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駐華大使 蓋鐵戈
人類歷史上過往的每一個世紀,都有一個國家格外耀眼,使得這整個時期都被刻上了她的烙印。
16 世紀是西班牙的世紀,其標志是征服美洲,以及西班牙帝國在卡洛斯一世即卡爾五世的統治下與神圣日耳曼帝國合二為一;17世紀是荷蘭(或者說尼德蘭)的世紀,重點事件則是東印度公司的擴張、阿姆斯特丹銀行的成立,以及在宗教寬容大背景下藝術和科技的發展。
18 世紀是法蘭西的世紀,從路易十四到法國大革命,無需贅述;緊隨其后的就是英國的19 世紀,以日不落帝國和工業革命為標志。接下來,20 世紀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世紀,她是三場世界性大戰的勝利者:第一場是1914 至1918 年的一戰,第二場是1939 至1945 年的二戰,第三場則是1946至1991 年間的“冷戰”。
21世紀的標志性事件則是中國崛起并鞏固了自己的位置。但同時美國和其他大國仍然占據著重要地位。
20世紀后半葉,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基本完成了祖國統一,另一方面提高了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到現在的超過75歲。
但是與其他超級大國相比,中國的獨特之處在于“兵不血刃”,也就是說,中國完全沒有靠戰爭或從政治及意識形態上殖民其他國家就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鑒于中國在當今世界扮演的全新角色,她理應肩負“責任”,并發揮“領導力”。而中國也正在做出相應的努力:
中國2016 年擔任G20 主席國,為今年的主席國德國和2018年的阿根廷指明了方向。
中國雄心勃勃的2020 減貧計劃對聯合國的2030 年發展目標而言是巨大的貢獻。
中國根據2015 年12 月達成的《巴黎協定》制定了自己的環保計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今年將減少1.5 億噸煤炭和5 千萬噸鋼的產量。
同時中國還積極參與核武器與化學武器管控計劃。中國嚴格執行安理會決議,譴責朝核試驗,在反恐和打擊毒品犯罪方面也做出了明顯的努力。
另外,中國的貨幣更是自2016 年11 月以來就被承認為“國際儲備貨幣”。
2012 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確提出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重要任務;今年的十九大上將繼續深化這些目標。
2016年在中國申請注冊的專利發明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在海外收購企業,投資總額達到2000 億美元。同時,中國私營企業占總經濟比重已達60% - 增長率達到25%(每天都有15000家新公司注冊成立)。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增速6.7%的GDP中,服務業所占比重已達51.6%。
這個每年都迎來2000 萬新生命的巨大“火車頭”不懈地與五大洲的國家開展自由貿易談判,如今已經成為全球120 個國家的主要合作伙伴。
古代的“中央帝國”在很多個世紀都曾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國,如今,以和平與國際合作為前提,她又再次占據了世界的中心位置。
當今世界回歸狹隘民族主義的企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對于中國,無論是從內部還是外部環境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21 世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往昔閉關的帝國,不是游牧民族的王朝,不是教條主義的發展中大國,更不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今年5月17日,我們的總統將與這個古老但又年輕、蓬勃而創新的國家的領導人面對面對話。這對我們實現消除貧困、促進可持續發展、實現“改善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這句話已經不再是一個政黨的口號了)的夢想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