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與理解能力。要想打好小學語文聽、說、讀的基本功,開闊孩子的知識視野,積累作文的素材儲備,培養說話的素養,其閱讀是一個重要環節。因此,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掌握閱讀的技巧,擴大閱讀量,對孩子提高閱讀品味,獲得情操陶冶,情感的熏陶,提高語文成績都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閱讀技巧
一、在情感共鳴中加強閱讀素養的培養
每一個名篇佳作都充滿著藝術,充滿著情感,因此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面部表情要豐富,肢體語言要有激勵性,使學生在模仿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在閱讀中也能傾注全部情感,身臨其境與作者,與教材的故事情節產生情感共鳴。以文章喜而喜,以文章憂而憂,例如,閱讀《懷念母親》一課,作者通過介紹自己對兩位母親:生育養育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懷著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和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入:“母親對你最難忘的關愛是什么?你對你母親有過負疚感嗎?請你們能否舉出一些具體事例說明母親對你潤物細無聲的愛?”這無疑激發了學生情感,紛紛舉手發言,講述了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母子、母女心靈感應的故事,這時我就不失時機把孩子這種對母親愛的情感轉移到《懷念母親》上,學生的情感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進課文中對兩位母親的懷念,思想受到感染,與作者創作心靈產生共鳴,加深了對課文理解,其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創設寬松閱讀情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閱讀的原動力,是提高閱讀效果的最好保障,這需要我們的語文老師去創新營造,班級張貼閱讀的名言名句,后面班級讀書角,擺放各種學生感興趣的圖書,例如,孩子喜歡的《奧特曼》畫書,《腦筋急轉彎》《十萬個為什么》等,組織讀書交流會,分小組討論,讓每一位同學對讀書感受、體會、興趣、收獲等方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老師也可以創設班級詩歌,散文朗誦會,作文大賽,演講比賽,讀書知識比賽,手抄報展覽,讀書筆記品評,也可以播放少兒卡通片影視,學生感興趣知識圖片播放,音樂配音朗讀,目的就是通過多姿多彩的讀書情境,因勢利導,在學生好奇心中陶醉繪聲繪色的各種讀書活動,在強烈的求知欲中投入讀書活動之中,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三、根據年齡層次推薦一些給予正能量的勵志名篇佳作
當代作家,中國動畫小說大王沈石溪說過:“閱讀是一盞明燈,照亮你人生之路。挺起胸膛,抬起頭顱,勇敢地面對生活。熱愛文學,熱愛閱讀,熱愛書籍,匯給你終身帶來無窮的裨益。”大學教授曹文軒說:“讀書必須讀好書,尤其是少年兒童”。因此,語文老師在眼花繚亂的圖書中,要貼近孩子實際情況推薦一些正能量的好書,例如,7~8歲的孩子,這個階段孩子的知識、語法和認知能力有限的,只選擇一些以簡單與興趣閱讀為主就行了,可以推薦《三字經》《弟子規》《伊索寓言》《稻草人》《唐詩三百首》等;9~13歲的孩子,由于無須專業知識就可以理解書籍,這要推薦便于提高鑒賞能力、理解能力的圖書,例如,四大名著,《格林童話》《城南舊事》《安徒生童話》《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對于14—18歲的學生,由于這個階段是一個成熟的閱讀階段,可以推薦便于知識積累,發展潛力,理解與反思的文學有《駱駝祥子》《格列佛游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愛》等,要求學生對重點閱讀,培養學生分析、反省、批判綜合的能力。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讀書技巧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12歲之前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一生就不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闭f明好習慣要從孩子養成開始,一個好的讀書習慣終身受益,我發現我們的孩子閱讀習慣很差,他們閱讀這本翻一翻,那本看一看,心氣浮躁,很難靜下心來認真讀一篇文章,看一本書,都是處在走馬觀花式,看后一無所獲。那么如何在孩子閱讀中喚醒天性,喚醒心靈,點燃智慧之燈,首先要端正態度,追求精品深閱讀,領悟性閱讀,其次閱讀掌握技能技巧,老師要加以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良好的讀書方法,
1、閱讀前要準備好閱讀工具書:新華字典,成語詞典,詞典,讀書筆記,紅藍雙色筆,甚至參考書,以便做到字詞,讀寫,檢測,互動無障礙。
2、要制定好閱讀的計劃和目標,讓學生真正體會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哲理,一本好書,可以勵志一生。
3、要富有情感,全神貫注的閱讀,這樣感知閱讀內容的魅力,自己的情感隨著閱讀喜而喜,憂而憂。品讀就要求學生在讀中思考、體味、理解、升華,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
4、要對課文以及一些有啟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馬觀花,需用心體會,圈點批注,認真思索,讓學生讀后成為一個心態健康,心靈豐富的人。
5、要閱讀后養成寫讀書心得,可以發表自己的想象,感想,對文學作品進行品評,點出閱讀對人性的啟迪和精神的滋潤,讓孩子在領略文學經典的魅力時,體會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品的藝術特色,對人物形象作出自己的評價。
總之,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樣才能讓孩子保持輕松愉快的閱讀心態,從諸多名篇佳作汲取甘甜乳汁,極大豐富了作文素材儲備,提高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