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杞
但是先生
□郭杞

有一種人,只要豎起耳朵等待一個“但是”這樣的轉折就好,因為無論他前面說了什么都不關鍵,只有“但是”后面才是他要表達的重點。
“我想辭職,但是我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你就先在這好好干吧,有好機會再跳槽。”“我也想繼續在這干,但是工資低啊。”
“我想追求我以前的同學,但是怕追不上連朋友都做不成。”“有道理,那你就接觸一段時間再決定。”“是這么個道理,但是好像現在追她的人很多,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怎么辦?”
這樣的人很多,我們總能碰上千八百個“但是先生”“但是小姐”。他們用一百個理由說服自己去改變,去追求,只消一個“但是”,就能擊退前面的振振有詞。
這種內心沖突其實是很常見的,每個人都會遇到,暫時的內心矛盾也并不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只是說明我們并未做好選擇的準備,正在合理的發酵階段。可那些總把“但是”掛在嘴邊,既不能痛快決定又因為種種“但是”長期糾結痛苦的人,便會啟動一種消極的應對模式,不敢直面自己的問題,把借口和托詞當作不行動的理由。
這些人往往將自己隱藏得特別深,看起來倒像是特別渴望成功的類型。他們在換工作的時候糾結,在追求異性的時候踟躕,這似乎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表現,好像只有具備充分的有利條件,他們才能行動,目標是一擊即中。
這種邏輯是他們用來迷惑別人也欺騙自己的套路,因為太想成功,所以必須思前想后,才能做出最終選擇。因此,自己也常常沉浸在這樣的設定里,繼續糾結,每次內心的天平向某種選擇傾斜時,就會用一個“但是”來推動它傾向于另一方,所以長期處于搖擺的狀態,只是思考,卻遲遲不行動。
真正追求成功的人一定是“訥于言而敏于行”的,他們不會滔滔不絕地合理化自己的踟躕不定,他們會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行動層面。那些遲遲不行動、被“但是”捆綁住手腳的人并不在意是否真的成功,他們在意的是“我不要失敗”。而不做選擇,看似會延緩失敗的出現,說不定還會避免失敗。
因為一旦選擇并付諸行動,就意味著他們有失敗的可能,畢竟誰也沒有辦法保證任何一個選擇都萬無一失,他們承受不了失敗,所以在思考中把失敗想成會吞噬掉自己的惡魔,好像不行動就能保護自己,防止惡魔的到來。
其實,真的沒有那么多伺機而動,往往是行動促成了機會的產生。你不去追求、不去嘗試找新的機會,結果就是一定沒有機會,你就會一直活在“但是”里。
更何況,你總有面臨選擇的那一天,你無法徹底拒絕選擇,停留在現在的生活不做改變,也是一種選擇。無論哪種選擇,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更幸福。我雖然無法幫你判定到底哪條路最好,但停留在夾縫里一定不會讓你快樂和幸福。
沒有一個選擇能徹底改變你的人生,我們這一輩子,都在不斷試錯中修正自己、調整步伐,告別錯的、爭取對的。只要你行動,就又無限趨近了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一步,哪怕只是進一步,也有進一步的歡喜。
編輯家英宏xjjyh_326@163.com
掃一掃,關注莫愁微信公眾號,閱讀美文,參與互動,轉發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