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坤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河南洛陽 471800)
田徑運動會中裁判員勝任力結構研究①
——以河南省為例
向傳坤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河南洛陽 471800)
該文以田徑裁判勝任力結構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專家評價等方法得到28個勝任因素其中包括36個勝任力題項,從多個角度探求田徑裁判勝任力要素;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來檢驗數據的可信度和有效度;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出田徑裁判勝任力是一個有執裁技能、專業知識、人際關系、個人特征四個因素組成的多維度結構。
田徑裁判 勝任力結構 因素分析
該研究采用專家訪談、德爾菲法和文獻研究法對田徑裁判員的勝任力反復進行論證,運用相關結構方程軟件獲取田徑裁判員勝任力結構的維度,并應用SPSS 18.0軟件檢驗量表的信度。同時,運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對測量的田徑裁判勝任力因子進行確認,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對模型的擬合度及量表效度進行了檢驗。通過對《田徑裁判員勝任力結構量表》的制定,以期作為測量田徑運動會中裁判員勝任力的工具。
2.1 研究樣本
該文問卷調查來自于參加河南省大、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部分裁判員,問卷共發放478份,回收439份,有效問卷402份,篩選刪除問卷37份,回收率為91.84%,問卷有效率91.57%。
2.2 研究工具
2.2.1 田徑裁判員勝任力問卷的編制
該文田徑裁判勝任力量表的初始來源首先是依據管理學勝任力研究中經典的“冰山模型”的空間要素為維度分類的依據,然后參照文獻資料中《我國田徑教練員勝任力模型研究》等維度分類以及裁判員守則中與田徑裁判密切相關的勝任力要素,并結合田徑裁判員的工作特性和職責要求確認了40個初始題項。
2.2.2 項目的篩選
通過專家評價和對題項的仔細辨認,同時參考以往學者的研究中對題項刪減和保留的情況,形成了田徑裁判勝任力初始測量問卷,共有36個題項代表28個勝任力特征。

表1 KMO和Bartlett的檢驗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各題項歸屬于哪個共同因素,是由因素負荷量的大小決定。該研究將因素負荷量大于0.4定義為顯著負荷量,以決定每個共同因素所包含的題項。從轉軸后的成分矩陣可知,所有題項的因素負荷量均大于0.4,所以應該保留原有的28個勝任力特征。
對隨機抽取的201份問卷數據進行KMO抽樣適當性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確認是否適合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 (Kaiser-Meyer-Olkin)的取值范圍是0~1,越接近1,越適合做因素分析,0.5以下為無法接受,0.6以上為尚可,0.7以上為中度,0.8以上為有價值,而0.9以上表示極佳。表1所示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可以看到:取樣足夠度KMO的度量值為0.814,符合因素分析要求。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是:近似卡方值是7445.928,df(自由度)是378,Sig.(顯著性水平)是0.000<0.01,達到了非常顯著性水平。以上檢驗結果說明通過問卷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是適合做因素分析的。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項目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對構建的田徑裁判勝任力模型進行驗證。參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的項目共有28個題項,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數據來自預測的后201名被試。該文將采用結構方程建模軟件Amos17.0實現驗證性因素分析,依據問卷中各個項目分數的協方差矩陣,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完成參數估計。從而對田徑裁判勝任力量表的探索性結構進行檢驗,進一步確認田徑裁判勝任力結構維度。
4.1 關于田徑裁判員勝任力結構
該研究首先運用理論分析提出了田徑裁判員勝任力的4因子的理論結構,然后運用實證的方法對其進行驗證和修正,通過對一半問卷的數據(n =201)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據特征根大于1和碎石圖,得到了田徑裁判員勝任力包括執裁技能、專業知識、人際關系、個人特征4因子的模型。
其中執裁技能維度包括賽事組織管理能力、先進電子設備使用、執裁經驗、裁判專長、判罰尺度、應變能力6個勝任力因素。專業知識維度包括田徑規則與裁判法、相關理論與技術專長、裁判等級、英語水平、學習能力、科研能力6個勝任力因素。人際關系維度包括溝通能力、尊重他人、團結協作、公平性、嚴肅性、謙虛謹慎、職業精神、誠信、移情、影響力10個勝任力因素。個人特征維度包括身心健康、思維敏捷、適應性、自信心、責任心、成就動機6個勝任力因素。
運用另一半數據(n =201)對經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田徑裁判員勝任力的4因子進行模型檢驗,其結果顯示整個模型的自由度df為578,WLSChi-Square即常態化最小平方加權擴值為1429.394,/df為2.473,三項數據顯示出田徑裁判勝任力結構模型構建結果比較簡潔,研究認為/df在1~3之間 (P>0.0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其近似誤差的均方根(RMSEA)為0.073,顯示模型擬合度良好。
4.2 關于田徑裁判員勝任力量表
通過獲得的驗證數據與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比較來看,可以認為田徑裁判勝任力模型擬合度較好,完全可以接受。該研究的Cronbach’s Alpha系數檢驗結果也表明,田徑裁判勝任力總問卷的信度為0.928,信度系數達到0.90以上,各因素的信度也都在0.80以上,這說明《田徑裁判勝任力量表》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標準,問卷的質量完全可以接受。
田徑裁判員勝任力是一個有執裁技能、專業知識、人際關系、個人特征四個因素組成的多維度結構。以此為基礎編制的《田徑裁判員勝任力結構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測量田徑運動會中裁判員勝任力的工具。
[1]侯杰泰,成子娟.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尹碧昌.我國田徑教練員勝任力模型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3-5.
[3]張大偉.中國研究型大學教授勝任力模型構建[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G8
:A
:2095-2813(2017)03(c)-022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225
2016年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田徑運動會裁判員勝任力研究》(JCJYC16130365)研究成果。
向傳坤(1976,8—),男,漢,河南商城人,碩士研究生,中級,研究方向:田徑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