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英,盧 堂
(云南省馬關縣中醫醫院,云南 文山 663700)
中藥與硫酸鎂濕敷治療輸液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
楊翠英,盧 堂
(云南省馬關縣中醫醫院,云南 文山 663700)
目的 探討中藥封包對輸液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發生輸液性靜脈炎的住院病人40例,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0例接受治療。對照組采用25%硫酸鎂注射液濕敷患處,實驗組采用自擬方復發黃柏粉用食醋調敷患處。均以3~4天為一個療程。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接受治療后的效果分析。結果 2組患者經過治療后進行效果對比,實驗組有效率和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結論 中藥封包取材方便、經濟實惠,是治療輸液性靜脈炎的有效方法,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中藥封包;硫酸鎂;輸液性靜脈炎療效
中藥封包是近年來推廣應用的一種中醫特色療法,比較方便、經濟、有效、實用。輸液性靜脈炎是靜脈輸液治療中最常見的并發癥,它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醫療費用,延長住院時間,也給繼續治療帶來困難。我科于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運用自擬方復方黃柏粉做中藥封包治療輸液性靜脈炎,對20例輸液性靜脈炎患者進行中藥封包治療觀察,取得良好療效,值得推廣運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0例患者均為我院住院病例,診斷符合表1《Maddox外周靜脈輸液性血栓性靜脈炎診斷分級標準標準》[1],40例患者均為有輸入高滲刺激性藥物的用藥史,其中微量泵入胺碘酮12例、輸注氯化鉀10例、微量泵多巴胺8例、微量泵生長抑素10例。向患者介紹詳細治療情況及配合要點,各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輸液性靜脈炎癥狀。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進行對照,分別使用25%硫酸鎂注射液濕敷和復方黃柏粉做中藥封包,以下稱為對照組和實驗組,詳細資料見表2。

表1 Maddox外周靜脈輸液性血栓性靜脈炎診斷標準

表2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情況分布
對照組:直接用25%硫酸鎂注射液浸潤無菌紗布后進行濕敷患處皮膚,治療范圍大于病變部位1~3 cm,用保鮮膜覆蓋,膠布固定,2~3次/天,連用3天。
實驗組:(1)藥物組成:黃柏100克、生大黃50克、虎杖50克、乳香25克、沒藥25克、冰片10克。(2)將以上藥物混合共碾成粉末狀,裝瓶備用。根據靜脈炎部位大小,取藥粉適量用食醋調成糊狀,攤于棉紙上敷于患處皮膚,范圍大于病變部位范圍1~3 cm,用保鮮膜覆蓋,膠布固定,每次6~12小時,每天更換一次,至靜脈炎完全痊愈為止。(3)觀察要點:密切觀察靜脈炎局部紅、腫、熱、痛緩解情況以及局部皮膚有無過敏反應,若出現紅、癢、水泡等過敏癥狀,立即停止敷藥,必要時使用抗過敏藥物處理。孕婦及皮膚過敏者禁止用。(4)療效評定:痊愈:注射部位疼痛和紅斑或紅腫消除;好轉:注射部位疼痛和紅腫明顯減輕;無效:注射部位疼痛和紅腫無緩解,甚至加重。
2組患者療效比較,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輸液性靜脈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是指在靜脈輸液時由于物理、化學及感染等因素對血管壁的刺激而導致血管的炎性表現。首先是穿刺點局部感到不適或有輕微疼痛,進而局部組織有發紅、腫脹、灼熱、疼痛,并出現沿靜脈走向條索狀紅線,久之可觸及條索狀硬結,嚴重者可伴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2]。所以,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輸液性靜脈炎的發生在所難免,作為護理工作者做好預防、護理和相關治療工作,同時掌握一些方便、副作用小、實用性強的防護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兩組治療作用機理:對照組:鎂離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對縮血管物質的反應,使血管舒張,解除血管痙攣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另外,因其高滲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組織的炎性水腫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實驗組:取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取大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取虎杖清熱解毒、活血定痛;取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取冰片清熱止痛、防腐止癢之功[2]。幾種藥物配伍具有涼血祛瘀,消腫定痛,清熱解毒之功效。從西醫理論解釋具備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降低血管通透性,恢復血管彈性的作用。
通過對兩組輸液性靜脈炎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提示,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復方黃柏粉取材方便,制作簡單,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1] 姚遠兵,王 卓,胡晉紅.輸液性靜脈炎的研究現狀.藥學服務與研究,2006,6:6(3)54.
[2] 凌一揆,顏正華.中藥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5,542.
本文編輯:王 琦
R543.6
B
ISSN.2096-2479.2017.05.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