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沂蒙革命老區,臨沂市不斷夯實黨建扶貧責任,狠抓推進落實,著力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黨建基礎。2016年,臨沂市在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干部結親助力扶貧、加強鎮村兩級基層黨建方面,真抓實干,取得了顯著效果,脫貧攻堅陣地上,黨旗分外紅。
第一書記駐村幫
臨沂市聚焦精準扶貧主題,精準選派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重點抓了五個方面:
一是精準選派。堅持“抽硬人,打硬仗”,集中選派1537名機關干部到776個村擔任第一書記,實現了對415個省定貧困村和153個庫區貧困村全覆蓋,其中將大口綜合部門和扶貧優勢單位重點向“一點兩區”進行了傾斜。
二是精準培訓。按照市里5天、縣區不少于3天的要求,集中對第三批第一書記開展了崗前培訓。會同市商務局、市委農工辦、市規劃局相繼開展電商扶貧、美麗鄉村建設、村莊規劃三期專題培訓。
三是精準支持。協調29個部門單位梳理行業扶貧政策77項,統一編發了《2016-2017年行業扶貧政策操作指南》;市財政按照每個工作組每年不低于30萬標準撥付了工作經費,縣區財政按照每個任職村每年30萬元的標準設置了產業扶貧資金,并按照每個工作組每年5-10萬元的標準撥付了工作經費;從13個涉農部門單位抽調214名專家成立精準扶貧、村社共建、農村電商、鄉村旅游、金融扶貧等13個專家服務團,為第一書記提供專業技術服務665次,解決問題749個;會同市司法局為所有第一書記任職村選配法律顧問353名,提供法律咨詢、合同審核等法律服務2875次。同時不斷加大社會扶持,會同市人大、市政協遴選了124個強村強企與市派第一書記任職村開展結對幫包,目前華強集團、蘭田集團、金鑼集團等十余家企業向結對幫包村捐資均超過100萬元;會同市關工委等7家單位聯合君發集團開展了“沂蒙關愛行動”,累計向第一書記任職村230名應屆高考貧困大學生一次性發放助學金115萬元;會同市經信委動員505家企業開展助力扶貧,組織開展了向第一書記任職村在校貧困大學生捐資助學活動;會同團市委協調魯南制藥、羅欣藥業向市派第一書記任職村所有貧困戶贈送了價值100萬元的小藥箱。
四是精準管理。在從嚴落實工作日志、周例會、月調度、季度觀摩、隨機暗訪督查等制度基礎上,實行備案管理、跟蹤督導、精準考核,把助脫貧成效作為考核評價第一書記工作的重要內容,指導第一書記圍繞“五抓五促”定目標定規劃,扎實開展工作。并在臨沂日報、市電視臺、瑯琊網等開辟宣傳專欄,在臨沂黨建網站增設第一書記版塊,搭建了宣傳交流平臺。同時,組織拍攝了電影《心碑》《心路》《沂蒙紅》,紀錄片《在路上》及第一書記專題片70余部,聯合沂蒙晚報啟動開展了“尋找最美第一書記”評選活動,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2016年11月上旬,中組部專程到臨沂市調研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工作并給予充分肯定。
干群結親促脫貧
臨沂市從嚴從實抓好結親連心工作,重點抓了三個方面:
一是明確職責任務。圍繞發揮結親連心作為實現對貧困戶精準聯系、確保干部聯系服務貧困戶全覆蓋的載體作用,制定了《2016年全市結親連心工作計劃要點》,把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納入了干部結親連心重點任務;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聯系干部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職責任務的通知》,明確聯系干部要切實當好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收集員、排憂解難服務員和脫貧致富指導員。
二是抓好聯系覆蓋。在縣區機關干部全覆蓋的基礎上,將市直單位結親連心村統一調整為第三批第一書記任職村,單位干部每人重點聯系3-5戶左右困難黨員群眾,全市5.6萬多名機關干部實現對31.4萬貧困戶全覆蓋。會同各級扶貧部門組織聯戶干部開展“百村萬戶”民情大走訪活動,精準填寫脫貧手冊,一村一策、一戶一案地制定幫扶措施和脫貧計劃,實現了集中發力、精準幫扶。同時,組織開展了村黨組織書記“戶戶到”活動,全市3990個行政村的25479名干部(其中包括村黨組織書記3969名)集中走訪了277.16萬戶群眾,共收集群眾訴求57191條,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1268件次,發揮了村黨組織書記服務群眾、精準扶貧的最前沿優勢。
三是嚴抓督導考核。進一步完善了結親連心工作信息平臺,推廣應用了手機APP,定期利用信息平臺進行抽查督導和通報,市、縣兩級共開展平臺抽查192次、實地暗訪163次,共抽查干部19335人次,追究問責干部181人次。明確把助脫貧作為考核干部結親連心工作的重要內容,把結親連心工作納入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考核,對上年度工作扎實、成績突出的9個縣區和30個市直部門進行了表彰。
基層建設強基礎
貧困村、貧困人口要脫貧,就必須夯實黨建基礎,全面強化鎮村班子建設。為此,臨沂市圍繞提高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能力、公平落實扶貧政策能力、宣傳教育群眾堅定脫貧志向能力,重點抓了四個方面:
一是對脫貧任務比較重的鄉鎮黨政正職實行重點管理。大致按照20%的比例、貧困人口不低于4200人的標準確定了30個扶貧任務比較重的鄉鎮,要求縣區結合鄉鎮換屆對其領導班子進行綜合分析研判,著重選優配強其黨政正職,對工作不力、不適應脫貧攻堅重任的及時調整,并在換屆后保持相對穩定,抓住了鄉鎮黨政正職這個“關鍵少數”。
二是開展農村干部集中輪訓。堅持“分級負責、全員輪訓”,舉辦了全市村黨組織書記“講法紀守規矩、抓發展促脫貧”示范培訓班,對全市108個市派第一書記任職村黨組織書記開展了專題培訓,同時部署縣區組織部門和鄉鎮黨委對其他村“兩委”干部開展集中輪訓,重點培訓扶貧開發和強農惠農政策、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等內容,幫助提高了強村富民促脫貧的能力。
三是加強省定貧困村班子建設。對全市99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班子運行情況進行集中摸底,建立了工作臺賬,對其中43個黨組織書記缺職或不勝任工作的扶貧工作重點村及時進行了調整,并通過開展實地檢查和電話抽查,動態關注新調整配備的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和班子運行情況。
四是持續開展后進村班子集中整治。按照每個鄉鎮倒排2-3個的數量,在全市倒排出371個后進村班子,采取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幫包、逐村選派工作組等方式進行集中整治,并納入了市委組織部備案銷號管理,目前已有322個村完成整治,占89.5%。
2017年是全市脫貧攻堅的關鍵年。臨沂市將在認真總結2016年工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基層黨建和精準扶貧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深化落實《臨沂市黨建扶貧專項實施方案》,著力發揮黨建在精準扶貧拔窮根上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重點抓好四個方面:
一是倡樹一個導向。堅持“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主題,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納入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將脫貧攻堅成效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壓實責任。同時,結合干部考察、年度考核、專題調研等,進一步考準考實領導干部扶貧攻堅實績,作為評先樹優、選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對狀態不佳、工作不力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及時進行調整,引導和督促縣鄉黨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上來。
二是抓好兩支隊伍。一是發揮好第一書記“排頭兵”作用。在保障落實好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和每村3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最大限度地統籌整合各類資金項目,放大政策集成效應,為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提供保障。繼續從嚴管理,實行“釘釘軟件”簽到,重點加強對縣區選派第一書記的管理調度,對不能勝任的進行約談通報或“召回”調整。繼續用好“臨沂駐村干部”微信平臺,開展尋找“最美第一書記”活動,著力培樹一批優秀典型。二是持續用力加強扶貧工作重點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對工作推進不力、發揮作用一般、帶頭意識不強的及時進行調整。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冬春兩季黨員集中輪訓,繼續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開展專題培訓。繼續開展村黨支部書記“戶戶到”工作,持續發揮村支部書記聯系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作用。
三是用好三個載體。一是用好村社共建載體,解決村集體增收難題。在第一書記任職村優先實施村社共建項目,積極采取“共建項目+貧困戶”“特色產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開展共建扶貧,力爭到2017年底所有省定貧困村和集體經濟空殼村都有村社共建項目。二是用好村級督查載體,規范村級資金管理使用。利用1年的時間,對全市所有村居開展黨務巡查和村居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將省定貧困村作為督查重點,及時對各級扶貧資金使用情況進行重點審計,切實保障扶貧資金發揮最大效用。 三是用好結親連心載體,不斷改善干部作風。以貧困戶為重點對象、以精準扶貧工作為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督導調度,規范訴求解決,引導機關干部當好扶貧幫困“四大員”,不斷提升干部作風群眾滿意度,力爭三年內進入全省前六名。
四是強化四個保障。一是強化資金保障。協調市財政加大保障力度,將2017年度基層組織運轉保障資金由去年的6000萬增至1億元;督促縣區財政按照“當年公共預算收入2%”的標準,設實用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專項經費;各級資金分配使用上重點向省定貧困村傾斜。二是強化政策保障。及時對接各行業扶貧部門新出臺的扶持政策,進一步梳理充實《2016-2017行業扶貧政策操作指南》;繼續發揮第一書記紐帶作用,積極整合派出單位幫扶資源,加大對貧困村扶持力度。三是強化社會保障。充分發揮好專家服務團、強村強企、法律顧問在助推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中的重要作用,引導發動社會各界主動承擔脫貧攻堅責任,通過投入資金、轉移項目、扶持發展特色產業、共建農產品基地、提供就業崗位、關愛困難群眾等方式,助推貧困村發展脫貧。四是強化組織保障。繼續選優配強脫貧任務比較重的鄉鎮領導班子,換屆結束后,嚴格落實“脫貧任務比較重的鄉鎮黨政正職要保持相對穩定”的規定,確保在脫貧任務完成前不調離。著眼于為新一輪村“兩委”換屆打好基礎,繼續倒排一批軟弱渙散村班子開展集中整治,形成長效機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供稿單位:中共臨沂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