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梓旗
寧靜的夜,褪去了所有繽紛和喧囂。清涼的晚風,溫柔地撫弄著潔白的窗紗。空氣中彌漫著熟悉的藥香,苦澀而淺淡,仿佛正醞釀著一段舊時光,一切都顯得那么古樸、靜謐。
朗月的光影轉過窗欞,轉過案幾,靜靜地投射到墻上那一面面鎏金的錦旗上。每當我看到那些繡刻著“醫者仁心,妙手回春”的錦旗,我的心中便不禁涌起自豪與敬意。
此刻的父親正手捧醫書,面容沉靜專注。他細細地研讀,不時還用筆在書上勾畫,時而又停下來皺眉思考。我知道,那是一片深邃的海,只屬于父親的海。在那里,所有的名利不過是掠過海面的微風。在父親眼中,這一刻,只有他的藥方,能與心靈共舞。
聽媽媽說,從爺爺那輩開始,家里就開了中藥鋪。爺爺飽讀醫書,苦心鉆研醫術,是遠近聞名的中醫,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多年來,爺爺救治了數不清的患者,被患者尊稱為“神醫”。父親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從小耳濡目染,酷愛“歧黃之術”,也立志像爺爺一樣懸壺濟世。記憶中,兒時的我最羨慕身邊的小伙伴被爸爸高高舉起,我卻只能一次次望著爸爸遠去的背影,任思念的淚水肆意流淌。爸爸總要踏上求師之路,不斷提升技藝,那次北京學習一去就是三年。至今,我仍清晰地記得他到家時擁抱我的手臂。他輕輕捧起我的臉,眼里含著一絲愧疚與不安。我也清晰地記得爸爸那句“學無止境”的感嘆。
房門輕響,只見爺爺滿臉喜色地快步走來,精神矍鑠,不似七旬老人。“我想到了,用蟬蛻入藥,蟬蛻清音。”爺爺興奮得像是發現了寶貝。“一定又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病情了。”如今的爸爸已坐鎮中醫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遇到難癥,爺爺常常和爸爸一起討論。
果然,爸爸剛才還緊皺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來。爸爸連忙俯身疾書,又仔細審視一番后,將寫好的藥方遞給爺爺。窗外月光如水,屋內燈光如豆,爺爺和爸爸正并肩商討治療的方案。房間里,藥香愈濃,仿佛銅鼎里焚盡的淡淡檀香,一絲絲地渲染,又仿佛歲月里積淀了多年的泛黃長卷,一寸寸地展開。凝望燈光下的爺爺和爸爸,我忽地發現他們的目光如此相似,睿智清澈,似有一道星光熠熠生輝。
有一種情誼,深厚如山,巍巍可依靠。有一種大愛,清澈如水,潺潺潤心底,滌蕩著年少的心,讓我明白堅持和執著屬于世間最高尚的情感。
(指導教師:王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