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喜冰+張亮+黃昕+王國旗
摘 要:作為典型的礦產資源大國,我國伴生礦資源十分豐富,且類型較多,鉬礦、煤礦、磷礦及部分稀土礦都存在發射性核素伴生現象。在伴生礦開采過程中,會產生部分伴生放射性廢物,若未能進行有效處理,這些伴生放射性廢物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并對人員安全產生潛在性危害。這種天然性輻射對環境的影響具有長期性、潛在性特征,容易被開發者疏忽,形成管理盲區。基于此,本文對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及防護策略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輻射;伴生礦;環境;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L752 文獻標識碼:A
1.我國伴生礦環境安全現狀及管理概述
一直以來我國對伴生礦資源開發都十分重視,并且將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的重心置于尾礦及廢礦處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隨著伴生放射礦開采規模的加大,給相關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在現行的輻射安全標準體系當中,《放射環境管理辦法》、《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及《放射性廢物管理規定》是主要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對伴生礦環評制度、監測監督以及檢查制度等均提出了規范性要求,為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參考。但不同的法規之間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也就造成了監管主體的差異性,可能會讓實際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矛盾,會對監管工作的成效產生一定影響。總體上來看,在伴生礦安全管理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體系,但體系當中部分環節還存在一定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
2.伴生礦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在伴生礦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持續性的采礦作業會對地表植被產生破壞作用,使得伴生礦暴露出來。部分礦物可能在風力或雨水作用下出現遷移,導致大氣環境及周圍水源受到放射性污染。
(2)伴生礦開采期間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水。這些廢水當中某些物質的放射性水平要遠高于正常水體,甚至超出標準規定。同時,這部分廢水當中存在大量懸浮物。若未進行針對性處理,將其排放到正常水環境當中,將會導致放射性核素富集,對水質產生嚴重影響,并威脅到生物健康。
(3)在伴生礦產品加工過程中,某些放射性物質會被濃縮,最終獲得的加工成品放射性含量較原材料更高,會對環境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4)伴生發射性礦礦井及加工車間環境輻射水平較高。如果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配備防護性設施或防護性設施無法達到標準要求,會對工作人員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3.影響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的相關因素分析
(1)發射性污染控制標準有待完善。在伴生礦廢棄物管理方面,我國對放射性廢水排放具有明確標準及規定,但對廢氣、廢渣等卻沒有明確的分類標準及處理規定。伴生礦廢渣是導致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由于相關標準的缺失,造成伴生礦廢渣管理不夠規范,對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整體成效產生了一定制約。
(2)資金保證制度存在缺失。要充分落實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必然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無論是工作人員保護、廢渣處理,還是周圍環境的保護都需要一定成本投入。這無疑會增加礦產企業的整體運營成本。由于資金保證制度的缺失,部分礦產企業迫于經濟壓力,并不會在輻射安全管理上投入太多資金,使得相關工作流于形式,無法充分發揮效能。
(3)分類管理工作不夠到位。不同類型的放射性核素在活度濃度限定值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某些礦產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并不高,并不需要進行針對性控制;還有一些伴生礦的品位較高,通過一定的技術處理,能夠對鈾、釷等資源進行再利用。因此,需要對伴生礦進行明確分類,通過分類管理來提升管理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但從目前來看,分類管理并未得到普及,相關工作還未能落實到位。
4.加強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及防護的有效策略
4.1 充分發揮監管機構導向作用
在加強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及防護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監管機構的導向作用,督促礦產企業規范化管理,盡最大可能控制伴生礦輻射源。我國礦產企業數量較多,且規模差異較大。在伴生礦開發環境統一監管的基礎上,可以地方輻射環境監管機構如輻射環境監督站為責任單位。責任單位要結合地區礦業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技術指導文件,并逐步完善監管制度。通過技術措施引導礦產企業對伴生礦開采活動進行規范化管理,將發射核素控制在限定范圍內。具體監管過程中,可采取分層監管模式,對于不同類型的污染源,實施具有差異性的管理方案,避免因為管理同質化而降低管理工作效率。由中央監管部門實施統一化監督,對龍頭型礦產企業進行重點管理;地方監管部門則對地區礦產企業進行監督、引導。
4.2 完善采礦公司內部管理
采礦公司本身應該積極響應相關監管部門的工作,做到自覺自律,并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工作。一方面,公司內部要建立健全內部監管機制。公司可指派專人來負責采礦輻射安全管理。輻射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標為保證員工、周圍環境及居民不受到輻射侵害。通過一定措施,將輻射控制在限定范圍內。同時,公司內部需要制定出標準化生產流程,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采礦作業時,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一旦發現違規行為,給予通告及懲罰,以示懲戒。公司內部監管部門還要開展定期輻射安全檢查或不定期抽查,督促相關工作按規定執行。公司還可邀請上級環保部門進行視察、指導,及時發現管理漏洞并修復。另一方面,公司要對采礦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方式進行合理規劃、指導。為控制工作人員輻射吸入量,可適當縮減原料庫及暫存庫人員的工作時間,盡可能避免加班工作。在進行原礦及廢渣處理時,盡可能通過機械操作,并要求機械操作人員與原礦及廢渣保持一定距離。在磨礦作業時,要求實施隔離操作或密閉操作,降低工人與放射性物質的接觸頻率。除此之外,還要加強作業區通風換氣速率,以此來降低作業區放射物濃度。
4.3 加強采礦廢水及尾礦處理
采礦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廢水及尾礦必須進行回收及凈化處理,其中發射性核素如鐳、鈾等經回收后,能夠再次利用。主要處理方法包括離子交換法、中和交換法等。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采取微生物法進行處理
結語
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完善過程中,需要監管機構及采礦公司共同參與進來,形成合力,共同創建出良好的采礦環境。除了要做好管理工作外,也要重視環保技術、隔離技術、新型采礦技術的應用,借助技術手段進一步控制伴生礦輻射源,避免放射性污染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危害。
參考文獻
[1]魏方欣.伴生礦開發利用輻射環境管理機制探討[J].中國環境管理,2012(5):26-30.
[2]劉曉超,杜娟.伴生放射性礦山輻射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J].鈾礦冶,2013(2):104-108.
[3]李全省.新疆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輻射安全和污染問題探討[J].新疆環境保護,2013(3):25-28.
[4]蘇永杰,封有才.我國伴生放射性礦環境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討論[J].輻射防護通信,2007(1):23-27.
[5]閆雙華,馬艷芳,喻亦林.云南伴生礦中的放射性與輻射環境監管[J].中國礦業,2015(2):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