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玲
龜兔賽跑時,兔子因自大和懈怠輸給了烏龜。這事兒不僅傳遍了大森林,還被一個叫伊索的人給記下了,傳進了人類的耳朵里。在那之后,又有一個人發表了一番言論,這下森林里更熱鬧了,龜兔家族的小輩們也聚在一起討論。到底是什么新奇的說法吸引了大家呢?
樹林里,小兔子一個箭步跨上石階,對大家說:“我代表兔子家族先說一下。咱們兩家祖先的那場比賽已經過去很久了,可這么多年來,人類從沒停止對兔子家族的指指點點。最近,就有一個人‘大放厥詞,你們聽聽他的言論有沒有道理吧!”
臺下一陣騷動,小兔子清清嗓子繼續說:“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是我們野兔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僅是留著備用糧,還可以避免被天敵發現,防止兔窩坍塌。但最近風婆婆傳來消息,有一個人說,兔子不但不吃窩邊草,甚至連遠處的草也吃不到!”
小兔子說到這里,兔子家族成員的臉上都露出氣憤的表情。
“那人認為,我們兔子要想吃到遠處的草,就必須先走完全程的一半;為了走完剩下的一半距離,我們又必須再走一半的一半;然后,我們要再走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此類推,無窮無盡,所以根本不可能達到終點。”
話音剛落,烏龜先生總算爬上了臺階,它接過小兔子的話茬沉吟道:“啊,那個人連我們烏龜家族也沒有放過,竟然說連阿喀琉斯都追不上我們!我們可不敢這么想。阿喀琉斯是什么人?他可是攻打特洛伊城的大英雄,是全希臘跑得最快的人哪!”
“這太奇怪了!這怎么可能?”底下的動物們又一次陷入了騷動。
“別急!別急!”剛剛趕來的風婆婆安撫大家道,“那個人講的是阿喀琉斯追不上烏龜,也就是說,阿喀琉斯開始追趕的時候,和烏龜已經有一段距離(可以假定是100米);阿喀琉斯要追上烏龜,就要先跑完這段距離,可問題是,當他跑完時,烏龜已經又向前爬了一段距離(可以假定是10米);這時,阿喀琉斯又要向前追趕,當他跑到這段距離的終點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距離(可以假定是1米);阿喀琉斯又要奔赴新的終點……以此類推,他總是無窮逼近,卻永遠無法趕上。”
聽兔子和烏龜這么一說,大家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既為這個人提出的奇怪說法驚嘆,又打心眼兒里好奇:他到底是誰啊?
……
思維對對碰
那個令兔子、烏龜都深感困擾的人,就是古希臘哲學家芝諾。“兔子吃草”的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前面的烏龜,是他關于運動的兩個著名的哲學理論。
在現實中,兔子當然可以吃到遠處的草,阿喀琉斯也肯定可以追得上慢吞吞的烏龜。芝諾不會“無知”到不懂這些常識。
但你如果順著芝諾的邏輯去看的話,又會發現這兩個理論似乎沒有任何破綻。當中的微妙就在于,芝諾把距離進行無限分割的同時,把時間也分割成無數個小段;按照他的分法,1秒鐘可以一直細分下去,仿佛永遠都過不完。但事實上,時間是勻速“流動”的,過完了這一秒,立刻就進入下一秒鐘:時間可不會有耐心等你去無限地細分它。
這么看來,芝諾的理論在現實中就是無法成立的了。盡管如此,他的理論無論在哲學、邏輯學,還是在數學上都對后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寫作演練臺
芝諾的說法你贊同嗎?如果不贊同,你可以給芝諾先生寫封信,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吧!
關于龜兔賽跑的新編故事可不少,盡情地發揮想象,從獨特的視角出發,寫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