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祖
-1-
我爸是個數學老師,對學生非常嚴厲,卻對我的成績沒有提過任何要求。因此,我從小就是個樂呵呵的傻姑娘,整天只知道瘋玩,作業本上都是紅色的叉叉。
那年,三叔家的哥哥考上了重點大學,我們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給他餞行。我正吃得津津有味,猛然聽到大伯提到我的名字:“這孩子學習還真跟……不一樣啊!”這個話題在我們家一直是個禁忌,我曾模糊地聽人提起過,在我之前,家里有個哥哥,非常優秀,曾是老爸的驕傲,卻在十八歲的時候出了意外。
大家都不說話了,場面有些尷尬,老爸卻滿臉平靜:“女孩嘛,快快樂樂地長大就好。”聽了老爸這句話,就算我心再大,也有點不是滋味。
于是,那一年,我仿佛突然開了竅,成績單上的數字越來越好看。我期待著老爸的驚喜反應,但他卻始終沒有顯露。老爸的態度讓我有點黯然,我開始埋怨起那個哥哥。老爸習慣了他的優秀,我做得再好他也沒有感覺了。
-2-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開始喜歡問老爸的意見。只是,每當老爸給出A選項時,我總是立刻決定選B。比如,有時爸媽領我買衣服,我就跑到老爸面前問:“粉色好,還是藍色好?”老爸回答:“粉色吧,女孩不都喜歡粉色嗎?”這讓我立刻有了定論:“那我就選這件藍色的。”看著老爸張大嘴巴的不解神情,我心里竟充滿復仇般的快感。
對于我“作對”般的選擇,老爸每次都選擇了配合。漸漸地,我發現,我的人生就像一場AB劇,雖然每次故意選B有點違心,卻也有陰差陽錯的奇妙效果。
-3-
后來我無意中知道了哥哥去世的真相,才明白爸爸的真心。那時,老爸對我哥哥要求極為嚴格,哥哥的表現也一向完美,后來卻在高考中發揮失利。哥哥無法忍受生命中的瑕疵,便選擇了輕生。老爸無法原諒自己,唯一的彌補,就是讓女兒能開心快樂地成長。所以,他容忍了我一次又一次的逆向選擇。
2016年,第十五屆歐洲足球錦標賽舉辦時,我陪老爸看電視轉播。我跟老爸碰了碰手中的啤酒,說:“我那么多年跟您作對,并不只是要跟從未見過面的哥哥爭寵,而是想用自己的努力還原他的生命軌跡,讓您看看,如果哥哥還在世,現在會活成什么樣子。”老爸的眼眶有些紅。我笑他太容易感動,他卻硬說是因為德國隊贏了,他高興的。
那天,我做了一個決定,以后,我要選擇A項來試試看,或許,會是另一種不同的精彩。
雪茹摘自《家庭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