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學亮
(福建晉江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福建 晉江 362251)
4×382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化學設備運行管理與人員結構改進措施
羅學亮
(福建晉江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福建 晉江 362251)
本文以晉江燃氣電廠為例,闡述自建廠初期開始化學設備運行管理的分工變化和化學人員逐步縮編的優化改進,實現化學設備的科學管理和化學人員的全能發展。
燃氣電廠;化學設備;全能;運行
近年來,隨著全球環境不斷惡化,帶給人類的環保壓力日漸突出,為保護環境,電力能源結構也發生著改變。晉江燃氣電廠是福建LNG總體項目的十個子項目之一,屬于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1528MW,配4臺F級(382MW)燃氣—蒸氣聯合循環機組,總投資約50億元。#1機于2009年1月投產,一期工程于2010年10月全部竣工。晉江燃氣電廠是福建“十一五”重要電源點建設項目,它的建設有利于能源和環境協調發展,對優化福建能源結構,改善電網電源結構和運行條件,減少環境污染,增強電網的調峰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中化學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尤其是要制備合格的除鹽水和污水處理回收利用,關系到全廠生產、生活用水能否正常供應,汽水監督、水質控制、氫氣供應等,直接影響到機組的正常運行。化學設備在電廠中不可或缺,它在電廠生產運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與傳統的燃煤電廠相比,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中化學運行設備更為精簡,以晉江燃氣電廠為例,主要包含:原水(水庫湖水)供水系統、凈水站系統(含機械攪拌澄清池、重力式空氣檫洗濾池)、工業水系統、消防水系統、復用水系統、生活水系統(含二氧化氯加藥設備)、除鹽水制備系統(含超濾、一級/二級反滲透、EDI)、機組和啟鍋爐內加藥系統、水汽集中取樣系統、電解海水制氯加藥系統、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含油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供氫系統以及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等。
(2)制備高品質的除鹽水是化學設備運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關系到發電機組能否正常的將熱能轉化為化學能、化學能轉化為機械動能、最后轉化電能。除鹽水在其中扮演著能量傳遞的重要角色,其制備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水在電廠中起著能量傳遞的重要作用。在建廠初期,為保證化學設備盡快投入正常運行,以確保主機設備的安裝試運,化學人員必須首先制備合格的全廠生產、生活用水。
2.1 建廠初期的人員結構
在化學設備投運初期,一方面需要設備連續運行調試,另一方面運行人員對新設備還不能熟練掌握,故需要配備較強大的人員隊伍。以晉江燃氣電廠為例,化學運行人員實行4班3倒的方式,人員組織結構如圖2所示。
2.2 穩定運行期的人員結構
化學設備投運3年后,隨著全廠機組逐步投入正常運行,以及燃氣電廠調峰作用越來越突出,根據日起夜停兩班制運行的實際情況,化學運行人員可逐步轉為4班2倒的方式,即只上白班和中班。隨著運行值班人員的熟練掌握崗位技能,每班只設1人值班,即生產管理2人,運行值班4人,總共配置6人。

圖2
化學人員雖大部分能夠獨當一面,但受專業局限性影響,作為輔助崗位在整個電廠生產運行中的上升通道是比較狹窄的,近年來也出現了人員向外專業、機關后勤以及向外流動的情況。從發電企業對人員長期培養和提升的角度,從個人未來長期發展的空間考慮,都需要對化學管理作出優化提升。晉江燃氣電廠近年來也在逐步嘗試對化學設備的科學管理和人員結構的合理配置。
3.1 化學設備系統分工管理的改進
為使化學運行人員能夠逐步向集控運行靠攏,培養一專多能,跨專業提升,實現全能值班員的目標,我們通過對集控運行人員實行全員與分批參與、理論與現場結合培訓和每值配備1名化學專業人員等措施,實現將大部分化學設備運行向集控全能運行轉移的過渡融合。如原水(水庫湖水)供水系統、工業水系統、消防水系統、復用水系統、生活水系統(含二氧化氯加藥設備)、機組和啟鍋爐內加藥系統、水汽集中取樣系統、電解海水制氯加藥系統、工業廢水處理系統、含油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供氫系統以及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等,通過2年的融合,基本能夠實現平穩過渡。在過渡期間可能出現操作標準不統一、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以及現場管控有死角等各種問題,這期間更需要專業管理人員對制度標準的建立完善、人員的管控到位和現場的把關,管理人員與運行值班人員齊心協力才能確保各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3.2 人員配置優化
化學設備部分向集控運行轉移之后,剩余最為關鍵的制水設備:凈水站系統(含機械攪拌澄清池、重力式空氣檫洗濾池)、除鹽水制備系統(含超濾、一級/二級反滲透、EDI)則仍然需要更具備專業技能水平的化學人員進行操作和監管,但只需1人白天值班制水即可。化學人員的職責重心則向監督轉移,并且與化驗人員逐步實現融合。通過將原來的化驗人員與化學運行人員實現合并,對水汽化驗監督、油務化驗監督、環保儀表管理和制水崗位的人員往全能方向進行培養。從而實現化學設備化整為零,向集控全能運行轉移;化學人員更注重監督職能,往全能化驗員、化驗師方向培養;縮減化學人員編制,截至目前,晉江燃氣電廠已經實現化學班員加班長總共5人,化學環保專業管理人員2人的精簡人員結構。實現了公司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理念,實現個人專業局限向廣闊發展空間的突破,最終向企業與個人共贏的良好目標前進。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具有以下幾點優勢:一是與燃煤電廠相比,化學設備少了煤、脫硫脫硝等繁雜工作;二是作為調峰電廠,日起夜停,運行人員上班時間可實現優化,化學設備夜班基本實現無人員值守;三是燃氣電廠更為環保、占地面積小,化學運行工作量減少等。
在燃氣電廠中,化學設備運行管理和化學人員的結構優化將更容易實現。晉江燃氣電廠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嘗試,實現了化學設備運行向集控全能運行的轉移,且能夠實現設備的可控、能控、在控的科學管理;化學人員大量縮編,并且實現了向跨專業、全能化驗方向發展的良好態勢。今后,在設備管控上將向更高標準執行,在化驗監督工作上做細做強,確保化學設備運行、化驗監督兩不誤。高標準、嚴執行,確保機組設備安全、經濟、穩定、高效運行,實現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雙贏。
[1]韓旭. 中國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4).
[2]吳仁芳,徐忠鵬.電廠化學[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Q/FJGPC-G002-2014,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化學運行規程[S].

TM611;F426
A
1671-0711(2017)03(上)-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