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井剛
(五礦礦業安徽開發礦業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462)
車削R弧球道輔具的設計與應用
劉井剛
(五礦礦業安徽開發礦業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462)
車削大直徑R弧球道輔具的設計,通過設計一套單級圓柱蝸桿、蝸輪減速器,采用手動控制以實現在空間交錯的兩軸間傳遞運動和動力,使刀具與蝸輪同步旋轉達到車削圓弧的目的。
大直徑球道;幾何尺寸;結構尺寸;表面光潔度
在工業生產機械加工過程中,加工如圖1所示大直徑環行軌道的R球道時,很難保證加工弧面的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

圖1 環形
成形車刀是主要加工回轉體零件內、外成形面的專用刀具,其切削刃形狀根據所加工零件的輪廓形狀設計制作,并由它將零件的輪廓形狀一次加工成形。 當車削小直徑球道回轉零件時一般采用普通的成形車刀加工,溝道曲率半徑R在20mm以下時,較易滿足對車削加工工藝的要求,而對于R>20mm的球道,由于加工中成形車刀工作刀刃加寬,切削阻力增大從而使成形車刀產生自激振動,切削力大也容易使刀架、軸承及其他結合件之間產生間隙,降低機床工藝系統的剛度,引起切削狀態的波動,且成型表面達不到技術指標要求,顯然成形車刀已無法完成切削大直徑球道的加工。為了解決這一生產中的難題,綜合機械加工輔具設計要素分析,設計開發出了R弧球道加工輔具。如圖2所示。

圖2
蝸桿為連續的螺旋齒,與蝸輪嚙合過程是連續的,因此蝸桿、蝸輪傳動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當蝸桿導程角γ小于輪齒間的當量摩擦角ρ′時,蝸桿具有可靠的自鎖性,這時只能以蝸桿為主動件帶動蝸輪傳動,而不能由蝸輪帶動蝸桿運動。車床加工工件要求傳動平穩,以獲得較高的表面成型及表面光潔度,因此選用蝸桿、蝸輪傳動設計制作加工輔具傳動平穩,容易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根據蝸桿形狀的不同可分圓柱蝸桿傳動,環面蝸桿傳動。圓柱蝸桿傳動主要有普通圓柱蝸桿傳動和圓弧圓柱蝸桿傳動,普通圓柱蝸桿傳動又分為阿基米德蝸桿、漸開線蝸桿、法向直廓蝸桿。根據各種形式蝸桿的綜合性能分析采用阿基米德蝸桿較為經濟實用。
(1)蝸桿、蝸輪的材料選擇。蝸桿采用45#鋼,調質處理;蝸輪齒圈采用ZcuAL10Fe3;輪芯軸采用45#鋼調質處理。
(2)確定蝸桿、蝸輪傳動比i,蝸桿頭數z1和蝸輪齒數z2。由于該輔具在實際操作使用上要求具有自鎖性,當蝸桿頭數z1=1時自鎖性較好,因此選蝸桿頭數z1=1。該蝸桿、蝸輪傳動,采用手動旋轉控制進給量,要求傳遞大的轉矩且車削表面光潔度要高,所以z2盡量取大值。蝸輪齒數z2的多少,影響運轉的平穩性,并受到兩個限制:最少齒數應避免發生根切與干涉,理論上應使z2min≥17,當z2<26時,嚙合區顯著減小,影響平穩性,而在z2≥30時,則可始終保持有兩對齒以上嚙合,因此通常選z2>28。另一方面蝸輪齒數z2也不能過多,當z2>80時(對于動力傳動),蝸輪直徑將增大過多,在結構上相應就須增大蝸桿兩支承點間的跨距,影響蝸桿軸的剛度和嚙合精度;由于使用條件有要求,蝸輪直徑小于100mm,如z2取得過多,模數m就越小,將影響輪齒的彎曲強度;因此選蝸輪齒數z2=30。
因此該蝸桿、蝸輪傳動的傳動比即確定:傳動比為i=z2/z1=30/1=30。
(3)確定蝸桿、蝸輪的模數m和壓力角α。在中間平面中,為保證蝸桿蝸輪傳動的正確嚙合,蝸桿的軸向模數ma1和壓力角αa1應分別等于蝸輪的法面模數mt2和壓力角αt2。 根據蝸輪輪齒齒面接觸強度查模數m標準值表確定:ma1=mt2=m=2,αa1=αt2=20°。
(4)確定蝸桿的分度圓直徑d1,蝸輪的分度圓直徑d2。由常用的標準模數m和蝸桿分度圓直徑d1匹配表確定:d1=22.4mm由此計算得出d2=m z2=2×30=60。
(5)導程角γ 。蝸桿的形成原理與螺旋相同,所以蝸桿軸向齒距pa與蝸桿導程pz的關系為pz=z1patanγ=pz/πd1=z1 pa/πd1=z1 m/d1=2/22.4。
由此得出:導程角γ= 5.102°
設計要求導程角γ的范圍為3.5°~33°,經過計算看出此設計符合要求。

(1)運動分析:如圖3所示。
右旋蝸桿為主動,以200r/min速度回轉,蝸輪將順時針旋轉,n1,n2分別為蝸桿、蝸輪的轉速,V1,V2分別為蝸桿、蝸輪在節點C的圓周速度。滑動速度Vs= V1/cosγ=πd1n1/60×1000 cosγ= 3.14×22.4×120/60×1000×cos5.102°=0.141m/s。查表蝸桿傳動當量摩擦角ρ′≈6.4°

圖3 蝸輪、蝸桿滑動速度分析

圖4 蝸輪、蝸桿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如圖4所示。
作用在齒面上的法向力可分解為三個相互垂直的分力:圓周力Ft、徑向力Fr、和周向力Fa ,(T1、T2分別為作用在蝸桿、蝸輪上的轉矩單位N/mm)假設手動轉動在蝸桿上的作用力F為500N,
則 T1=FL=500×80=40000N/mm (L為手柄到蝸輪中心的力矩)
T2= T1 iη=40000N/mm×30×0.504=604800 N/mm
F t1=-F at2=2T1/d1=3571.4N
F a1=-F t2=2T2/d2=20160N
F r1=-F r2=F t2/ tana=55389.1N
經計算看出:
(1)作用在蝸輪上的轉矩604800 N/mm足以滿足切削進給力。
(2)蝸桿導程角γ=5.102°小于輪齒間的當量摩擦角ρ′=6.4°蝸桿具有可靠的自鎖性。
通過在5m立車上使用該輔具加工礦用濃縮機中心轉盤軌道零件,經檢測完全滿足了加工技術指標要求。實踐證明采用蝸桿、蝸輪傳動設計制作的輔具,傳動結構緊湊且傳動平穩,在普通車上,配套使用該輔具加工轉盤軌道,可以獲得高質量的表面形位尺寸,表面光潔度可達到1.6um。該輔具適用于配合各種型號機床用來加工回轉體球道、球弧等,與3.5m或5m立車配合使用可滿足大型球溝道軸承的球道加工。
[1]李名望主編.機床夾具設計實例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趙如福.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 .
[3]陳錫渠.現代機械制造工藝[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
[4]陸劍中,孫家寧主編.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5]陳榕林主編.機械設計應用手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
[6]李益明主編.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
[7]哈爾濱工業大學,專用機床夾具設計與制造[M],黑農江人民出版社,1979.12.
[8]張亞明主編.機床夾具的分類與構成[J].北京:科技資訊.2008.
[9]鄭修本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10] 趙如福主編.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第四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1] 李益民.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M] .機械制造工藝,1994.7.
[12]陳旭東主編.機床夾具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TQ320.66+7
A
1671-0711(2017)04(下)-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