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策展人李裕君簡稱“李”,藝術家申樹斌簡稱“申”。
李:作為參展藝術家,您怎么理解此次展覽的主題“物境——繪畫樣本研究計劃”?
申:每一個展覽在策劃展覽前都會有一個主題,關于“繪畫”本身意義的探討是有價值的,視覺藝術的外在形式很多,繪畫只是一種表達方式,作為人類最早探尋自身心靈的方式,具有其獨特的精神價值。藝術的意義在于采用恰當的方式傳達藝術家的思想和觀念,我們認識到繪畫僅僅是一種藝術手段。
李:請介紹一下您自己此次參展作品的背景情況。
申:這些作品是近些年創作的“墟鏡狂歡”“意志之光”“擁抱”等幾個系列中的代表性作品,體現了我的藝術觀念的變化,從對未來的想象所暗含的現實危機,轉化為對現實世界生命狀態的魔幻化表達。
李:在藝術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您堅持繪畫創作的理由是什么?
申:藝術形式的多元化是與藝術觀念的多元化表達相契合的,繪畫是我表達藝術觀念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因為有很多觀念是繪畫所不能承載的,所以我還運用了裝置、雕塑、視頻等方式來進行藝術創作,還有些特殊的作品正在創作中。
李:讓您記憶較為深刻的作品是什么?有怎樣的感受和故事?
申:“諾亞方舟”這組作品是近幾年反復創作的系列作品,其中的“諾亞方舟No.6”是尺幅最大的作品,10米多長,創作這幅作品是在北京夏天最熱的時候,每天赤膊上陣,汗水和炎熱的空氣仿佛融入作品中,巨大的不知未來在哪里的大船載著我們,分不清我是動物還是動物是我,那樣的狀態我與作品完全融為一體,作品完成后,每次看這件作品時都有一種迷茫和莫名的沖動。
李: 近期的創作,您在關注和思考或討論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申:未來、危機、社會形態、生命的存在狀態。
李:在創作中,您怎么去思考和處理作品的“內容”“形式”和“觀念”?

申樹斌 《意志之塔》 布面油畫 250cm×180cm
申:作品的“形式”和“觀念”是一體的,這二者在作品中完美契合就是作品的“內容”。
李: 每個人對作品的感受不同,您希望自己的作品帶給觀眾怎樣的思考?
申:我從事藝術創作其實是希望通過作品建立一個連接心靈的橋梁,藝術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是圖像隱藏的秘密,是語言所不能準確傳達的,藝術真正的魅力在于觀眾完成的那部分,它也許只是提出一個問題或試圖去探討一個問題,而觀眾自己去解決或思考,觀眾就成為藝術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都通過藝術品去挖掘心靈深處的秘密,去尋找生命的答案。

申樹斌 《關于意志的形狀》 布面油畫 250cm×180cm

申樹斌 《巴別塔》 布面油畫 380cm×260cm

申樹斌 《諾亞方舟》 布面油畫 1080cm×250cm

申樹斌 《心靈的內核》 布面油畫 250cm×1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