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鮑懷金
初中數學教學中幾何畫板的教學
文/鮑懷金
新課程標準的推出,改變了初中數學的教育內容及教學方法,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了信息技術,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最多的信息技術軟件就是幾何畫板,幾何畫板因其獨特的優勢備受學生和教師的青睞。本文對幾何畫板的作用進行分析,提出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初中數學學科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如何能夠讓學生高效的學習初中數學知識一直是教師們研究的重點課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幾何與函數知識一直是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幾何知識較為抽象,需要較強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單純講解是無法讓學生理解的,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即使努力的學習了幾何知識,也收效甚微。而幾何畫板的運用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幾何畫板因其獨特的優勢,使初中數學教學變得直觀、形象,使知識更易于理解,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所以,應該充分認識到幾何畫板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更好的運用幾何畫板實施教學。
近年來,科技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僅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同時,也出現在教育事業的舞臺,并通過自身獨特的優勢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較多的信息技術軟件是Author ware、Flash和幾何畫板等。雖然,與前兩者相比,幾何畫板在動畫制作上略遜一籌,但是,因其具有操作簡單、功能強大、便于學習等特點,使其在信息技術軟件中脫穎而出,得到廣泛的運用。
幾何畫板,顧名思義是幾何操作軟件,不僅適合數學教學的運用,同時,物理、建筑等相關行業均可應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運用,可以為學生創設幾何情境,實現點線面平面幾何的操作、圖形度量和計算、圖形轉變、表格制作以及標簽應用等,讓學生可以拖動圖形,對其進行觀察,并驗證自己的猜測,提高學生的圖形感知度,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易于理解。同時,幾何畫板還具有快捷操作、動畫制作功能,具體的操作可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教學需求。
2.1 由靜態變動態易于學生理解
幾何圖形最大特點與魅力便是動態性,這對于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效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與弊端。因為,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所繪制的圖形皆是靜止的,即使圖形繪制的再形象,靜態圖形也無法充分表達立體幾何的實質。只有運用動態教學,給學生創造可操作的幾何圖形環境,讓學生任意拖動、觀察圖形,才能夠探索并發現幾何知識,同時,更好的培養學生圖形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立方體表面展開圖這一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通過幾何畫板動態的展現不同棱展開圖,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和了解圖形的特點,進而理解和掌握做要學習的知識。以往教學中用直尺、圓規、三角板等繪圖工具繪制的圖形皆是靜態的二維圖形,而幾何畫板的運用則可以使靜態圖形變為動態,使學生脫離二維平面思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2 通過動手實踐提高學習能力
數學知識雖然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內容,但因傳統說教式講解模式過于枯燥,很多學生對其提不起學習興趣,導致數學學習效率低下。因此,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運用幾何畫板讓知識以全新的形式表現在學生的面前,增加學生參與度,通過實踐讓學生主動探索,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學生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這樣所學到的知識記憶才會更加深刻。例如,在學習三角形中位線性質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改變直接將性質講解給學生并進行證明的教學模式,利用幾何畫板畫一個三角形,即△ABC,DE為其中位線,將三角形各邊長及中位線長度顯示出來,如圖1。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索。問題一:中位線DE與三角形各邊的位置關系是什么?問題二:中位線DE與三角形各邊長度的相等關系是什么?問題三:三角形中位線的形式是什么?并概括。問題四:是否可以證明自己猜想?

圖1 △ABC及中位線DE數值
學生在幾何畫板上將三角形頂點進行任意拖動,使中位線位置進行動態變化,三角形各邊與中位線數值也相應發生變化,充分體現了三角形的任意性,學生對變量和不變量進行分析,觀察、探索和歸納出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并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最終,學習并掌握所學知識內容。通過讓學生運用動手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標志著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幾何畫板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讓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靈活生動,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自己,進行探索創新,同時,也要認清新技術的優缺點,不要盲目跟隨潮流,合理的運用才能發揮出幾何畫板的真正作用。
(作者單位:柳河縣安口鎮五人班中學)