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舒麗
(湖北警官學院警體戰(zhàn)訓部 湖北武漢 430040)
公安院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問題與對策①
李丹 舒麗
(湖北警官學院警體戰(zhàn)訓部 湖北武漢 430040)
公安院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其職業(yè)辦學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如何同時實施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鍛煉達標標準》是警體教學工作的重點。在過去幾年的標準實施工作中,存在有重職業(yè)需求輕個性的指導趨勢;重測試數據上報輕數據運用等問題。通過對公安院校實施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立“大學生體質健康中心”,提高警體教師理論與實踐水平等建議與對策。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鍛煉達標標準》 體質健康 體能素質 測試
在《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鍛煉達標標準》的總則的第二條中明確規(guī)定“公安院校應將《警標》的實施同貫徹《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結合起來,并納入警體教學計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頒布與實施給國內所有的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公安院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其職業(yè)辦學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表1 《學標》與《警標》測試項目的對比分析

表2 《學標》與《警標》相同項目的及格與優(yōu)秀評分標準對比
1.1 公安院校實施《國家學生健康標準》的必要性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簡稱《學標》)的頒布與實施給國內所有的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對高校而言,不僅是測量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評價標準,而且是促進大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健康水平,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鍛煉習慣的有效手段。公安院校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有同樣的要求,與此同時,公安院校實施《學標》還可以為研究警察職業(yè)群體的健康變化趨勢提供科學依據,所以公安院校實施《學標》,不論是對學生個體體質健康的監(jiān)督,還是對警察職業(yè)群體健康研究都是有必要的。
1.2 公安院校實施《學標》的特殊性
隨著公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招錄體質改革的試行,公安院校的畢業(yè)生將入職公安崗位,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是從事公安工作的前提。因此,公安院校對新生入學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嚴格,作為準入制度的基本標桿是《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體育鍛煉達標標準》(簡稱《警標》)。《警標》是公安院校以職業(yè)需求為導向的學生身體素質的參照系統(tǒng)。
據此,公安院校警體教學及相關工作面臨著如何實施好《學標》和《警標》的局面。
2.1 強調警察職業(yè)需求,忽略《學標》在警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警標》總則的第二條中明確規(guī)定“公安院校應將《警標》的實施同貫徹《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結合起來,并納入警體教學計劃”。(這里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實際就是目前的《學標》)。但由于《學標》與《警標》中所選項目和評價有許多相識之處,導致在公安院校實施《學標》僅僅只注重其高校體育工作教學的重要評價指標這一方面,即完成每年的學生體質健康數據測試與上報工作,其他的功能并沒有在警體教學、訓練以及相關工作中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誤認為《警標》可以替代《學標》,忽略了《學標》對公安院校學生個體養(yǎng)成良好健康意識的積極作用。主要原因是沒有充分理解《學標》內涵與作用,見表1。
《學標》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所選用的指標反映出與身體健康關系密切的身體成分、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關節(jié)和肌肉的柔韌性等要素的基本狀況。是從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側重的是以學生個體為主導,以體質健康為評價重心,以促進大學生養(yǎng)成終生體育鍛煉習慣為目標。
《警標》目的是提高警察的體能素質,對公安警務實戰(zhàn)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zhàn)略性意義。所選指標主要是反映身體素質的項目,包括動作速度類、肌肉力量類、爆發(fā)力類、耐力及有氧耐力四大類。是以職業(yè)需求為主導,以體能素質為評價重心。側重點雖與《學標》有所不同,但仍需通過學生個體增強終生體育鍛煉意識及健康意識,才能實現提高警察隊伍整體戰(zhàn)斗力的職業(yè)目標與需求。
在警體教學與訓練中,以《警標》為指導,是公安院校職業(yè)特色所決定,但《學標》的實施有其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學標》的實施是對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評價指標,是對大學生個體的體質健康水平的反應,尤其新修訂的《學標》著重強化了其教育激勵、反饋調整和引導的功能。與《警標》并不沖突,可以相互補充,互相兼容。
他們目送鯤消失在明月繁星與雪嶺群山之間,才將視線收回來,去看黃梁驛外,宇晴提到的大榆樹。大榆樹離他們二三百步之遙,主干上發(fā)出七八條側枝,盤旋環(huán)繞,巨傘一般負著積雪,站立在月光中。白天所見的十來個雀巢,想必已接納了回窠的喜鵲,正簇擁著它們在巢中睡香甜,可是他們往樹上看的時候,卻發(fā)現在樹傘的頂端,剪紙般地貼著兩條灰黑人影,一東一西,相對而坐,中間一只棋盤,隔開了他們,他們身后,是寒夜里密集的星辰。
2.2 強調《學標》整體達標率,忽略學生個性化健康指導
目前,對《學標》工作實施情況的檢查與監(jiān)督,主要通過檢查《學標》測試工作情況來完成,對于公安院校來說,《學標》的測試工作是實施的起點,也是實施的終點。與此同時,公安院校將《警標》作為招錄新警體能測試標準,這個標準中的相關項目及格要求絕大部分的都比《學標》高,入校新生已達到《學標》健康標準的,每年《學標》測試的整體合格率都非常高,見表2。
較高的合格率導致對測試數據變化趨勢的忽視和個性化問題的關注,導致學生畢業(yè)階段出現《學標》測試不合格的現象。
《學標》實施的誤區(qū)是以達標為指導,一方面將項目測試和數據上報工作作為實施《學標》的所有;另一方面,將其作為專項工作與警體教學與訓練隔離開來,達不到利用數據進行體育鍛煉的自我調節(jié),對學生健康狀況監(jiān)控與反饋的目的。
《學標》測試的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精神,促進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公安高校的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自我評價能力,通過測試,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體質與健康的狀況,還可幫助監(jiān)測學生自己的體質與健康狀況的變化程度,助于有的放矢地設定學生自己的鍛煉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鍛煉策略,制定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激發(fā)和喚醒學生的健康需求。而這些正是警務化管理下的警體課堂所缺失的。
2.3 強調達標數據的采集,忽略數據在警體教研中運用
為了完成《學標》測試工作的數據采集與上報工作的順利進行,公安院校每年花費大量的專項資金,來完成達標項目的數據采集手段規(guī)范化和科技化。但由于將《學標》測試工作專項化和封閉化,大部分教師和學生接觸不到數據,其先進的數據采集方式和數據分析方式并沒有廣泛應用于警體教學與訓練當中。與此同時,相同項目的警體課堂測試仍是皮尺、秒表等傳統(tǒng)的測量工具,不利于測試的數據保存與使用,大量的教研信息流失。所以,《學標》測試工作的專項化和封閉化管理不利于數據在該院校的使用,不利于《警標》的實施與警體教學訓練水平的提高。
(1)良好的體能素質是從事公安工作的基本條件,所以在公安院校的警察體育及相關課程中自始至終都貫穿有體能訓練,這些課程設置于在校學習的每個學期。立定跳遠、50 m跑、引體向上(男子)和1 000 m(男子)、仰臥起坐(女子和800 m(女子),既是教學內容也是提高體能素質的手段,還是課程考核的重要項目,但這些課堂上所獲得數據以往僅作為課程考核級評的依據。
與此同時,為《學標》測試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由警務技戰(zhàn)術部,學生處、教務處、后勤保障等組成,花費學生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測試數據系統(tǒng)與學生課程成績系統(tǒng)不兼容,除少數管理人員外可以接觸到數據,老師和學生對數據了解甚少,無法依據數據進行分析與指導。
這種教師與學生不對應,課堂數據與課外數據不兼容的《學標》測試方式,導致測試的數據在該院內的教科研上的利用率極低。
(2)《學標》的測試項目和科技手段融入警務技戰(zhàn)術課堂,一方面節(jié)省測試時間和人員經費;另一方面,讓更多的老師了解和參與《學標》工作當中,增強對內涵的理解,提高對《學標》的認同度,便于師生共同參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將《學標》的測試項目和科技手段運用于招錄考試,提高測試的準確率和測試信息的留存,為《警標》的完善和改進提供科學依據。
(3)《學標》與《警標》不論是內容上還是測試手段上的融合,都是以職業(yè)為需求、以達標為導向的警體教學訓練內容的充實和完善,也是警體教學訓練的質量監(jiān)控管理體系的發(fā)展需要。要在公安院校實現這一目標,首要是《學標》與《警標》數據軟件的兼容,還可將學生校園卡課作為《學標》與《警標》數據賬戶,與學生所有信息統(tǒng)一,方便學生的查詢。
3.2 建立“大學生體質健康中心”,測試數據與課外指導相互融合
《學標》測試數據不僅國家教育網站數據庫需要,對高校學生個體來說更需要。所以《學標》測試數據不僅上傳成為“大數據”是一項重要工作,建立“學生體質健康”中心也是勢在必行的工作,可以讓學生方便查詢和知曉自己的體質健康數據;為學生提供健康指導,提供運動處方,幫助學生了解各項目的基本原理,逐漸學會根據自身需求制定健身處方,并按運動處方進行鍛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強化跟蹤與反饋機制,真正實現《學標》對學生體質健康的指導和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目標。
3.3 提高警體教師理論與實踐水平,測試數據與教科研相融合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對公安院校警體教學與訓練是新的挑戰(zhàn)。《學標》測試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科技化,起到了示范和引領作用,警體教師由過去的運動技能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能力和個性發(fā)展的開拓者、培養(yǎng)者和評價者。如何運用測試和教學工作中的數據信息,對數據進行數字化編輯、儲存、管理和分析,對教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已有的《學標》信息化共享模式,建立融合《警標》和《學標》的信息化平臺,提高數據采集的效率和使用率,為學生健康指導和警體教學科研提供科學依據,是提高警體工作水平的科技手段和發(fā)展趨勢。
總之,公安院校實施《學標》要因地制宜,不論是內容上還是測試手段上的融合,都是以職業(yè)為需求、以達標為導向的警體教學訓練內容的充實和完善,也是警體教學訓練的質量監(jiān)控管理體系的發(fā)展需要。實施工作要關注職業(yè)需求也要關注個性需求;要關注“大數據”也要關注小數據;要關注數據采集也關注數據的科學運用,才能結合院校職業(yè)辦學特點,真正發(fā)揮《學標》在公安院校的教育激勵、反饋調整和引導鍛煉等各項功能。
[1]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修訂)[S].
[2]陳樹紅.公安院校警察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3(3):112-114.
[3]陳博.《警標》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分析[J].警察實戰(zhàn)訓練,2013 (1):38-44.
[4]陸勇軍.對高校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2(4):15-17.
[5]周麗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背景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探析與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5):84.
G8
:A
:2095-2813(2017)03(c)-000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001
湖北警官學院2016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6YB003)。
李丹(1970—),女,漢,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