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軍+卞瑞峰+馬嘯

在河南原陽縣韓董莊鎮荒莊村南邊,九曲黃河緩緩流過,它無數次泛濫和改道,留下了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河灘。20年前,從這里走出了一位黃河漢子,他窮則思變,艱苦創業,成為當地富甲一方的企業家。他自己致富后,甘于奉獻,不忘回報社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與貧窮交戰,全力幫助鄉親脫貧致富的時代贊歌。
他,就是河南宏達木業集團(以下簡稱宏達集團)董事長尚廣強。
他帶領20名青壯年勞力,白手起家,經過20年的打拼,成為當地有名的農民企業家
1956年,尚廣強出生在荒莊村。荒莊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荒涼,“冬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到處鹽堿地,就是不產糧”,這句民謠真實地反映了荒莊當時的現狀。1958年,村里改良土壤,把荒莊村一分為二,部分村民外遷到了其他村,全村100多戶人家,被一片片蘆葦坑包圍著。村民夏季打魚,冬季割葦,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經過一年的土地改良,一分為二的荒莊村又進行了合并,但貧困的生活仍然籠罩在人們的心頭。
尚廣強一家9口人,除了父母,還有兄妹7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雖然生活上時常靠鄉親們幫助,但仍免不了餓肚子,甚至窮得連煤油燈也點不起。
1978年正月初四,身染重病的老父親把尚廣強叫到身邊說:“孩子,我活不了幾天了,以后家里的事就指望你了,你得扛住啊!”當天上午,老父親就離開了人世。
因為家里窮,買不起棺材,村里老支書就囑咐幾個村干部刨了棵桐樹做了一口棺材,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為父親料理了后事。辦完父親的喪事,家里欠外債7000元,口糧也只剩下20公斤,兩個弟弟還要上學,一家8口人的吃飯問題像一塊巨石壓在尚廣強身上。
這一年,22歲的尚廣強為了討口飯吃,帶領全村7名青壯年勞力,專門從事采伐樹木,這一干就是7年。由于踏實肯干,他手里慢慢有了四五萬元的積蓄。
1994年,尚廣強帶領的伐樹工人已達60多人。為別人伐樹一輩子也富不起來,何不自己創業辦廠?有了創業想法的尚廣強,在朋友的幫助下決心創辦膠合板廠。
建廠房,購設備,買鍋爐,收木材,總投資需要上百萬元,要籌到這筆錢談何容易。從不服輸的尚廣強求朋友找親戚,先后借款15萬元,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在缺乏吊裝設備的情況下,他們全靠人力上,困了打會兒盹,餓了啃饅頭,大干了半個月,終于生產出第一批膠合板。1994年至1999年,由于受市場沖擊,周邊幾個縣規模小的板廠全部倒閉,而他的企業由于講信譽、重質量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
憑借吃苦耐勞的精神,12年間,尚廣強的企業穩步發展,產品出口美國、意大利等十幾個國家,成為新鄉市第一家民營出口創匯企業。
目前,發展壯大的宏達集團下設9個分公司,從事人造膠板、太陽能發電、房地產、綠色食品等行業。2016年,集團總產值達4.5億元,擁有國家專利56項,并先后榮獲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百戶高成長型民營企業等上百項稱號。
如今的尚廣強已成為中原大地上有名的民營企業家,在他的帶領下,700多名員工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他身懷感恩之心,默默無聞,真心扶貧一做就是20年
黃河灘區歷來是人們眼里的貧困地帶。在原陽縣,僅韓董莊鎮就有8個省級貧困村,全鎮貧困人口1121人。
飽嘗貧困滋味的尚廣強對窮人有著特殊的情愫。“我貧窮時群眾幫我,我富了絕不能忘記貧困群眾。”這是尚廣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也以切實行動演繹了一個個真實的扶貧故事。
荒莊村殘疾人尚建廠沒有上過學,父親是個殘疾人,母親長年生病,全家4口人連房子也建不起,是村里典型的貧困戶。1997年,尚廣強讓他來廠里上班。考慮他是個殘疾人,就讓他在廠里看守大門,月工資2000多元。不僅如此,尚廣強后來又把尚建廠的姐姐和弟弟也安排到廠里上班。如今,尚建廠不僅擺脫了貧困,家里還建起來一座兩層小樓,生活有了極大改善。
邢善偉今年49歲,是府莊村的一個貧困戶。母親早年去世,父親長年有病,還有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顧,家有3間土坯房,天上下大雨,房里下小雨。1995年,尚廣強把他安排到企業上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不僅翻新了老房子,還為兒子籌辦了婚事。提起尚廣強,他逢人就說:“尚總可是俺家的大恩人啊!”
集團副總經理侯杰是黑龍江黑河人,2006年從部隊復員,經戰友推薦,來到了宏達集團工作,并從一名普通工人走上了副總經理的崗位。如今,生活富裕的侯杰,還把父母接到了原陽,讓他們在這里安享晚年。他說:“真想不到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以前在老家,因為窮都抬不起頭,也沒人理會,現在回去,大家都熱情問候。”
在尚廣強心里,窮人的苦就是他的苦,群眾的難就是他的難。今年13歲的董美瑞是個孤兒,父親因犯罪被判入獄,母親改嫁。尚廣強得知情況后,親自把她接到了廠里,管吃住,供上學。為了照顧她的生活,還特意安排一名女干部做陪護。從此,這個年幼的姑娘,人生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20年來,尚廣強安置60多名殘疾人就業,去年以來又安置貧困戶80多人就業,使這些貧困群眾實現了脫貧夢想。
大愛無疆。尚廣強熱心扶貧不分地域,積極開展公益扶貧事業。陜西省佳縣是有名的國家級貧困縣,那里想安裝太陽能滅蟲器,但苦于沒有資金。尚廣強得知這一消息后,毫不猶豫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產品。2015年,某邊疆哨所官兵執勤時一直受蚊蟲叮咬,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尚廣強聽說后,主動與部隊聯系,帶領研發團隊,利用一個月的時間,研發出了太陽能滅蚊設備,并向該哨所捐贈了150萬元的設備,徹底解決了官兵受蚊蟲叮咬的問題。這些年,尚廣強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不忘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先后為汶川、玉樹地震災區以及慈善機構、貧困學生、孤寡老人累計捐款1100多萬元,使數萬貧困農民受益。
他創造了一個民營企業扶貧的新模式
村企共建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之一,尚廣強數十年如一日,幫助荒莊村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荒莊村有1100口人,是省級貧困村,村里基礎設施落后,20世紀90年代初,甚至連一條水泥路都沒有。從那時起,尚廣強就根據企業效益,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堅持一年為村里鋪一條路。10年過去了,他先后為村里修建道路10余條,共計9公里,使村里泥濘的街道全部變成了水泥路。
村里學校破爛不堪,他就重新翻修學校;村里沒有幼兒園,他就無償創辦幼兒園。孩子們上學的問題解決了,家長便能騰出時間打工掙錢,現在全村先后有40多名留守婦女得以進廠打工。荒莊村集體經濟薄弱,如今村里5名教師每年8萬余元的工資還全部由宏達集團解決。
2010年,宏達集團投資110萬元建設了老年活動中心和村委辦公樓,大大改善了村里的辦公條件,也為老年人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如今的荒莊村,已成為黃河灘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被鄉親們譽為“世外桃源”。全村100多戶村民,70%建起了兩層小樓,30%在外購買了樓房,一半以上的農戶擁有了家庭轎車。2014年,荒莊村率先在全鎮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不僅如此,10多年來,村里沒有一起上訪告狀的,沒有發生過一起治安、刑事案件,鄰里和睦,村風淳樸。
在精準扶貧緊鑼密鼓推進的今天,尚廣強也積極投身這場脫貧攻堅戰。今年,他先后與鎮里5個貧困村結成了幫扶對子,幫助他們于2018年實現脫貧目標。
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這是尚廣強一直堅持的扶貧模式。任莊村農民任為民,原來在宏達集團上班,不滿足于現狀的他想自己創業辦企業。他的想法得到了尚廣強的大力支持,在資金、技術方面,全力給予幫助。很快,他就建起了一個旋皮廠,專門為宏達集團進行配套生產,年創利潤20多萬元。至今,任為民的企業也先后安置貧困村民20多人,工人們每月工資都在2000元以上。
幾年來,尚廣強累計扶持周邊貧困村創辦木材加工企業120家,帶動全鎮4000人就業,一批貧困群眾由此告別了貧窮,步入了小康。
達則兼濟鄉梓。尚廣強這位從黃河灘打拼出來的民營企業家抱著感恩社會之心,用一腔熱血在牧野大地上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扶貧畫卷。
尚廣強熱心扶貧事業的先進事跡被新聞媒體報道后,新鄉市委、市政府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傳,以弘揚社會正能量,促進全市扶貧工作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