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全

摘 要:礦山支護設備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而在不斷完善,而對于礦山支護設備來說,從某種程度而言是相對復雜多目標優化問題,傳統方法難以找到比較恰當解決方案。本文中從礦山支護設備協同遺傳算法前提下,構建多目標多學科設計,并進行優化框架,繼而對協同遺傳多目標設計,優化設計效果。
關鍵詞:礦上支護設備;多目標優化;多學科設計;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8.087
礦山支護設備是煤礦行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元素,而液壓支架設計過程中顯現出一定的弊端,急需系統解決,在參數上給予更高的要求,從而降低定媒及媒幫難度。文中從礦山支架設備協同遺傳多目標設計層面進行分析,確定完善協同遺傳算法。
1 協同遺傳算法
1.1 算法原理
針對遺傳算法而言,其在計算過程中并不需要諸多數學的必要條件,就能處理不同類型目標函數,并且進行一定的約束。因為算法進化本質,遺傳算法能夠作用于搜索解,而在此過程中無需考慮內部問題。
所謂協同化處理,主要是作用于兩個,或是兩個以上不同物種之間,而其中某個物種進化,勢必會對其它物種產生影響。而針對協同進化算法而言,基本上采用多個種群,而對于不同的物種來說,它們代表著問題解的部分內容,而且在組合形式上具有比較完整的解。
1.2 算法框架
礦山支架設備在礦山開采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其相應的液壓支架,從本質上分析歸屬于多目標多學科進行設計,由此,需要利用多學科設計原理,按照算法框架進行求解。針對液壓支架來說,涵蓋的結構設計主要有以下力學知識,如靜力學、動力學等,根據上述因素可以對其進行分類,分解成兩個子系統。而對于兩個子系統來說,在協同運行并行的前提下,施以并行算法框架。
這種算法框架在實際應用中顯現出自身的優勢,其與多學科設計優化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并行施以協同優化處計算,從某種程度來說,兩者都屬于并行處理策略,然而這種算法框架在應用過程中較為便利。
2 優化參數和模型
液壓支架模型設計需要根據相關的參數設計才能得以不斷優化,協同設計過程中,并不涵蓋設備選型設計,主要針對已經存在的設備實施優化處理,在結構上不斷完善。在結構設計中,針對每一次的迭代,都能表現出較為準確的裝配關系,并且根據動、靜力學原理,繼而構建簡化模型,而對于運動相關的副連接,對其進行有效的簡化,主要是對重點與頂梁,還有底座實施應力應變分析。
從結構設計過程需要,液態支架模型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即靜力學、動力學仿真,并且根據與此對系統進行劃分,形成兩個子系統。
結構尺寸變量總計是21個:X=(x1,x2,…,x21),上述變量屬于支架不同結構尺寸。
靜力學子系統,其局部變量有ld、b、l0;狀態變量和函數是Ky,A0Ld屬于頂梁兩縱之間,鉸接點的距離,m;b屬于頂梁橫向之間,鉸接點的距離,m;l0是頂梁至底座之間的距離,m;Ky屬于靜剛度;A屬于支撐面積,m2。
動力學子系統,其局部變量是b,h;狀態變量是Δlz,Δlf。b、h、Δlz、Δlf:頂梁橫向鉸接點距離,支撐高度、頂梁前端軌跡變化、頂梁中部軌跡變化情況。
約束條件:立柱支撐,其俯仰角度是以下范圍之內,即50°≤a≤70°。
3 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研究可知,優化設計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如目標函數,其頂梁運動軌跡曲線變化情況、四連桿機構,對其受力大小的分析、底座質量、底座應力應變等,相較于傳統計算模式而言,具有非常顯著的變化。從優化設計前后的結果反饋可知,優化設計之后的效果顯著,這主要體現在受力情況分析上,底座最大應力發生了變化,而且應力應變情況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底座質量優化設計之后并沒有表現出一定的優越性。
礦山支護設備在應用過程中顯現出的弊端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重點解決方向是液壓支架問題,表現顯著的是前后部輸送機問題,需要改善其防滑錨固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液壓支護設備在礦上開采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對支架設計部分進行優化處理必然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根據運動力學,施以性能優化設計,從而改善支架性能,優化其受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學科構建,最終促使礦山支護設備能夠獲得最佳的設計效能。
參考文獻:
[1]康金箭.濕噴混凝土在礦山支護工程中的應用[J].礦業工程研究,2014(04).
[2]高麗,張在霞.礦山支護設備協同遺傳多目標設計研究[J].煤炭工程,2015(11).
[3]高旭鵬,劉致秀.錨固劑對礦山支護安全的影響及控制策略[J].能源與節能,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