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旗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室內裝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逐漸從雍容華貴的要求轉向綠色環保的要求。在對室內進行裝飾裝修時,有些裝修材料和涂料都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危害人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因此,在對室內裝修設計時,要從綠色環保方面入手,從而避免或降低污染對居民身體健康和財產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室內裝飾;室內設計;綠色環保
1.室內裝飾裝修設計綠色環保施工的必要性
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室內環境的好壞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我國不斷的向城市化發展,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漸演變為生態環境問題。在對室內進行裝飾裝修設計時,要對室內的綠色環保問題進行高度的重視,將室內污染降到最低,從而保證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據統計,室內的煙塵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要遠遠高于室外,因此,對室內進行綠色環保設計已經是非常難重要的課題,我們在進行裝飾裝修時,都要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將裝修施工水平進行根本上的提高。
2.室內裝修污染類型分析
2.1化學污染
目前,大多數的建筑裝修材料的制作都是通過化工提煉加工的,因此,在許多的建筑裝修材料中還存在這大量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有些會揮發某些對人們身體有害的物質到空氣中,而且,在裝修時大多數的施工會通過電熱和切割的方法,這種方法的使用會加大有害物質的揮發力度,常見的化學氣體主要有甲醛、一氧化碳等等。這些污染氣體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從而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
2.2生物污染
室內裝修不當還會引起生物污染,生物污染的產生還有可能會由于對環境的破壞而產生。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生物污染,或許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的傷害,但是長期處于生物污染的環境中會出現治病的現象,因為生物污染有可能會產生細菌等微生物,這種微生物的生命力是非常強的,且散播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生物污染存在的主要形式有:生活垃圾不進行及時的處理;家紡和衣物也有可能產生生物污染;寵物的污染等等。
3.建筑室內裝修揮發性污染成分分析
3.1甲醛
在裝修材料中主要存在的化學污染物就是甲醛,甲醛是無色無味的,如果存在在空氣中并不能夠通過嗅覺來發現,在常溫的情況下,甲醛會進行緩慢的揮發,如果人們長期的生活在含有甲醛的建筑物中,會提高癌癥的發病率。因此,目前建筑行業人士放在首位的就是對甲醛的處理,在進行環保設計時,要嚴格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設計。
3.2氡
氡屬于惰性氣體且無色無味,在建筑石材中會含有這種成分,在這種成分在揮發的過程中,會進入人體,這樣就會對人體的肺部和粘膜產生傷害,并且會使血紅蛋白發生變異,很容易產生呼吸道疾病,危害人民的健康。
3.3苯
在建筑材料中,苯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學因素,這種氣體會有芳香氣味,并且比較容易燃燒,在油漆和涂料中常有這種化學氣體,當人體吸入這種氣體,就會影響神經,產生麻醉的效應,嚴重的會致癌。
4.室內裝飾裝修設計綠色環保施工的措施
4.1從裝修設計方面加強綠色環保理念的融入
在進行建筑室內進行裝飾裝修時,首先就需要根據房屋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設計時,就要充分的將綠色環保的概念融入到實際的設計中,這樣就可以使室內的環境污染降到最低。在對房屋進行設計時,需要對建筑結構進行充分的了解,在選擇裝修材料時,要盡可能的選擇環保的材料,另外,還要對房屋的通風進行嚴格的設計,防止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4.2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
在對裝修材料進行選擇時,要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標準,盡量選擇一些綠色環保的材料。對一些廣告的宣傳,要進行謹慎的核實,對材料進行嚴格的分析和比較,購買真正符合國家標準的建材,要求建材商出示相關的檢測報告。選用的粘膠劑不要含有甲醛,稀釋料和石膏板材要不含有苯,貼面板也不要含有甲醛,在選用涂料的時候要選用水性的,這樣可以將室內的空氣質量進行有效的提高。另外,在選用時,要盡量的選用可再生利用的才來哦和資源利用高的材料,這樣就可以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4.2.1當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時,要保證入現場的材料是嚴格符合標準的材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人的健康。
4.2.2在選擇裝飾材料時,要對檢驗報告單進行嚴格的審查,這樣才能對有害物質的含量是否超標進行判斷;對涂料進行選擇時,還要審查綠色環保要求,避免其揮發有害物質。
結語:綜上所述,要想做好室內的裝飾裝修工作,保證人們的生命的健康,就要從室內的裝飾裝修設計工作開始,并對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嚴格的選擇,保證材料的綠色環保,施工工藝是最先進的,這樣才能保證人們健康的前提下,加大企業的經濟效益,并將綠色環保施工的水平有效的進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宏. 室內裝飾裝修設計工程環境質量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筑,2009年25期:243-244.
[2]廖文波等. 綠色環保涂料的發展方向[J].廣東化工,2008年01期:52-55.
[3]周春華. 室內設計中裝修材料的幾大問題探析[J].建筑設計與裝飾,2006年08期: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