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韞琪
家鄉沈陽,是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素有“東方魯爾”的美譽。鐵西區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有上百家裝備制造業企業,這里也有一群平凡而偉大的技術工人。
參觀了中國工業博物館,我了解了許多工業知識。遼寧廣播電視臺的“超級技工”及中央電視臺的“大國工匠”,讓我對這個群體肅然起敬。這個群體身上,洋溢著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他們從事基礎而平凡的工作,熟練巧妙,專注投入,一絲不茍。他們技藝精湛,精益求精,高效嚴謹;他們一以貫之,數十年如一日,做一件沒有盡頭的事。2016年9月,“盛京大工匠”評選活動拉開帷幕。隨著評選工作的推進,沈城再次掀起了一陣學技術、肯鉆研的工匠熱潮。
從古至今,中國從不缺少“工匠精神”。《莊子》中就記載了庖丁解牛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這個典故體現的就是“工匠精神”。我們國家有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傳承史,只要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并努力去踐行,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匠人。堅守本分,不斷進取,努力鉆研,支持民族工業發展,傳承“工匠精神”。
今天的中國,不僅能在高尖端科技實現領先,華為、聯想、海爾、格力等中國企業位于世界前沿,而沈陽裝備制造業在振興東北經濟的大潮中奮勇前行。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國人專注走心、追求極致的體現。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成語——獨具匠心。它是具有獨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術或工藝方面有創造性。盛京大工匠也提醒我,激勵我,使我在學習中做到無差錯、無拖延,磨煉耐心,經營細心,堅定決心。多堅持,多努力,對待學習不驕不躁,始終如一。細心學習課本上的每一個知識點,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決心克服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傳承“工匠精神”,做幸福沈陽的推力者。
(指導教師:王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