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藍
近幾年在全國市場領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在絕大多數商家的口號里,“婦女”這個詞逐漸被淡出,隨之演化出來的是“女王節”“女神節”等新名詞。
點評:在節日名稱的演變過程中,不論是實體商家還是電商,一直在不斷借勢促銷,力爭將3月8日打造成“消費節”。進入消費時代后,女性具有的消費欲望,則被商家看中,與其它節日一樣,盡可能賦予婦女節更美好的意義,既然年輕女性不喜歡聽這個詞,那就用“女人節”“女神節”“女王節”等來替代,從而迎合年輕女性的喜好。可見,“婦女節”變“女神節”乃是消費時代的嬗變,背后雖然有濃厚的商業氛圍,但也有廣泛的民意基礎,不應一概否定。
消費是女性的合法權益,消費時代由女性占主導權,跟女性的特性有關系,“女人與小孩的錢最好賺”,商業規律使然,商家自然要將目光聚焦在女性身上,努力挖掘出每一個機會。同時,這也是女性經濟地位、社會地位提高的表現,現代家庭女性往往把握著家庭消費主導權,加之工作女性有收入來源,獨立性、自信心、消費能力都比前輩強很多,商家投其所好,自然容易獲得她們的青睞。
可見,時代在不斷變遷,婦女節的含義也要跟著變化,不能一直停留在過去。在這方面,不如學習下商家的頭腦,賦予婦女節更美好的社會意義,激發女性對美的追求本能,以發揮婦女節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