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萍
摘要:本文闡述了德育課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要作用,并根據實踐經驗提出了幾點促進的德育課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德育;學生;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21-01
引言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才能沒道德的人是危險品。”這句話說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技工院校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區別就在于“職業性”。其主要培養的就是各個行業的技術性人才,先拋開人才的質量不說,單說技工院校培養出的人才是否能為國家所用,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是否有著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就是值得我們討論的問題。學生畢業之后各自走向社會,如果不對其進行德育教育,在如今思想較為開發、復雜的社會大環境中,也許他們很難找對正確的方向,甚至有可能誤入歧途,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德育教育還兼顧著培養高級技工類學校學生的職業精神的重任。如此看來我們要切實提高德育課的授課效率,通過進行德育課內外一體化教育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理念進行不斷革新,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講他們愛聽的德育課、為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指引方向。
一、德育課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要作用
1.實現德育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
通過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新模式,使得學生的主體位置更加明顯,在學校中形成一種生活處處是德育、人人懂德育的良好氛圍,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的全面素養在課堂以及課堂以為的學習生活中得到充分發展,通過一體化教學模式,我們可以使得學生們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通過內心的道德信念來對其日常行為起到指導與約束作用,從而達到德育教學的目標。
2.增強實踐能力
通過組織一些大型的問題活動、紀念慶典等專項活動,可以為學生們營造一種多元化、深層次的夏鷗按安全文明氛圍,通過引導學習促使學生們口口相傳,可以通過紀念先進人物等活動來對學生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從側面增強學生們的道德素養,提高他們對德育課學習的興趣與欲望。
3.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
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僅僅只取決于教師們的資質以及學校硬件設施等客觀條件,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不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會有好學生,這就證明了學生主觀能動性是其是非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的原因。通過對德育這門學科進行課內外一體化教育模式的構建,使得德育課不再是一門學科,更多的是一種生活,使其貫穿學生們的整個學習與活動之中,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與求知欲,從而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進行,讓公眾覺得這所高校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融洽的校園氣氛以及品德優良的學生,這樣會大大增強高級技工類學校的競爭力,改變社會對高級技工類學校的傳統看法。
二、德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1.以活動為中心
很多技工院校的學生們大多受夠了中學時代的應試教育,對于傳統的授課模式有著很大的抵觸,加之的德育課程的內容主要在于馬哲、毛概等較為繁瑣的理論性知識,如果還是用以教師為主的教育模式,很多學生是聽不進去的,但是我們換個方式來思考:哲學是一門生活得學問,生活中處處有哲學。通過“啟發式”教學我們可以把原有的枯燥繁瑣的書本知識,還原在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之中,讓他們產生極大的興趣,引領他們走進哲學的殿堂,而不是趕著他們進入哲學的監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一改原有的教學模式,大力進行課堂教學一體化改革。首先我們要知道學生們喜歡什么樣的授課方式,對自身的授課方式進行積極改革,接著要秉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尋找素材,通過講故事、做游戲以及實踐體驗的方法進行指導教學,從而避免硬生生的說教,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德育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德育當成一門令人鉆研的學門,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設立的學科。
2.參與課程標準制定,促進德育課程改革
要實現一體化的德育教學模式,就要擺脫傳統課堂的教育弊端。德育課與專業知識的學習一般都是較為獨立的,沒有將其進行緊密聯合,這樣就會使得缺少整體合力。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進入企業內部調研等手法,了解學生們日后的發展與工作需要,來制定各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方案,返回頭在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指導,不僅僅局限于單獨的學科學習,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培養方案。
3.狠抓校園風氣,讓學生不受不良風氣影響
許多學生上德育課的時候,覺得老師講的都是廢話,與實際生活嚴重不符,而且所講到的知識對于他們這樣不抱有政客夢想的人來說基本沒用,產生了很多抵觸情感,那么這種情感從何而來的,歸根結底還是通過一些文化作品以及社會上一些負面風氣的影響,使得學生們認識不到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對德育課程產生偏見。所以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狠抓校風校紀,對于一些違背道德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制止與思想教育,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加純凈的校園環境,保障學生么們的身心健康,讓“校園生活”這個大課堂能夠更好的指引孩子們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三、結語
我國目前還處于發展中階段,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才來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之中,而技工院校就是在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中流砥柱,所以這些被其培養的人才一定要是有才能、有道德棟梁之才。通過對《德育》課的不斷改革,形成課上學習、課下實踐的教育模式,使得學生們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馬哲與毛概等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的思維方式,為祖國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