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依舊寒風刺骨,但是,彝族山寨卻熱鬧非凡。一群群手持綁著草葉、串著玉米核竹竿或木劍的孩子們在大人陪伴下,興高采烈地奔往城郊的河邊。原來,這天是彝族兒童的節日——“阿依蒙格”。
彝語“阿依蒙格”翻譯成漢語為“兒童們的聚會” ,是以兒童和嬰幼兒為主體,一般以村寨為單位組織,以自然為目的的團體性民間祭祀活動。彝族傳統認為春天是多種疾病易發和傳播的季節,因此,在每年春節以后到春播開始之前,彝族人都要舉辦隆重的“阿依蒙格”活動。
2月9日,便是峨邊彝族選定的“阿依蒙格”吉日。城區由于人口眾多,這天,峨邊城區的彝族群眾便以家族為單位開展活動。一大早,興高采烈的孩子們在大人的陪伴下,男孩子手持綁著草葉、串著玉米核的竹竿,女孩子手拿木劍,一路歡蹦亂跳地來到指定地點。孩子們互相追逐著、嬉戲著,大人們便忙碌起來。請來的畢摩或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動手搭建象征傳說中妖魔的“宮殿”——一間茅草房,房中再扎上一個草人,由一老者扮演妖魔的使者,另一老者持兩個雞蛋,數個木片,一把刷子和一只爛草鞋。在孩子們的吶喊助威聲中,將雞蛋和木片朝東北方和西北方擲去。
最后,孩子們一起動手,燒掉象征魔鬼宮殿的稻草屋。這樣的節日,為的是從小培養人們熱愛生命,自強不息,激發凜然正氣,懂得愛憎分明,邪不壓正的精神。所以我們不能以一般小兒鬧劇和迷信的思維去理解。
(責任編輯 王天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