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毅
摘要: 隨著威遠縣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對工程水量的需求越來越大,新水源市場的開發利用對供水單位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對長葫灌區歷年的供水情況和供水市場的需求量以及供水保證率的綜合分析,論證從長沙壩水庫取水到連界的可行性。一方面促進了地方經濟,另一方面也拓寬了供水單位新的市場,是個雙贏的結果。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Weiyuan County, the demand for water is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w water market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supply unit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water supply, demand for water supply market and guarantee rate of water supply of Changhu irrigated area in recent years, the feasibility of taking water from Changsha reservoir to Lianjie is demonstrated. On the one hand the local economy is promot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w market of the water supply units is also broadened, which is a win-win result.
關鍵詞: 水源保證率;供水保證率;水量調節
Key words: guarantee rate of water source;guarantee rate of water supply;water regulation
中圖分類號:TU99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2-0167-02
0 引言
威遠縣人民政府以威府函〔2013〕41號《關于連界鎮在長沙壩水庫取水的函》函商四川省長葫灌區管理局。要求每年從長葫灌區分配給威遠縣的用水計劃中調節1300萬m3水量給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原威鋼)和連界鎮使用。擬建設從長沙壩水庫引水到連界鎮的“引長入連”工程。
根據威鋼水資源規劃,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式投產后,年均工業用水量達2000萬m3(含老廠用水量800萬m3)。根據連界新鎮總體規劃,連界新鎮建成后城鎮人口達10萬人,居民生活用水均440萬m3(其中:廠區2萬人生活用水210升/人.日計,需150萬m3;城鎮人口生活用水按100升/人.日計,需290萬m3);第三產業用水年均80萬m3;農業用水年均100萬m3。初步測算連界新鎮總需水量為2620萬m3,但目前船石湖水庫可調節水量僅為1400萬m3,缺水量為1220萬m3。因此,擬建設“引長入連”工程,從長沙壩水庫取水,取水量1300萬m3,其中:連界鎮生活用水300萬m3,工業用水1000萬m3。
在保證長葫灌區原有供水戶用水前提下,能否為“引長入連”工程提供水源保證,現進行了分析論證,論證情況如下:
1 長葫水庫基本情況
長葫水庫位于長江三級支流威遠河中上游。兩庫為梯級開發,多年調節,聯合調度運行,總庫容1.21億m3,正常庫容9843萬m3,死庫容800萬m3。承擔著自貢市、威遠縣(以下簡稱市縣)500多家工礦企業工業用水和城鎮居民(目前約50萬人)生活用水的供給。灌溉農田32.45萬畝,其中水稻面積16.23萬畝。并兼顧發電、養殖、航運和下游城鎮防洪等多種經濟效益。生活、工業用水由自貢市引水管道、威遠引水管道供給,農田灌溉用水由團結干渠、聯合干渠及各級渠道供給,渠系配套基本完成,灌溉供水時間一般為4、5月。
2 長葫灌區供水情況
長葫灌區用水管理經歷了定額水費、計量加定額水費和計量水費等三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是從1982年建立長葫局到1993年,市縣實行定額交納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用水水費。由于沒有形成水費制約機制,存在水資源浪費的現象。
該階段市縣年均共用水7880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4030萬m3,農業用水3850萬m3。自貢年均共用水4190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3835萬m3,農業用水355萬m3。威遠年均共用水3690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195萬m3,農業用水3495萬m3。
②第二階段是1994~2003年,長葫局統一對自貢引水管道的生活工業用水實施總的計量收費,威遠生活工業用水實行每年向自貢定額交納200萬m3水費,威遠存在一定的生活工業用水浪費的現象。農業供水方面,長葫局分別對市縣計量收費。市縣農業用水對各鄉鎮實行定額水費,也存在一定的農業用水浪費的現象。
該階段市縣年均共用水6415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3892萬m3,農業用水2523萬m3。自貢年均共用水3900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3540萬m3,農業用水360萬m3。威遠年均共用水2515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352萬m3,農業用水2163萬m3。與第一階段比較,市縣用水總量節約1465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節約138萬m3,下降3%;農業用水節約1327萬m3,下降34%。
③第三階段是2004年至今,長葫局對市縣生活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實施計量用水計量收費。生活工業用水計量方面,對自貢引水管道分別在威遠白塔水廠、威遠界牌水廠和自貢麻柳灣水廠的進水管上實行計量,2009年威遠二水廠建成后對威遠引水管道實行頭部計量。農業用水方面,威遠縣對各鄉鎮實行計量用水計量收費。計量用水計量收費制度形成后,灌區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的節水成效明顯,灌區用水情況能夠真實的反映當前用水的實際需要。加之2001~2009年長葫灌區節水灌溉與續建配套改造工程全面實施,渠道輸水損失明顯下降,農業用水得到進一步節約。
該階段市縣年均共用水5841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4071萬m3,農業用水1770萬m3。自貢年均共用水3628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3258萬m3,農業用水370萬m3。威遠年均共用水2213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813萬m3,農業用水1400萬m3。與第二階段的相比較,市縣用水總量節約574萬m3,其中生活工業用水增加179萬m3,增長5%;農業用水節約753萬m3,下降30%。
3 “引長入連”工程的水源保證分析
灌區第三階段用水情況能夠真實的反映當前灌區的實際需要,使用該階段四川省水利廳批復的用水計劃與灌區實際用水量比較能夠分析論證“引長入連”工程水源保證問題。
3.1 計劃水量與實際用水量比較分析
2004~2012年省廳批復灌區年均工業生活用水4408萬m3,農業生產用水2861萬m3,共計7269萬m3。其中:自貢工業生活年平均用水3397萬m3,農業生產用水433萬m3,共計3830萬m3;威遠工業生活年平均用水1011萬m3,農業生產用水2428萬m3,共計3439萬m3。
通過批復的計劃用水與實際用水比較分析,年均自貢實際用水達計劃用水的95%(其中農業為85%,生活工業為96%),計劃用水量基本使用完。威遠實際用水僅占計劃用水的64%,(其中農業為58%,生活工業為80%),年均剩余水量達1226萬m3。[1]
由于2006年11月開始實施長沙壩水庫除險加固整治工程,進行了水庫放空,實行葫蘆口水庫單庫運行,影響了長葫水庫2007、2008年的蓄水,在水量分配上對威遠用水進行了壓縮,比正常情況減少了500~700萬m3。除去這特殊情況的兩年,威遠年均剩余水量達1413萬m3。因此,使用威遠剩余水量就能夠滿足“引長入連”工程取水1300萬m3的要求,并滿足川府函〔1981〕176號文件長葫水庫水量分配市縣各半的原則,長葫水庫能夠為該工程提供水源保證。
3.2 供水保證率計算分析
為了對“引長入連”工程取水水源保證作進一步論證,以2004~2012年實際用水平均值和“引長入連”工程取水作為供水系列,以1981~2012年長葫水庫的實際來水作為來水系列,采用時歷法中的系列法進行調節計算,計算長葫水庫供水保證率。
3.2.1 來水及供水資料
長葫水庫有1981~2012年實際來水資料,徑流系列長32年,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和代表性。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用水使用2004~2012年實際用水平均值,能夠真實反映當前灌區實際需水情況。農業用水一般在4、5月份,兩月基本均衡,近10年平均農業用水1770萬m3(最大值為1819萬m3),月均為885萬m3。生活工業用水平均值為4070萬m3,每月變化不大,采用平均分配到每月,即340萬m3/月。
根據可研報告,“引長入連”工程每年從長沙壩取水1300萬m3,能夠滿足連界鎮及威鋼2020年發展規劃。該抽水主要在枯水月進行補水,規劃抽水每年進行8個月,其中4、5、7、8月不進行抽水,其余各月用水量變幅不大,采用平均分配到各月,即160萬m3/月,組成生活、工業用水系列。長葫水庫每年應提供7130萬m3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其中生活工業用水5370萬m3,農業用水1770萬m3。
3.2.2 水量調節和保證率計算
水量調節計算中,假定從1980年豐水期開始蓄水(從死水位)、汛期若超過汛限水位(長沙壩484.15m,葫蘆口404.00m,相應總庫容9243萬m3)按棄水處理,枯水期若低于死水位(相應總庫容800萬m3),則按缺水處理。
經調節計算,長葫水庫32年供水中僅有2007年遭到破壞。該年缺水時間發生5、6月,5月缺水量238萬m3,6月缺水量為229萬m3,共計缺水467萬m3。經計算,生活、工業用水和農業灌溉保證率均為96.4%,均超過長葫灌區的原設計生活、工業用水供水保證率(90%),農業灌溉保證率(80%)。
長葫局分別在2007、2008年對長沙壩、葫蘆口水庫底孔進行了改造。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調用長葫水庫約50%死庫容用作應急供水,能夠基本滿足2007年的供水要求。
4 結論
綜上所述,增加“引長入連”工程在長沙壩水庫取水后,長葫灌區在保證原供區供水的基礎上,水量能夠滿足“引長入連”工程在長沙壩水庫每年進行1300萬m3取水的供給,并且不會影響自貢市、威遠縣的用水分配原則。即從水源保證方面來看,“引長入連”工程在長沙壩水庫取水是可行的。
參考資料:
[1]長葫灌區2004~2012年計劃與實際用水統計表.
[2]長葫水庫多年水量平衡調節計算表.
[3]長葫水庫1981~2012年實際來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