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羅歡歡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的手機里至今還留著一張視頻截圖:
“列車過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后是一片山區,火車在山腰上走,而且是盤山路。一百個車皮,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后面。你看著這一百個車皮的長龍,在崇山峻嶺里轉,氣勢磅礴,不得了。”
2017年全國兩會,重慶代表團小組討論之時,黃奇帆如是回憶自己目睹紀錄片中歐班列過阿拉山口口岸的一幕。他甚至建議重慶電視臺應該把這個畫面播出來,“太了不起了”。
兩千年前,駝峰之間的瓷器、香料,穿越漫長的絲綢之路,抵達歐洲貴族們的寢宮。千年之后,遠東到歐洲依然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線,稍有差別的是,飄洋過海的瓷器香料不再是貴族專屬。
2011年3月,列車飛馳的轟鳴聲,代替了回響千年的聲聲駝鈴,重慶發出第一趟中歐班列——鐵路開始成為海運、空運之外連接歐洲的第三條運輸大道。義烏的小商品、珠三角的服裝、福建的建材與家具……“made in china”聯系著大陸另一端的萬家燈火。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之后,中歐班列從重慶逐漸擴散,鄭歐、漢新歐、蓉歐快鐵、長安號……交通運輸部今年4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開行39條“中歐班列”,到達10個國家15個城市。
相比從第一列中歐班列開行到第兩百列,用時三年零三個月,2016年,途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歐、中亞班列超過1200列,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都實現了常態化運作。
按照規劃,互聯互通是貫穿“一帶一路”的血脈,而交通基礎設施聯通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
三年多來,如枯木逢春,千年之路吐露新枝。陸上新亞歐大陸橋橫空出世,中歐專列迎來爆發式增長。海上,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到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都留下了中國建造的印記。未來,從遠東到歐洲,這些港口將勾勒出新的航線。
重塑物流業
列車要橫跨亞歐大陸,其難度并不亞于千年前的長途跋涉。
另外,要通過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六個國家海關,如果沒有通關協議,火車要走走停停過關檢。
此前南方周末曾報道,為了開通渝新歐,重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通過海關總署,把六國海關官員請來,討論便捷通關事宜。最終,重慶拿到了歐盟二十多個國家的海關申根協議,貨物在重慶集裝箱海關檢過了,其他國家不用再重復關檢。
深圳市匯勤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業務主管陳糾鵬主要從事中國到歐洲的貨運代理。據他介紹,在沒有中歐班列之前,去往歐洲只有兩個選擇——空運或者航運。
空運雖然快,但成本非常高,航運雖然低廉,但要一個月,“大量客戶因此高不成低不就,類似筆記本、手機這類貨物貨值高,對上市時間有要求,走航運太慢,走空運又太貴,在貨運市場一直都是尷尬的存在?!?/p>
陳糾鵬曾給客戶們算過一筆賬:從重慶、成都發往歐洲的電子產品,過去走航運至少要50天,其中在長江上就要20天?,F在走渝新歐,只要14天。
在39條“中歐班列”中,義烏成為目前開通中歐班列運行線路最多的城市,其中去往馬德里的班列是全世界行程最長的貨運班列,全程要穿越7個國家,總共13052公里。西班牙、阿富汗和俄羅斯班列已實現常態化運行。
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2016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702列,其中成都和重慶合計開行866列,其余城市共計開行836列,返程班列572列。
根據國家發改委頒布的《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歐班列在2020年的計劃目標是年開行5000列左右,這意味著接下來三年,運力要實現翻番。
陳糾鵬說,不僅他們公司,整個行業早已開始中歐班列的市場布局,“中歐班列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未來一旦穩定化、常態化,無疑將成為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等待黎明的“遺珠”
遠東通往歐洲的航線具有點石為金的魔力,“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后,一些“遺珠”正在被重新擦亮。
與新加坡港同處于馬六甲海峽東岸的皇京港項目,便是其中之一。馬六甲皇京港距離新加坡港不過一百多公里,但卻始終被其壓制,皇京港項目因此承載著馬來西亞爭奪“馬六甲第一港”的勃勃雄心。
馬六甲皇京港項目是一個大型的填海綜合發展項目,屬于馬來西亞國家級二號工程,占地1366英畝,總投入約800億人民幣。預計2019年深水港項目完成之后,將超越新加坡成為馬六甲海峽上最大的港口。
項目由一個名為凱杰發展的馬來西亞本土公司牽頭建設,參與其中的還有中國電力建設、深圳鹽田港及山東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
比起皇京港,瓜達爾港是一顆真正的遺珠,成為“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的起點,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會點。
歷經三年修復,瓜達爾港于2013年11月13日迎來首航儀式。首航儀式上,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激動地宣布:“今天標志著新時代的黎明。”
在他眼中,瓜達爾港也許就是下一個迪拜。
同樣等待黎明的還有位于印度洋航道中心點的斯里蘭卡。
這里素有“東方十字路口”的美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也是連接亞非、輻射南亞次大陸的重要支點。斯里蘭卡希望借此將自己打造為印度洋航運、金融和物流中心,這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幾乎不謀而合,港口城正是雙方契合的產物。
港口城項目,70%的資金來自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商業貸款,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標桿項目,也是斯里蘭卡目前單一最大的外國投資項目。
不久之后,科倫坡將多出7%的土地。主題公園、游艇碼頭、中央公園、酒店、醫院、會展中心將拔地而起,數萬斯里蘭卡人將踏上這片新土地。
更重要的是,這里將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新城將與科倫坡港口、機場、高速公路連接在一起,成為連接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區的重要經濟紐帶。
互聯互通,創造新機遇
“油氣絲綢之路”“電力絲綢之路”“信息絲綢之路”……不僅陸上、海上,而且空氣里,土層下,甚至在太空,各種形式的互聯互通都在講述著同一個故事。
緬甸電力嚴重短缺,半年前,因為中緬油氣管道修建,中緬油氣管道通過六個下載點向緬甸輸送了16億立方米天然氣,為當地發電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緬甸中部的敏因村終于通上了電。
55歲的吳博達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據央視報道,吳博達成了全村里第三個買冰箱的人,且開起了一家小超市,四十多攝氏度天氣中,冷飲很是暢銷。
與中緬油氣管道一樣,西北、東北、西南和東部海上的四大油氣戰略通道構建完成,此舉不僅實現國內油氣供應多元化,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而且成為“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組成部分。
相比“油氣絲綢之路”布局,電力聯通同樣表現亮眼。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電力企業海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593.7億美元,同比增長30%。
國家電網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數據顯示,作為國家電網開展國際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實施主體和執行平臺,中電裝備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十多個國家承攬特高壓輸電、跨國聯網、國家主干網、中低壓配網等三十多項大中型輸變電工程,帶動了電力技術、標準、電工裝備走出去。
國家電網更長遠的規劃是,以“一帶一路”國家能源互聯互通為突破口,經過洲內跨國聯網、跨洲聯網和全球互聯三個階段,到2050年將建成由跨國跨洲特高壓骨干網架和各國各電壓等級智能電網構成的全球能源互聯網。
油氣、電力聯通之外,中國移動率先啟動投資過百億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建設一條全長足以圍繞地球1.5圈的海、陸纜通信傳輸系統,確?!靶畔⒔z綢之路”暢通。
民營企業華為同樣深耕“一帶一路”。據華為烏茲別克斯坦分公司的工程師周斌介紹,在蘇聯工業體系幾近崩潰的情況下,華為在烏茲別克斯坦從無到有搭建當地通訊網絡。如今,烏茲別克斯坦四張通訊網中,華為鋪就了三張。
華為進入烏茲別克斯坦的18年里,烏茲別克斯坦的數字化率從不到10%提升到95%,手機普及率從不到10%提升到80%?!耙粠б宦贰币步o華為帶來了新發展機遇。最新消息是,2016年5月,中巴跨境光纜項目正式啟動,華為正是這一項目的承建方。
對“一帶一路”沿線的民眾而言,互聯互通實惠接踵而至。
比如,中國北斗系統將在2018年率先覆蓋“一帶一路”國家,“一帶一路”國家民眾將比其他地區早兩年時間用上中國的衛星指引方向。比如,今年3月,中國三大運營商同時宣布,將下調“一帶一路”沿線方向的長話資費。
可以預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開展,“一帶一路”將會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