,但不真實、不管用,特別是虛假的數據則可能影響整體脫貧的進程,甚至帶來極壞影響。目前,應該只保留并完善國務院扶貧辦分配給各省市區的精準扶貧信息子系統,其他名目繁多的精準扶貧信息系統應一律予以取消停用或整合歸并到保留的精準扶貧信息子系統中去。以此,讓精準扶貧真正“向基層聚焦聚力”,堅決糾正和力戒一些地方精準扶貧就是精準填表、精準扶貧就是精準應付的現象。
三是轉變方法強保障。精準扶貧,數據不精準,一切都不精準。而數據精準又緣于標準統一、力量集中、識別精準。要嚴格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規范到基層各類檢查活動十條措施》和《進一步精簡文件簡報十六條措施》,轉變脫貧攻堅工作方式,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明確標準,強化培訓,真正“聚焦聚力”于基層,時間服從質量,為其精準識別“回頭看”提供保障。
四是良心扶貧守底線。繡花需要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術,更要有耐心、細心、匠心和愛心。只有傾情付出,才能繡出精美艷麗的花朵。下“繡花”功夫于脫貧攻堅,要求我們把工作抓準、做細。一些地方、一些扶貧部門急功近利式的功利扶貧過了頭,起了負作用。要由功利扶貧轉向良心扶貧。良心扶貧是扶貧人的底線,必須堅守。
注重綜合施治
最近,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強調指出,脫貧攻堅“要加強工作統籌”。即是:既要做到人口精準,又要做到區域精準,使其“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絕不落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絕不落下一戶一人”;既要注重完善政策體系,做好制度安排,又要注重力量下沉,層層壓實責任;既要注重整體推進,兼顧好片區內外,又要注重突出重點,把四大片區特別是大小涼山彝區和高原藏區作為重中之重;既要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又要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防止越俎代庖;既要加大財政扶貧資金投入,發揮好政府主導的作用,又要充分調動貧困村、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克服工作中存在的“政府熱、社會弱、市場冷”現象,更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脫貧攻堅中的違紀違法行為;既要注重物質脫貧,管好用好“四項基金”,抓好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教育文化和健康扶貧、低保兜底等工作,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又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讓貧困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作者單位:省扶貧移民局)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