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陰陽理念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重要內容。它是我國古代思想產生發展的背景要素,對我國傳統社會思想的融合與變遷有著積極的影響。以陰陽理念的相關概念為例,對陰陽理念對我國古典園林的影響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陰陽理念;古典園林;造園意象;園林相地選址;營造手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然后給西方外來文化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對西方優秀文化進行吸收借鑒的同時,對我國本土文化精華的傳承與發展,是我國在新時期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發展任務。對于園林建筑設計領域而言,對傳統文化的借鑒與思考,可以讓園林項目的本國特色得到有效地強化。從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是陰陽理念入手,對古典園林所涉及到的造園手法和空間布局的意向表達方式進行總結,可以讓現代園林設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因而,對陰陽理念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問題進行探究,可以為我國現代園林藝術的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陰陽理念的相關概念
(一)陰陽的起源
在現代社會,在大眾西化的思維模式影響下,很多人都會把陰陽思想看作是封建糟粕的一種代表性因素。從這一思想的形成歷程來看,它可以被看作是我國古代先民在對四季交替所帶來的冷暖變化和晝夜更替所帶來的明暗變化等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以后,所構建的一種既具有兩極對立又存在一定聯系的事物聯系[1]。因此,這一理念是古代先民對世界摸索的產物。
(二)陰陽理念中的辯證思想
陰陽與矛盾之間的關系是陰陽理念中辯證思想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矛盾哲學是辯證法思想中的一大核心要素。在我國古代,“陰陽”一詞可以被看作是矛盾哲學這種對立統一的哲學模式的主要表現。對陰陽關系的演繹和闡述就成為了古人對矛盾勢力雙方的認識,因此我國的矛盾學說也是在陰陽觀念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根據老子《道德經》中,“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可以說明我國傳統思想中的陰陽屬性具有著普遍性特征[2]。因而這一學說也可以對各類事物和現象的哲學關系進行展示。
二、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造園意象的影響
(一)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意象的直接影響
陰陽理念的發展與我國神仙思想的產生與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系。從我國園林藝術的發展來看,我國古代的園林設計在誕生之初就與陰陽思想和神仙思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從我國歷史發展來看,“臺”和“囿”可以被看作是我國最早的園林景觀設計形式[3]。在生產力極其不發達的商周時代,古人會出于尋求心靈慰藉的需要而構筑高臺,并通過在高臺上觀賞天象的方式來與神靈建立聯系。因而在我國古代,觀陰陽以求天道的思想對統治階級也有著一定的誘惑力,神仙境界的營造就成為了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意象直接影響的表現。從我國古典文化的發展歷程來看,對仙境的描繪從來沒有終止過。
(二)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意象的間接影響
“法自然”是我國古代園林建設所遵循的一大重要原則,其中所包含的自然而然的純粹之美是反映在自然界的真山真水之中的。在對自然界的風景氣韻進行展示的基礎上,這種建立在“法自然”思想基礎之上的園林山水審美關系也就成為了陰陽觀念的產物[4]。在對我國的傳統思想進行探究以后,我們可以發現,古典園林景觀的設計形式也可以被看作是陰陽規律作用的表現。因而這種“自然”狀態就可以被看做是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造園意象的影響的表現。例如我國蘇州四大名園中的獅子林假山就展現出一種對自然山水氣韻的模仿之意。
三、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相地選址的影響
(一)基于陰陽氣論的古典園林理想選址模式
山水是我國古典園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對這一領域中的山水含義進行探究以后,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山水理念除了與自然山水已經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以外,還與園林外部的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這就可以說明我國古代的陰陽理念對園林的相地選址問題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的《終南山賦》中,山水形成的原因為“流澤遂而成水,停積結而為山”,這一觀點是與我國古代的陰陽觀念相吻合的[5]。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背山面水,負陰抱陽”就成為了我國古代園林建造過程中所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從現代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在園林場地北部為山地的情況下,山地環境能夠在冬季起到阻擋寒風的作用。夏季也可以為園林帶來涼意。園林南部的開闊環境可以讓園林獲得較為良好的日照條件。對水體景觀的運用,可以讓水體反射的光線起到強化采光效果的作用。因而,在陰陽理念影響下山地古典園林選擇模式也成為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工程的一種理想化的選址模式。
(二)陰陽風水理論在古典園林選址中的應用
從古典園林選址來看,皇家園林的選址是陰陽風水理論對古典園林選址的影響的一種表現。以隋代的仁壽宮為例,這一園林建筑主要由歐宮城和苑林兩部分組成。從宮城區域的遺址復原情況來看,這一區域的北部為碧城山;東西兩側為童山和屏山,南部為杜水和堡子山,與我國傳統風水學中的左右龍虎砂格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從這一區域的氣候條件來看,當地平均氣溫為二十攝氏度左右,這種相對涼爽的環境可以讓宮殿的夏季行宮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作為重要的皇家禁地,這一區域也可以讓宮殿的軍事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一些有條件選擇山林地的私家園林也對這一理念進行了應用。以清代江南才子袁枚的“隨園”為例,根據《水窗春囈》的記載,隨園所處的區域位于金陵(今南京)城北的小倉山。史料中有“隨園乃深谷中依山崖而建,坡陀上下,悉出天然”[6]的記載。園林中的主要建筑位于園林內溪水的北部,這種建筑格局也可以被看作是與古代匯聚陰陽生氣的山水環抱格局相吻合的。
四、陰陽理念對古典園林具體營造手法的影響
(一)陰陽理念在古典園林山水中的體現
從前文的論述來看,山與水是我國古典園林中的兩大重要的設計主題。從陰陽理念對山水空間模式所帶來的影響來看,古典園林的山水構成排布和布局形態的引申含義是陰陽理念的主要表現。在我國學者朱光亞的《中國園林的拓撲關系》一書中,向心關系、互否關系和互含關系是我國古典園林布局關系的主要表現。陰陽太極圖案可以被看作是對這三種關系的凝練統一。
(二)陰陽理念在古典園林造景手法中的體現
明暗空間中的陰陽理念是我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的一大主要表現。從“陰陽”二字的原始含義來看,“陰”有“背對太陽,缺少光照”的含義,“陽”為“朝向太陽,接受光照”的含義?!疤枴薄疤帯薄吧訇枴焙汀吧訇帯笔俏覈糯让袼J為的陰陽關系的四大主要層次[7]。因而在我國古典園林之中,暴露在全光照環境下的開放外環境是園林建筑中的太陽空間;存在一定圍擋的院落區域為建筑物的少陽空間,構建有園林小品的區域為少陰空間;完全封閉的室內空間為少陰空間。這種空間布局形式可以通過一種具有空間層次的光影變幻來展示出一種陰陽之美。例如圓明園中的長春仙館就可以被看作是古典園林建筑中的太陽空間。
從陰陽理念在園林色彩中的應用情況來看,黑白藝術成為了私家園林中所常用的一種色彩應用技術。這種應用技術可以被看作是傳統陰陽觀的一種產物。通過對我國的傳統陰陽觀念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黑色被賦予了派生一切色彩和高于一切色彩的意味,白色被看成了事物本源的表現。因而黑白兩色也被賦予了色彩誕生的源頭和終結兩種含義。隨著我國傳統思想的發展,黑色被引申為了事物中的實體一面,白色則成為了事物中的虛無一面。這樣,太極圖也就成為了古人對世間萬物的一種簡單概括。在古代轉制王朝用色禮制的影響下,一些愿意追求自然脫俗氣息的文人會將黑白兩種顏色作為園林建筑設計的基本色調。因而,黑白裝飾美學在古典園林建造設計過程中的應用可以表現出一種化繁為簡的藝術之美,也可以對文人對自然本質的追求進行充分表現。
在我國傳統的思想中,色彩與陰陽五行之間存在著一種較為密切的關聯。從皇家園林的色彩運用情況來看,明度與飽和度較高的鮮麗色彩是皇家園林配色中所常用的顏色。因此,作為專制王朝傳承千年的思想觀念,道德倫理觀在皇家園林色彩運用過程中的應用,也是陰陽五行色彩論的應用表現。
(三)陰陽理念在古典園林建筑中的體現
“中和”思想是陰陽和諧關系的主要表現。根據梁思成先生的觀點:“中國傳統建筑無論是官用還是民用,宮殿還是住宅、廟宇,都是在建筑間火勢院落的組合構成排布的?!睆墓诺鋱@林建筑的布局來看,我國傳統的古典園林建筑“基本多采用左右均衡整齊對稱的格局。其中特別注重圖式中之主要軸線的確立”。從我國的歷史發展來看,這種建筑思想與“禮制觀念”的發展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但是從禮制觀念的起源來看,對陰陽理念的融合,也是我國傳統禮制觀念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因此,愈是注重對禮制觀念進行運用的建筑,它的設計風格愈是會對陰陽理念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反映[8]。因而基于中軸對稱思想的園林建筑布局手法成為了我國傳統建筑格局的主要表現。例如北京故宮就表現出了這種基于中軸對稱理念的建筑思想。作為明清等朝代皇家居住游賞的重要場所,“居陰陽之正,均統四方”的建筑思想也是這一建筑所表現出來的主要建筑思想。
五、結語
陰陽觀念對我國傳統審美的發展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陉庩栍^念的古典哲學思想在園林設計建造中的應用,讓陰陽對立相生的美學觀念成為了我國古典園林的美學價值的主要表現?!柏撽幈ш?,山環水抱”的園林選址模式在當代的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也具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肖生萍.陰陽五行學說在居住區綠地景觀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6.
[2]紀茜.陰陽理念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6.
[3]姜智.魏晉南北朝時期園林的環境審美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2.
[4]李豐瓊.董仲舒陰陽五行哲學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
[5]李世葵.《園冶》園林美學研究[D].武漢大學,2009.
[6]邵志偉.易學象數下的中國建筑與園林營構[D].山東大學,2012.
[7]姜智.魏晉南北朝時期園林的環境審美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2.
[8]張善波.我國古典建筑中陰陽五行的運用[J].建筑工人,1997,(07):46-48.
作者簡介:
王銳,黑龍江工程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室內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家具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