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星期,朝鮮半島火藥味十足。媒體形容朝鮮局勢“猶如慢鏡頭播放的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向朝鮮家門口水域派去了航母打擊群;朝鮮則放狠話說做好了“無情還擊”的準備。就在這山雨欲來的危機中,4月15日,朝鮮迎來了“太陽節”。
紀念金日成誕辰105周年的“太陽節”當天,朝鮮并沒有如部分猜測一般,進行核試驗或者洲際導彈試射,而是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并公開展示了疑似洲際彈道導彈。俄《觀點報》專家認為,朝鮮并沒有進一步展示力量,也沒有發起挑釁行為。
為了緩解外部壓力,朝鮮還做了一些“朝鮮式”努力。比如,邀請一百多位外國記者參加閱兵式和節日活動,讓記者們體驗“朝鮮式”幸福。雖然外部劍拔弩張,但風暴眼的中心平壤卻似乎沉浸在節日氣氛中。
按慣例,節日期間,朝鮮人人都能多少感受到“太陽的溫暖”,于是他們也不遺余力地唱著 “我們最幸福”來歌頌著領袖。親歷慶典的西班牙記者評論說,15日舉行的閱兵式并不僅僅是為了展示朝鮮的軍事實力和發出挑戰信號,也將為最高領導人提供一個接受民眾致敬和崇拜的機會。
“太陽節”次日,也是美國副總統彭斯訪問韓國的當天,朝鮮在咸鏡南道新浦一帶試射型號不詳的導彈,但剛起飛就自爆了。此前,美軍下通牒,如果朝鮮進行核試驗,就將摧毀核試驗基地,如果發射導彈,就攔截摧毀導彈。但朝鮮導彈的迅速自爆,讓美國根本無法發力。
朝鮮于本月5日也在同一地點試射過1枚彈道導彈,但飛行約60公里后墜落在半島東部海域。當時,韓美分析認為,朝鮮所射導彈為“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導彈,在攜帶一噸彈頭的情況下,最大射程不超過3000公里,可以打擊東亞地區的目標,但尚無法夠及美國。

4月15日,朝鮮在平壤舉行紀念金日成誕辰105周年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并展示了朝鮮最先進的導彈裝備。
對于試射失敗,朝官媒沒有任何報道,路透社采訪平壤一上班族對此事看法,他回答 “怎么可能”。他還表示不信國際媒體報導,因為“國際媒體都說謊,報道北韓的負面消息”。
16日,朝鮮還如常舉辦了功勛國家合唱團為閱兵式嘉賓準備的答謝晚會。朝中社在報道中提到,“在金正恩同志的英明領導下,我們自主研發的核雷轟展示了最為強大的國家實力,將保障朝鮮的千萬年無限繁榮。”韓媒稱,“核雷轟”一詞表示核武器的雷聲,有炫耀朝鮮核試驗的意味。
韓國軍方認為,朝鮮將于25日(人民軍成立85周年紀念日)前后再次試射彈道導彈。而朝鮮外務省副外相韓成烈則表示,朝鮮將會在每周、每月和每年進行更多導彈試射。外界分析,從推遲到4 月16 日試射的導彈可以看出,朝鮮并不愿真正打響第一槍,近期恐怕不會試射核武。
正如一些觀察家所分析,緊張的局勢并不一定導致正面沖突,反而推動著相關利益方在和平解決問題的道路上加速尋求共識。過去的一周里,中美、中俄、美俄、美韓、美日等雙邊溝通都在強調半島無核化,而生戰生亂顯然不是最優選擇。
17日,彭斯與韓國代總統一起發表聲明,強調“美國對朝‘戰略忍耐時代已經結束”,美方希望能夠以和平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美國國務院也表態稱,華盛頓并不尋求推翻平壤政權。現在看來,特朗普對朝政策目標是無核化,并非政權更迭。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和平選項符合各方利益。“太陽節”后,朝鮮局勢略有緩和,戰爭一時還打不起來。至于中國態度,《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的話也許有點代表性,“不縱容朝鮮,也不羞辱朝鮮,更不能怕朝鮮。堅決制裁它。……再搞核試驗就堅決給它斷油。我們和美韓不一樣,沒想搞死平壤政權。我堅信平壤不敢公開與中國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