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花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諸多問題的對策,為全面提升體育院校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起到切實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 中專 體育院校 改革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042-02
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從九年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語文教學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專類體育院校的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普通學生相比,中專類體育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相對較差、文學素養相對薄弱。因此,應根據體育院校學生專業訓練時間多、文化課學習時間少的特點,對語文教學進行深化改革[1-2]。文章分析了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諸多問題的對策,旨在為進一步推進語文教學改革提供指導意義。
1.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中專類體育院校的很多學生由于本身文化基礎薄弱,語文知識積累少,文學素養較低。另外,體育院校學生的訓練和比賽任務較多,在專業學習和訓練當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得他們投入到語文課的學習時間不夠,在語文課課堂上常常感到疲倦困乏,逐漸產生消極厭學的情緒。長此以往,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成績越來越差,也失去了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
1.2 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體育院校的課程設置存在一些不合理要素,老師只注重人文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3]。語文課時少,上課時間不集中,授課質量難以保證。體育院校多將語文教學安排在專業訓練之余的閑暇時間,這個時間學生身體疲乏、經歷不集中,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語文課程設置的學期多靠后,沒有體現其工具性和基礎性的特點,使得這門基礎課程的功用受到影響。
1.3 課程內容單一
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課程內容比較單一,教學的時候主要是以傳統的文學解讀為主,而對于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則被忽略了,這在教學的過程中,是不符合語文教學的初衷,也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1.4 師資力量薄弱
中專類體育院校辦學規模小,有限的教學條件及科研平臺難以吸引語文專業的“高、精、尖”師資人才。因此中專類體育院校的中文教師相對于重點高中來說缺乏教學熱情和科研動力,導致了他們教育教學觀念的相對落后,這也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1.5 傳統的教學方法
現階段中專類體育院校的中文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多以老師講課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缺少與學生的互動,難以在內容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4]。
2.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面對以上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對于課程改革、教材改革不再陌生。不僅如此,隨著社會對于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各個學校,特別是體育院校認識到語文課程對于提升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使得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課程的地位日益提高。近些年來各位學者、各位教師致力于豐富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在探索語文教學改革的方法,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踐其可行性。
3.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學改革方法的初探
3.1 制訂教學目標
由于中專體育院校的學生有著語文基礎比較差、個人素質又比較弱的情況,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制定教學目標應該注重完善學生語文基礎的學習和人文素質方面的教學,進而使得教學過程更加的順利。
3.2 豐富教學內容
中專類體育院校語文教材的內容可以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文學作品,在堅持傳統文化教育的同時,盡可能地將文學知識和體育專業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高素質體育人才發揮積極作用。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興趣所在,選擇合適的部分作為教學內容。
3.3 多元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中專學生正處于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非常強的時期,根據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應該為這些學生提供獨特多元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課堂討論或者主題演講,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多表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5]。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老師更生動的表達,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6]。語文教學不局限于課堂和書本,可以將課堂搬到戶外,遠離教室的束縛,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3.4 提高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是教學效果的基礎保障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第一:加強教師人文素質培養,人文素質高低是衡量人才質量優劣的重要方面[7]。第二: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優秀的、高端的語文教師和教育資源,提高現有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3.5 革新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如期中、期末閉卷考試不適用于中專類體育院校學生的學習考核方法。革新考核方式也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環節,考核不應局限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應重點評估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3.6 結合就業需求
體育院校的語文要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的重視,這門課程才能發揮其良好功用[8]。面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市場,除了具備專業知識,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尤為重要。所以在語文教學教學中要注重實用性,在教學中模擬職場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總結
語文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體育院校中,語文課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在語文教學改革中確立切實可行的教育目標,精心編制適合中專類體育院校使用的教材,不斷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改變固有的考核手段,接軌于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開啟一種全新的語文教學模式,為全面提升中專體育院校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起到切實作用。當然,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更多的學者、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循序漸進。
參考文獻:
[1]才日吉.關于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探討[J].職教天地,2016,(31):23-24.
[2]趙環.素質教育視角下體育院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9,28(2):104-106.
[3]郭雅靜.職業中專語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6):89.
[4]周長金.淺談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64.
[5]張靜文.大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與思考[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06,(2):73-77.
[6]連靜.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32(2):70-74.
[7]高雅靜.體育強國戰略背景下體育院校大學語文課程的改革[J].時代農機,2015,42(6):119-120.
[8]李微微.體育院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個案初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2(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