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媛 趙維玲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廣州市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的研究
趙媛媛 趙維玲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對廣州市私人教練的診斷能力、開運動處方的能力、制定合理飲食計劃的能力、創新能力、專項訓練能力、訓練課的組織和教學能力在私人教練的專業指導能力結構中所占的權重以及廣州市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廣州市私人教練的開運動處方的能力一般,其中選擇適合客戶的運動形式這一二級指標以及訓練課的組織和教學中的糾錯能力這一二級指標都與專家權重系數差距較大。說明這兩方面亟待加強。為使廣州市健身私人教練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充分認識到專業指導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健身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為研究切入點,為今后私人教練職業技能結構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廣州市 私人教練 知識結構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力爭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出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見,發展體育產業已經上升為一個國家戰略。
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健身產業是體育產業中一支強勁的新力軍,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也相應地加快和增大。因此,健身成為人們給自己身體充電和減壓的好方式,“花錢買健康,進行健康投資”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有需求就有市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健身俱樂部便應運而生,健身俱樂部作為一種時尚健康的消費方式,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而私人教練是對人們的健身方式和方法進行指導的人,他們指導俱樂部會員在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達到健身健美和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文章通過對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給俱樂部經營者提供一定科學依據且可操作地選擇優秀私人教練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給我們的私人教練提供一些關于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練的建議,同時也發現廣州市私人教練行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這樣不僅有利于俱樂部經營者更好地管理和經營俱樂部,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還可以讓私人教練行業更加規范化和職業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廣州市私人教練行業的整體水平。

表1 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一級指標權重系數一覽表(n=16)
1.1 研究對象
此文研究對象為廣州市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的專業指導能力結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百度、大眾點評網、搜狐等網絡檢索方式,搜集整理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相關課題成果以及相關方面的資料,并閱讀有關專業能力及職業能力結構方面的資料以及專著。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此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遵循科研方法和問卷設計的要求,設計了私人教練調查問卷和專家調查問卷。
此文調查對象為廣州市的大中小型健身俱樂部和私教工作室各5家,共20家,通過資料查詢、實際走訪調查以及專家建議,此研究把健身房按照面積分類,健身俱樂部形成3家或3家以上連鎖且面積在1 500 m2以上的稱為大型健身俱樂部,面積在800~1 500 m2的稱為中型健身俱樂部,面積在800 m2以下的稱為小型健身俱樂部,根據該文需要,筆者分別設計專家問卷和私人教練問卷進行調查,對于專家問卷的發放和回收結果為:于2015年11月5發放第二輪專家調查問卷,11月15日回收。問卷發放16份,回收16份,回收率100%。對于私人教練的問卷發放和回收情況為:于2015年12月5日發放教練員問卷,12月30日收回發放問卷232份,回收220份,回收率為94.8%,其中有效問卷216份,有效率98.2%。
1.2.3 數理統計法
利用軟件對回收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把各種數據根據需要做成不同的圖形或表格。
1.2.4 專家訪談法
把自己需了解的問題羅列出來形成訪談提綱(通過面談、電話訪談以及網上通信等途徑與健身行業領域的數位專家學者交談,聽取部分專家的指導意見和建議。和專家就評價指標的選擇與命名問題進行探討,增加、刪除、修改不合理的指標,同時對調查問卷的設計進行檢驗。

表2 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二級指標權重系數一覽表(n=16)
1.2.5 邏輯分析法
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對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和規律進行分析和探索,歸納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的特點。
2.1 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體系的構建
通過結合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筆者把私人教練的專業指導能力概括為私人教練在進行專業實踐和操作時候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除此之外,筆者還對研究內容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得到代表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的7項一級指標和25項二級指標,并設計專家問卷進行兩輪調查之后確定一級指標為6個,二級指標為23個(此研究為了劃分等級和便于填寫,采用李科特量表的形式進行專家問卷的設計。為方便篩選各個指標,在專家問卷中每一項能力指標都采用5級量表,每個表格中代表“非常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和“較不重要”5個等級,專家在評價重要性的時候就自然地將不同的指標進行了等級分類。然后對于這5個等級賦值,分別賦5、4、3、2、1分)并得分別得出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所占的權重,一級指標所占權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權重系數最高的一級指標為開運動處方的能力0.219,其次為訓練課的組織和教學能力0.206,專項訓練能力和制定合理飲食計劃的能力權重系數一樣都為0.194,診斷能力和創新能力權重系數都為0.187,私教活動是以私人教練的教學指導為媒介,會員與教練之間一對一的過程,因此能夠根據每個會員不同的情況合理地給出運動處方的能力和教學能力是教練的基本能力,也是從事教練的核心能力。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中的二級指標所占權重如表2所示。
表2計算結果顯示,在開運動處方的能力這一權重系數最高的一級指標中選擇適合客戶的運動形式、訓練負荷和強度的安排、運動時間和訓練的制定3個指標權重系數在5個指標中排名前三位,且權重系數相同都為0.203,這說明三者之間關系為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訓練課的組織和教學能力中講解示范能力和糾錯能力權重系數最高且相同都為0.205,制定和實施訓練計劃的能力的權重系數為0.2,保護和幫助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并列排名最后,權重系數為0.195,由于講解示范、糾正錯誤動作對于初學者來說極其重要,因此一個優秀的私人教練能夠使會員接受正確的健身動作,可能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
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的能力這項一級指標中包括合理控制熱量攝入、膳食組成的調整和進食頻率3個二級指標,其中權重系數最高的為合理控制熱量的攝入0.353,其次是膳食組成的調整0.333,最后為進食頻率0.314,合理飲食+科學的運動=健康,只有吃的健康跟合理才能有好的身體基礎,最終達到好的訓練效果,而合理的飲食最關鍵的在于熱量的攝入,熱量過多會造成超重或者肥胖,或者高血壓等的疾病,對于這些特殊人群我們不能用通常的飲食搭配,一定要根據病情給出科學的適合個人的飲食方案,以保證訓練能安全、有效地進行,最終很好達到訓練效果,所以私人教練在控制飲食方面,控制熱量的攝入和膳食組成的調整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專項訓練能力這個一級指標中包含5個二級指標,按指標系數從高到低排列順序依次為:建立訓練目標0.207,訓練方法和手段的運用0.207,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0.201,恢復疲勞的方法0.196,急救能力0.191,這些能力中建立訓練目標及訓練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兩個指標的權重系數最高且相同,訓練的目標就是訓練的方向,沒有方向的訓練是盲目的,而如果沒有好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的運動,再好的目標也無法實現,由此可見兩者是專項訓練能力的核心能力同時兩者缺一不可。診斷能力是作為一名私人教練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對會員的身體情況做出正確的診斷,才能有以上一系列能力的良好發揮。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不能不斷創新和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2.2 廣州市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結構體系的應用研究
通過對廣州市私人教練進行問卷調查讓私人教練進行自我評價最終得出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和權重均值對照表如表4所示。
對二級指標的評價:開運動處方的能力這一一級指標中包含5個二級指標,其中前三項與專家權重得分差距較大,但差距最大的是選擇適合客戶的運動形式這一二級指標,兩者相差1.25,運動處方與普通的體育鍛煉不同,運動處方是有明確的目的、有很強的針對性、有控制、有選擇的運動療法。這個需要很強的專業基礎知識作為支撐,然后不斷總結不斷學習,并且在實踐中運用。訓練課的組織和教學能力中的糾錯能力與專家權重得分相差1.29,糾錯能力在私人教練職業技能中所占權重系數較高,也是訓練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所以應重視對糾錯能力的加強。

表3 廣州市私人健身教練專業指導能力各二級指標調查表n=216
(1)廣州市私人教練的專業指導能力可分為6個一級指標:診斷能力、開運動處方的能力、制定合理飲食計劃的能力、創新能力、專項訓練能力、訓練課的組織和教學能力,他們各自所占的權重分別為0.817、0.219、0.194、0.187、0.194和0.206。
(2)健身私人教練、健身會員和俱樂部管理者認識到專業指導能力對健身私人教練的重要性,但通過研究廣州市私人教練專業指導能力發現情況不容樂觀。
(3)廣州市私人教練應加強開運動處方能力和糾錯能力,同時也要不斷提高其他方面的學習。私人教練行業是我國的朝陽產業,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更是有著不可估量的前景,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才會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1]李勇,程剛.構建我國教練員科學訓練能力評估指標體系[J].四川體育科學,2004(1):63-64.
[2]劉娟,李佳.基于DHGF的優秀運動隊教練員綜合能力評價系統的研究[J].體育世界,2010(6):111-113.
[3]鄧嵐.論新時期體操教練員應具備的素質及能力[J].體育科技,2009(1):18-21.
[4]高芳.淺析如何培養教練員的能力[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1):194-195.
[5]孫自儉,司虎克.關于隱性知識轉化的教練員執教能力的因素分析[C]//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2007.
[6]鄭艷靜.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職業素質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1.
[7]曹爽.北京市商業性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指導科學性探討[D].首都體育學院,2008.
[8]陳衛.淺談私人健身教練員的專業素養私培養途徑[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20(5):93-95.
[9]陳平,徐文娟.我國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職業化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2):27-28.
[10]任平.武漢市健身俱樂部健身私人教練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8.
[11]張銘.對健身私人教練職業素質的探討[J].遼寧體育科技,2007,29(4):20-21.
G80-05
:A
:2095-2813(2017)03(c)-014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