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端益民
設備“身份證”為發電企業帶來哪些效益
特約撰稿人: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端益民
本文僅介紹建立發電集團統一的設備編碼體系即設備的“身份證”,對于集團級技術監督能夠帶來哪些增值效益。
技術監督通過三層手段實現:制度——平臺——數據。
制度,提供組織保障和技術標準;
平臺,是工具;
數據,是抓手。
以設備為核心,建立設備技術管理模型,動靜結合,集團、電廠通過技術監督平臺對業務和數據雙通道貫通管理,設備故障遠程專家診斷、運行方式遠程優化指導。
針對集團下屬發電類型,尋找各發電類型的典型設備,比如火電,找到核心的50個設備,要求每個下屬電廠的發電機、汽輪機、磨煤機、給水泵等設備編碼必須標準。方便集團通過關鍵字調用。可解決如下問題:
1.數據源
人工抄表、填報、錄入
定期試驗、報告
系統自動采集(SIS)
業務系統(ERP)數據抓取
2.知情權
使下屬企業在主輔機設備管理方面的情況能夠通過數據抓取,使集團側可視。
3.對標
電廠對標,通過對主要數據提取進行對標
機組對標,通過對同類型的機組進行對標
設備對標,通過統一設備編碼,動靜態參數進行對標
4.評優,提升設備可靠性
根據設備管理的重要性,對集團下屬各電廠的主要設備進行管理,建立設備統一的編碼,構建集團、電廠、設備為樹結構的主設備體系,建立設備的動靜態臺賬,抽取設備的設計參數、實施參數、檢修記錄等數據,進行設備的統一性管理,指導和提升集團各電廠設備管理的。

統一設備編碼可以通過SIS/ERP系統取得數據
已經統一部署ERP系統的集團,對各電廠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可實現系統高效利用以及業務數據的真實可靠,減少技術人員的重復性設備數據的管理,技術監督平臺系統設備管理的數據源可以直接使用ERP系統設備業務數據。
為實現ERP系統與技術監督系統設備數據的貫通,需要統一兩套系統中設備編碼,同時為了實現各電廠的設備對標,需要統一集團設備編碼。集團統一設備編碼后,可以通過不同維度對設備數據進行抽取。

設備編碼采用統一標準避免重復投資
由于集團設備編碼統一性的要求,需要對集團各電廠的設備進行統一編碼。針對集團各電廠設備KKS編碼目前的現狀,有以下兩種設備編碼統一的方案,具體如下:
1. 以技術監督平臺要求統一設備KKS編碼(主要設備編碼統一)
以技術監督平臺目前管理的設備范圍,對管理需求的主要設備進行編碼統一,與電廠原有編碼體系建立映射關系,實現集團技術監督平臺設備編碼的統一,滿足平臺數據抓取后的統一處理、分析和報表。
這種方案對集團、電廠造成的影響較小,投資較小,短期實現較快,但是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設備KKS編碼不統一的問題,如果集團技術監督平臺深化應用,擴大設備管理的時候,問題將會產生。另外集團其他的系統,如ERP系統、數據實時監控系統等等對設備統一編碼的需求不能夠滿足。
2. 以集團設備管理需求建立統一設備KKS編碼(設備編碼統一)
以技術監督平臺需求為契機,推動全集團設備統一編碼,對各電廠參差不一的設備KKS編碼體系進行整體梳理,重新依據集團的統一的KKS編碼標準建立各電廠KKS編碼體系,并與原KKS編碼體系建立映射關系,保證集團、電廠現有信息系統的應用。
這種方案的處理,不僅實現了電廠編碼體系的標準化、統一性、結構性,也能夠實現集團的各電廠KKS編碼體系的統一,滿足集團技術監督平臺、ERP系統、數據采集系統等設備統一管理的需求。但是這種方案投資大,工程量大,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