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峰,張文龍
(順益體系(集團),廣東 珠海 519020)
立磨磨輥軸承潤滑油起泡的原因探究
張連峰,張文龍
(順益體系(集團),廣東 珠海 519020)
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時常會遇到油品起泡的問題。本文結合某水泥廠的實際案例,通過對起泡問題的分析,對油品、設備進行逐步排查,結合油樣檢測等技術手段,找到問題根源并加以解決,提供了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思路。
潤滑油;起泡;油樣檢測
某水泥廠立磨磨輥軸承潤滑是通過集中潤滑系統來實現的,原使用S牌220粘度合成閉式齒輪油,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起泡的問題,后更換B牌220粘度合成閉式齒輪油,使用三天后油箱中的油品仍出現大量起泡的問題。
潤滑油在循環使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帶入空氣,油品被攪動、振蕩后,會產生泡沫,油品中的泡沫破裂、空氣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少量的泡沫層是允許存在的,然而油品大量起泡會破壞油膜,加速油品氧化,形成氣阻,對設備造成危害。
所以,為避免設備可能出現的損傷,應盡快尋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加以處理。
油品起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歸納為兩大類:油品本身和外界因素影響。
油品本身的因素包括:油品中的抗泡劑消耗殆盡;油品發生氧化變質等。
外界因素主要包括:設備及使用方面和外界污染物質。
回油孔距離液面過高,回流的潤滑油沖擊液面導致起泡;回油孔距離出油孔過近,油箱容積過小,油品循環速度過快導致油品沒有一定時間釋放空氣導致的起泡;油泵漏氣,導致系統中被帶入過多的空氣導致的起泡等,都屬于設備及使用方面的問題。
外界污染物質:堿性物質、皂類物質;多孔性的灰塵、物料會吸附消泡劑等。
基于上述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進行逐一排查。
圖1為該水泥廠立磨磨輥潤滑油站油箱內油品起泡的情況,油品的外觀發生了明顯變化,由澄清、透明黃色液體變為墨綠色。
首先,需要對油品的基礎性能進行檢測分析,我們將同批次的新油及正在使用中的油品(以下簡稱舊油)進行了油樣采集,并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如表1。

圖1

表1
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基礎油粘度、酸值等變化不大,說明起泡不是由于油品本身氧化、變質等原因引起的,而油品的色相、抗泡性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油品本身的問題排除之后,再對設備進行排查(回油孔位置,油泵、流量等進行檢查)(圖2)。
經過仔細檢查,設備方面可能引起起泡的因素基本可以排除,接著檢查是否有外界污染物質對油品造成了影響,最簡單直觀的方式是檢查過濾系統。

圖2
檢查油箱內壁及過濾系統時發現,存在墨綠色粘稠狀物質(圖3)。

圖3
為確定是否是這種物質導致了油品起泡,或油品起泡和該物質有關,亦或是油品氧化、變質產生的沉淀,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手段,對其進行檢測,分析。對油品進行元素分析及紅外光譜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元素分析結果(部分)
元素分析結果有一定差異的是鐵元素及磷元素,鐵元素含量增加,為設備磨損產生,磷元素含量降低,說明油品中的抗磨添加劑被消耗。這里銅元素含量沒有增加,可說明磨輥軸承保持架狀態良好,油品外觀顏色發生變化與其無關(若磨輥保持架被磨損、腐蝕,二價銅離子可能會使油品外觀呈綠色)。
通過圖4對比可以發現,新油的基礎油、添加劑特征峰明顯,而舊油的添加劑特征峰雖明顯,但基礎油特征峰被打亂,在2800-3000區間出現平行雜峰,說明有其他類型的油品混入其中。
而能混入其他類型油品的部位,或能接觸其他油品的部位,為磨輥密封處,現場調研發現,磨輥密封采用的是某品牌的通用型礦物基礎油的鋰基脂(圖5)。

圖4

圖5
目前所使用的抗泡劑主要分為三類:硅類、非硅類及復合型三種,這三種消泡劑的主要作用都是增大液體與空氣界面的表面張力,從而使氣泡快速破裂,達到消泡的作用。
相關資料顯示,鋰基脂的稠化劑屬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一種,呈堿性,會降低表面張力,對泡沫的形成有利。所以,潤滑油中混入一定量的潤滑脂,其中的稠化劑會抵消或降低消泡劑的作用,從而使油品起泡。
以上所有的檢測、分析、推論,顯示油品起泡的原因是磨輥密封潤滑脂混入導致,這個結論是否正確,需要進行驗證。
通過與油品廠家的協調溝通,將該款潤滑脂及油箱內壁、過濾網上的異物,進行了采集,提供給廠家實驗室,廠家進行了相關的試驗論證,針對目前狀況,提供了新型的消泡劑,按照規定的比例在油箱中進行了添加,10分鐘后有了明顯改善,兩小時后,僅存在少量泡沫層(圖6)。

圖6
雖然,目前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根本性問題沒有處理,隨著抗泡劑的消耗以及潤滑脂的泄漏,仍會出現問題,那么就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徹底解決泄漏的問題。
首先,利用停機時間,檢查并對密封情況進行維修,并在日常生產操作過程中,注意穩定入料粒度,維持好料層厚度等,盡量避免“磨振”的發生,防止磨輥密封受到影響。
其次,我們知道,在正常運轉狀態下立磨需要通熱風,干燥物料,風溫在180℃以上,所以該處的潤滑油需要選擇合成油產品,而磨輥密封脂也處于該工況溫度下,但目前該立磨使用的密封脂為通用型礦物基礎油的潤滑脂,其工作溫度無法適應該工況環境,高溫下很容易造成油脂軟化、流失等問題,這也是導致油脂泄漏的主要因素。
通過與設備廠家的溝通以及設備潤滑推薦說明說書的推薦,該設備的磨輥密封潤滑脂使用的應為一款全氟聚醚潤滑脂,全氟聚醚潤滑脂其耐高溫性能優良,最高使用溫度可達到300℃以上;實踐證明,即使少量泄漏也不會對潤滑油造成影響。
通過添加新的消泡劑及對磨輥軸承密封脂的更換,解決了起泡的問題,目前設備運轉狀況良好,未發生同類問題。
油品起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應因地制宜,做好現場的調研工作,對設備關鍵點進行逐步排查,結合科學的監測、檢測手段對工況、環境、油品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加以解決。
[1]鄧廣勇,劉紅輝,李純錄.潤滑油的抗泡劑類型和機理探討[J].潤滑油,2010(6):25,3.
[2]王寧,朱元琪.潤滑油抗泡性能的研究[J].石油煉制與化工,2000(3):31,3.

TQ172
A
1671-0711(2017)03(上)-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