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關鍵詞]司法鑒定;啟動;審查
關于司法鑒定的定義,根據2005年頒布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司法鑒定管理決定》)的定義,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這是比較權威的定義,也全面的指出了司法鑒定的特征,即由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分辨提供意見。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行業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大,行業分工也越來越細,這對司法審判乃至整個司法程序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司法案件中如何去面對例如DNA的比對等專門性很強的問題?對待這些問題自然也要用科技的手段來加以解決,而科學技術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則可以解疑化難,運用不當則會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公安機關破獲案件的科技方法非常之多,如對現場留下嫌疑人的血樣、體液進行DNA比對,從而確定嫌疑人使塵封多年的案件得以偵破;對文書中的筆跡進行鑒定以辨明真偽;對死亡原因進行鑒定可以分別是否為兇殺案件,這在過去的以往幾乎是無法想象的。而最近的一些引起巨大轟動的冤假錯案,幾乎都是由于錯誤的司法鑒定引起。
1 案例—李逢春冤案
2000年4月的一個夜晚,山西省大同市一所中學女生宿舍發生一起惡性強奸案件,兩名初一女生被歹徒強暴,后歹徒逃竄。接警后警方迅速立案偵查,通過被害人對嫌疑人零散的體貌特征等描述進行了摸排,認為該校生物教師李逢春符合嫌疑人體貌特征,進而對李逢春抽血進行檢測,大同市公安局技術科確認李逢春的血型和案發現場被褥上遺留的精斑血型一致。由于李逢春系該校教師,受害人又是本校兩名初一女生,慎重起見公安機關將現場遺留的精斑和李逢春的血樣送往了省公安廳進行鑒定,令人吃驚的是,省公安廳的鑒定意見是“受害人褥面上精子DNA與李逢春血痕DNA譜帶位置一致”。
李逢春被拘留、逮捕,因為“老師強奸學生”,該案在當地引起了巨大轟動。可是在案件進行過程中李逢春一直強烈反映是鑒定出了錯,直至開庭審理時辯方仍強烈要求重新鑒定,庭審后由公安機關進行再次鑒定,這次血樣和精斑等檢材被送往公安部進行鑒定,公安部兩次鑒定的結論都是“所檢白色褥面上的精斑不是犯罪嫌疑人李逢春所留”,李逢春在被關押341天后重獲了自由,后真兇歸案后李逢春才獲得了真正的清白。
2 司法鑒定的規范
前述案例中,李逢春蒙冤入獄,就是因為省公安廳所作DNA鑒定科學度不高—只做了6個位點的鑒定。而冤案得以昭雪也是因為庭審中對鑒定結論以及其他相關證據進行了核查,后再次鑒定進行了9個位點基因的檢測,確定了精斑不是李逢春所留。
這一過程體現出司法鑒定的重要性,在科技爆炸的今天,相當數量的刑事案件都需要開展司法鑒定,如果鑒定的正確性和科學性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則司法鑒定必然有淪為冤假錯案的幫兇的現實可能性。
首先,針對刑事案件辦理中廣泛受到質疑的“自偵自鑒”應當加以改良,賦予各方當事人一定程度上自行鑒定和相應的救濟權利。例如在李逢春案中,如果李逢春一發現省廳的鑒定存在問題就能立即開展重新鑒定,那么冤案就不會發生,李逢春也不會由一個執教13年的教師糊里糊涂的淪為強奸犯嫌疑人而遭受近一年的羈押。
其次,本案在庭審時能得到法庭的嚴格審查是應當得到贊許的,如果法庭對省公安廳的鑒定予以采信的話,李逢春必然被認定為強奸犯而遭受刑罰。
最后,筆者認為,對司法鑒定意見的審查應當提早,其實在公安機關偵查階段李逢春已經提出了強烈的反對,現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243條規定:“對鑒定意見,偵查人員應當進行審查。對經審查作為證據使用的鑒定意見,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這也是經過實踐的檢驗作出的規定。
3 對司法鑒定的審查
達馬斯卡教授的論著中這樣寫到:“在為法院判決提供事實認定結論方面,常識和傳統的證明方法就遭遇了科學數據的競爭。這些數據往往概念復雜,數量非常豐富,而且有時甚至是違反直覺的。進而法院法院頻頻遭遇復雜的科學技術證據,只有那些擁有高度專業化知識或杰出技藝的人才能毫無困難地領會。”
對司法鑒定進行審查確實對司法人員提出了挑戰,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因為無法認知案件中的專門問題才需要開展鑒定。法律是一門經驗的學科,在古時代里司法者往往是具有豐富生活經驗的長著,那時的社會生活也較為樸素,司法者通過自身的經驗即可對案件作出判斷。
今日雖然司法鑒定這種科學證據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司法者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對司法鑒定進行審核,合理的運用鑒定意見來查明事實,例如2012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為此設立了我國的專家輔助人制度,該制度大大加強了對鑒定意見的質證效果,通過對鑒定的啟動、檢材的選取、檢驗的規范和標準、鑒定機構的資質以及鑒定的程序等各個方面進行審查,是完全可以對鑒定意見進行有效的評判的。
4 結語
司法鑒定作為查明案件中專門問題的有力工具,要對其設置有效的使用規范和審查規范,使其真正成為司法機關的助手,幫助司法機關查明事實,避免司法鑒定淪為錯案的幫兇。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