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三月初,TNT照例推出新一期《Players Only》——這是一檔通過職業球員視角解讀NBA比賽的節目,每期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都會根據當天比賽賽況和熱點新聞,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看法及進行深層次解讀。這一期的幾位嘉賓,分別是克里斯·韋伯、伊塞亞·托馬斯、拜倫·戴維斯,還有新加入TNT大家庭的克里斯·波什。
眾所周知,波什是在全明星后選擇加盟TNT,擔任為期五周的演播室評論員。本賽季,他還沒打過一場比賽,此前更多次表態自己絕不會退役,為此甚至還同熱火管理層鬧得不可開交。而接受這份評論員工作,意味著這位11屆全明星即便從解說席上退下來馬上換球衣登場比賽,也打不滿25場,所以他的薪金將不被計入熱火本季薪金總額,這正是米奇·阿里森(熱火老板)所希望看到的。
那么,波什這次是真的打算放棄職業生涯,在為未來做打算了么?起碼目前,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不過,縱觀歷史,NBA無論球員、教練,離開聯盟后投身解說界的先例比比皆是。因此,假若波什真要走這條路,確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
A回想一年前,科比宣布退役,當時,ESPN和TNT的多位大佬都認為,如果KB轉投解說界,必將延續自己統治級地位,估計能拿到400至500萬美元年薪,超過NBA解說界目前薪金最高的史蒂芬·A·史密斯,可惜科比最終選擇開創商業帝國。
跟科比不同,波什如今這個選擇——還未正式脫下球衣,便戴上耳機,坐到演播室里評論比賽,一切看起來又順理成章。TNT目前坐擁“解說夢之隊”,奧尼爾、巴克利、肯尼·史密斯素有解說界三巨頭之稱,這三人身邊,還有克里斯·韋伯、雷吉·米勒等核心輪換。此外,不同的節目TNT還會邀請不同球員、教練作為嘉賓出席,波什拿到的五周評論員合同便是其中一例。
可盡管陣容堪比全明星,但TNT,我們都知道,卻一直不能在NBA直播界稱霸,ESPN才是這個領域的龍頭老大。不同于TNT,ESPN解說席上坐著的主要是NBA前主帥,比如前勇士教練馬克·杰克遜、前火箭教練杰夫·范甘迪、前公牛教練道格·科林斯、前灰熊教練胡比·布朗,等等。他們也有像比爾·沃爾頓這樣的傳奇巨星壓陣,及里克·巴里之子瓊·巴里。至于像波什這樣的評論員(分析師),麥迪、比盧普斯這些名字更是早已耳熟能詳。
總體看來,因為有三巨頭打嘴仗和保留節目“五大囧”,TNT的解說插科打諢,趣味性更足。而有各位前主帥坐鎮,分析師陣容更加強大,ESPN則走專業學院派路線。這兩家電視臺是NBA全美直播的主要付費轉播商,他們之外,ABC(和ESPN同屬迪士尼的免費綜合頻道)偶爾也會直播周末下午場比賽。
那么,既然是競爭對手,沒事自然得掰掰手腕。若從規模上比較,不僅制霸北美,還擁有多個全球頻道的ESPN顯然大幅領先TNT。數據顯示,ESPN的最新市值已超過500億美元,為母公司迪士尼貢獻了約33%的市值。相比之下,TNT母公司時代華納去年年底被AT&T并購時市值不過854億美元,和ESPN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況且,近兩個賽季,NBA各隊工資帽大漲,過往1000萬以上年薪的球員都是球隊絕對主力,現在拿著同樣數目在板凳席上養老的幾乎每隊都有。其直接原因?自然跟2014年年底NBA同TNT,尤其ESPN達成的巨額新轉播協議脫不了干系。
這份協議為期九年,總價值240億美元。正是在這以后,NBA球員的平均收入才開始在北美四大體育聯盟中獨占鰲頭。可以預見的未來,是以庫里、杜蘭特為首,一代超巨們必將能拿到超過4000萬美元年薪,這全都是拜ESPN和TNT所賜。
同時,也正因如此,兩大天團才會在采訪、評論球星們時趾高氣揚,完全不怕得罪人。其中最經典一例,是兩年前,肯尼·史密斯爆料稱杜蘭特合同到期后最大可能去湖人,KD聽聞后非常不爽,反噴前者消息源有誤表現太不專業。史密斯呢?完全不懼,只拽拽地甩下一句:“年輕人,請相信我,和我結仇真不是什么好事。”也不知道最后杜蘭特選擇加盟勇士,有沒有和史密斯賭氣的成分在里面。
B然而,盡管在爭奪轉播權時揮金如土,兩家對自己員工卻沒這么闊氣。不久前有權威媒體給出一份當今體育評論員工資榜單,來自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吉姆·羅馬反以1400萬美元年薪高居榜首,ESPN史蒂芬·A·史密斯300萬僅排名第九,TNT招牌巴克利200萬則位列第十五。在他們身后,是范甘迪180萬美元,肯尼·史密斯、奧尼爾、韋伯、馬克·杰克遜、雷吉·米勒分別80至100萬美元不等。
橫向比較,這筆收入對多數電視同行來說都已經相當不錯;縱向對比,跟教練們在NBA執教時也相差無幾。兩年前,小范甘迪曾被傳可能重新出山執教鵜鶘,當時據傳,鵜鶘給金特里開出的合同是四年1370萬,而ESPN給小范,總額也有800萬上下(五年)。
一邊,是拿著稍高一點年薪,管理一群比自己多拿很多錢的家伙,殫精竭慮指揮他們打比賽;另一邊,則是坐在解說席上,一場比賽一了事,閑暇時間還能搞點副業撈撈外快。這其中利害,精明如范甘迪,想必選擇同ESPN續約前一定仔細斟酌過。可能,有球迷會說,他太沒有追求……別急,有追求的自然大有人在,勇士現任主帥史蒂夫·科爾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科爾自球員時代起,就是個幽默風趣、善于交流,總能讓身邊人很快喜歡上自己的角色。靠著這些優秀特質,2003年退役后他加入TNT,一度成為當家解說。后來ESPN看著眼紅,想重金把科爾挖過來,結果成功撬了TNT墻角的?反變成勇士隊。
說來也巧,科爾去勇士,接替的正是馬克·杰克遜,某種程度上也算幫了ESPN。當過球員、當過解說、當過總經理,最后又走上教練崗位。可以說,籃球這一行,科爾算什么都干過,更什么都見識過了。
當然,在TNT和ESPN之間,這絕不是第一次發生挖角事件。昔年曾風靡一時的TNT招牌鐵三角——科爾、韋伯、米勒中,ESPN其實還打算挖過米勒,只是因為米勒的姐姐謝莉爾·米勒也在TNT工作,兩人對老東家均無比忠誠,所以ESPN扔出的橄欖枝才被原樣拋回。
那挖人成功的例子?2002至2008年間,“魔術師”約翰遜都在TNT工作,可年薪后來漸漸被巴克利等超越,于是,等到ESPN百萬挖角合同一到,立馬打包走人。
相比之下,同樣投身解說界,斯科特·皮彭就沒這么走運了。作為公牛六冠王主力成員,皮彭退役后也一度被ESPN相中,結果到了解說席上,他因為性格過于內向,常常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不到一個月就被炒了魷魚,此后也再無機會進軍解說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