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菊香
[關鍵詞]水族文化博物館;文物;保護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很多的民族文化和文物的存在環境都變得十分嚴峻,需要社會進行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博物館作為文物收藏的重要機構,在文物的保護過程中承擔了很重要的作用。
1 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情況概述
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是以是水族文化歷史發展變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集中體現,具有鮮明的水族文化特色。館內通過各種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對水族文化進行了全面詳細的介紹,其中包括水族概況、美麗家園、民族歷史與社會發展、水族文化、習俗與節日、欣欣向榮的水家新貌,這些內容集中分布在兩大展區、6大板塊,31個展位上。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水族馬尾繡、水書習俗和端節,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稱號的怎雷村,三都水各大寨、都江古城、水族銅鼓文化、剪紙藝術、水族舞蹈、水歌、水族喪葬、水族卯節等系列珍貴資料及藏品都盡收于館內。展品鮮明、文化獨特、形式精美,呈現了悠久的水族歷史和深邃的水書文化及多彩的水族風情。
2 水族文化博物館在文物保護中承擔的作用
水族文化博物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收藏研究,保護和展示等多種手段,加強對水族文化中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珍惜物品的收藏和對有紀念意義的遺物、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對一些承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物和藝術形態開展保護搶救工作,進一步延續水族文化在歷史中的傳承,為中華民族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2.1 對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和保護作用
文物作為歷史存在的有力證據,在文化研究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體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況和智慧水平,在歲月的長河中是一種獨特的存在。而博物館作為收藏保護文物的場所,在文物保護方面功不可沒,它既向外界展示了水族文化的文化遺產,另外也向來參觀展覽的人民群眾展示了水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對提高文化自信、了解中華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水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自稱“睢sui”,漢譯為“水”,水族先民由中原南遷,融入百越族群之后,很多中原古文化因子在水族生活中活態傳承了下來。漫長的歷史變革,讓水族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水族文化,這其中既有世界上歷時最長的節日“端節”,也有被譽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書,更有水族馬尾繡、剪紙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內容都會通過實物或圖片的方式在博物館內得以展現。通過這些實物和圖片可以讓人們對水族文化的歷史發展和演變有更深刻的了解,讓人們對水族文化產生興趣,在了解它的基礎上,去尊重水族文化、宣傳水族文化,讓水族文化在新時代釋放新活力。
2.2 通過博物館的形式讓文物在水族文化傳承中發揮作用
文物作為歷史存在的見證,它既是過往文明最好的說明,也是對歷史文化最好的傳承,每一件文物都書寫著屬于它的那一段歷史。而水族文化博物館里的文物就是對水族文化最好的展現。水族文化博物館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水族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它體現了我國對各民族豐富多彩文化的兼容并蓄。而對于文物的保護,不局限于那些可移動的文物,其中也包括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這往往也屬于博物館的管理范圍。有時因工作需要,博物館接受上級部門的委托,在一特定時期,對所在行政區域內的不可移動文物代行管理。從而為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方面的事例是舉不勝舉的。博物館對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
水族文化博物館內豐富的水族文化文物既為水族文化研究的提供了可參考的內容,拓展了更多的思路,為歷史的重現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隨著社會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提出,水族文化博物館會承擔更多的文物保護工作,一些現存的文化形式和內容都會成為歷史,它們會以獨特的形式在博物館內得以展現。博物館通過對相關文物的保護,間接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了推動作用,也為人們拓展眼界、豐富知識和情感培養提供了更好的場所。
3 結語
水族文化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水族文化相關文物和文化發展演變的場所,通過對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了解和研究水族文化提供知識、教育等條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一個專門展現水族文化的博物館,水族文化博物館不僅要更好的保護和傳承水族文化,更要助推水族文化走出山溝,走向世界,讓水族廣為世人所知,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羅春寒.水族文化博物館建設問題芻議[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04).
[2] 鄒丹丹.新時期強化文物保護管理的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5(14).
作者單位:
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