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丹
摘要:眾所周知,東北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人才流失情況同樣出現在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同樣具有東北企業的代表性。近年,我國國有企業已經基本建立了現代的企業制度,相對于八十年代,有了巨大的進步,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力資源管理仍舊處于初級階段。企業內部矛盾、員工歸屬感、績效考核等等,這些都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問題。由此,淺析東北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
關鍵詞:東北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原因
一、東北地區經濟環境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2016年9月,標準排名和優客工場聯合發布《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報告顯示,在全國六大區域,2015年東北地區的創業融資金額倒數第二,只有31.76億元,僅高于西北地區。全國創業融資金額前35的城市中,東北只有哈爾濱入選,名列第11位。從吉林、黑龍江兩省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看,顯然不樂觀:在已就業的吉林省生源中,出省就業的為21272人,占生源比例的27.79%,持續呈外流趨勢。黑龍江生源畢業生到省外就業的有11826人,占省內生源已就業畢業生的8.51%;省外生源畢業生留在黑龍江省就業的有1456人,占省外生源已就業畢業生的2.81%。由此看出,人才外流已經是制約東北振興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消化產能過剩與化解金融風險的下行調整是中國宏觀經濟正在經歷過程,東北地區由于其自身特點面臨比全國其他地區更為明顯的困難,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財政收支和就業面臨重大困難,其中,2016年上半年遼寧GDP以唯一一個負增長省份墊底,情況不容樂觀。在國家把重點放在去產能的今天,東北傳統工業面臨的問題尤為突出,面臨著產業結構持續性調整的階段,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東北三省共流出人口400萬人,除去流入的人口,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出180萬。其中,黑龍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凈流出省份。東北國有企業大多為加工行業,高污染、高成本,產品粗重技術含量低。經濟發達的地區企業大多實現高端、高產、高科技、環?;?,相比而言,更容易吸引外來技術人才。而東北國有企業大多未能跟進時代的腳步,觀念、技術、環境落后其他發達地區,導致人才流失。東北的當前經濟下滑已經成為國家關注的熱點問題,這致使越來越多的外來人才對東北地區望而止步,這是東北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東北地區社會環境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薪酬始終是貫穿職業規劃發展的重要考量依據。在以等價交換商品作為基本交易準則的今天,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更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活動空間息息相關。2016年春季全國各大城市平均薪酬為7018元,東北三省省會在32個大型城市中墊底,均不足6000元。這反映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難度大,經濟轉型發展不利。從企業性質來看國企薪酬遠遠低于合資、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人社部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為2030元,而黑龍江和吉林為1480元,遼寧為1530元,黑龍江和吉林的最低工資標準和深圳相差了550元。盡管遠低于深圳標準,但東北三省的工資增速仍然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速,職工社會保險費大幅支出加重了企業稅負,就會轉嫁給企業職工,減少企業職工收入。薪酬兩千多元,扣除保險、交通等費用,幾乎所剩無幾。本以為堅持幾年薪酬會上調,但堅持過后還是要到其他地區工作才能增加收入,這是大多東北國有企業畢業生的生存現狀。東北相對較低的收入不能吸引人才的流進,反而勞動力的廉價使更多的本地人才向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流失。
三、東北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
近年來,東北國有企業基本建立了現代化的企業制度,也取得了進步,但與之成為對比的是人力資源的管理體制還未建立完善。大多國有企業存在人力資源結構矛盾,員工歸屬感,績效考核,職業規劃管理,晉升渠道等等,這些一直是困擾企業和職工發展的重要問題。依靠人力資源提升的今天,國有企業普遍弱化了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重要性,忽視了人力資源的價值和商品屬性,許多國有企業的人力管理還處在僅僅是每個月為職工上繳各種保險,人才強企難以落實。由于人力資源管理缺乏長期規劃,各層次的專業人才得不到培養,職工預測不準,用人單位需求不清,沒有良好的內部導向,致使供需失衡,人才流失嚴重。部分國企只是單純的將績效考核當作拉開職工收入分配的依據,而員工的業績能力、培養目的并沒有得到重視,加之員工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人為原因;走形式等問題抑制了人才的發展。國企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以政治宣傳代替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改制后員工和企業見的雇傭關系矛盾凸顯,員工歸屬感降低,企業的經營發展往往與員工的價值取向不能達到和諧統一,致使團隊凝聚力大大降低。國企中領導的主導的意識也相對濃厚,強調集體、強調領導,個人取得成績往往得不到肯定,導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才長期受壓制而喪失工作熱情,致使其直接跳槽離開,這也是導致國企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東北企業沒效益,對人才沒有需求,待遇低,人才流失嚴重,這是市場的選擇。但著力解決東北國企人才流失是目前我們面對的一大難題。2016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其中指出把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優先位置。一些專家提出,要讓中央的這項改革創新政策盡快落地,在東北建立人才管理改革創新試驗區,探索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改革,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改革措施,為各類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推動東北國有企業的加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雁英.淺析國有企業員工流失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4):72-73.
[2]梅良雄,鄂琪.淺析國有建筑企業人才流失現象[J].人力資源管理,2013(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